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东海大桥桥墩区域发生严重冲刷现象,部分群桩桥墩冲刷深度已超过设计警戒值,为确保大桥安全,对桥墩区域实施护底防护措施。本文根据东海大桥过度冲刷区域防护试验工程实践,介绍了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以及试验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5)
划分了西宝高速公路研究区域地震区带和潜在震源区,选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作为公路地震危险性评价指标,在PGA衰减关系、地震危险性概率计算方法和场地地震动影响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西宝高速公路研究区域未来50年内超越概率2%、10%和63%的PGA分布,绘制了地震危险性分区图。总结了公路结构物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开展了漆水河大桥、千河大桥、沣河大桥和渭河大桥等典型结构物的地震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西宝高速公路沿线区域跨越Ⅶ度和Ⅷ度基本烈度区,评价结果略高于我国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这是与渭河断陷盆地地震活跃的现实一致的;漆水河大桥和千河大桥的地震危险性是可控的,沣河大桥和渭河大桥的地震危险性不可控,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3.
崇启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连接上海与江苏这2个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市之一。本文以崇启大桥工程为依托,通过大桥通车前后经济数据的对比和预测,浅析了交通工程对南通、崇明周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太佳黄河大桥工程特点,详细介绍了大桥施工过程中在安全渡凌、渡汛方面采取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为同区域桥梁施工安全渡凌、渡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茅草街大桥主桥部分(淞澧洪道桥)的区域地质特征,对主桥范围内的区域地质稳定性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口大桥勘察设计及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复生  车宇琳 《公路》2003,(5):23-27
系统地介绍了江西第一桥——都阳湖口大桥的总体设计和各部分设计。重点介绍了强岩溶区域的大桥地质勘察,设计中的主孔子母塔斜拉桥方案和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等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陆杰 《中南公路工程》2004,29(2):139-140,144
论述了茅草街大桥主桥部分(淞澧洪道桥)的区域地质特征,对主桥范围内的区域地质稳定性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仙新路大桥周边环境及观景视角的分析,结合大桥结构特征进行了夜景照明区域规划;提出了主塔上部 “N”字造型的亮化解决方案;设计了两个大桥夜景照明方案主题,分别阐述了主题概念和布灯方案;利用仿真软件(DIALux)对特定照明区域进行模拟分析,确保各受照面的亮度达到预设目标;最后,介绍了夜景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对于高海拔、严重液化场地及沙害区的桥梁建设问题研究较少,相应地区的特大桥勘察及设计的研究资料更少.在建的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扎囊大桥地处青藏高原,桥址区上部砂层为饱和砂土液化层,为严重液化场地,并有着严重的沙害威胁.该文针对扎囊大桥独特的地质及区域条件,对大桥桥址勘察及桥梁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吴进来 《交通科技》2012,(4):36-37,41
我国斜拉桥中大部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索塔.索塔锚固区域结构受力复杂,是设计的关键.某大桥采用独斜塔,主、边跨非对称布置斜拉索结构.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大桥主塔锚固区进行了受力分析,以根据应力大小指导钢束配制.  相似文献   

11.
G318国道通麦至105道班段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尤其是线路经过的迫龙沟泥石流,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难以治理。因此,在通过分析迫龙沟特大型冰川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规模和爆发频率以及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线路用桥梁跨越泥石流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陕西秦巴山区公路斜坡灾害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巴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山地灾害多发区.为了研究该区域公路斜坡的成灾机制和发育规律,通过对陕南G316国道早阳~蜀河段斜坡灾害的实地调查,总结了斜坡灾害点的基本情况,指出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地质环境条件有利于斜坡灾害的孕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坡度、坡高、坡向及坡形等基础因子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各影响因子的优势度.  相似文献   

13.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公路改建工程为例,探讨了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方法。在综合评估中,以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灾种数、灾害点平均密度、灾害分布长度比例3个指标作为定量评价的量化指标,结合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的结果对公路沿线进行危险性等级分区。与传统定性分析分区相比,采用量化指标结合定性分析进行分区,结果不仅合理、切合实际,还体现了“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评估原则,在类似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台风多发区,持续强降雨因素成为影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发因子,其诱发机理与一般地灾有所不同。文中以佛山三水西南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为依托,在充分调查研究当地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降雨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机理,构建了适合研究区以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为灾害治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钢结构桥梁形式多样,优点突出,在世界各地应用广泛,为了推进中国钢结构桥梁的建设,促进中国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加快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技术的研究,加强钢结构桥梁抵抗火灾的能力,提升管理部门应对钢结构桥梁遭遇火灾时的应急水平,对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的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研究了国内外钢结构桥梁火灾发生时的场景以及钢结构桥梁遭遇火灾时的破坏形态,分析了钢结构桥梁火灾发生时的特点,强调了油罐车火灾对钢结构桥梁安全性能的严重威胁,给出了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的关键技术。继而,对其抗火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包括钢结构桥梁所用材料的高温特性,复杂环境下钢结构桥梁截面的传热机制、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间的高温作用机理、钢结构桥梁火灾行为的数值模拟与智能预测技术、火灾全过程中钢结构桥梁的试验与测试方法、火灾高温下钢结构桥梁的力学行为以及钢结构桥梁抗火研究的工程应用等七大方面给出了钢结构桥梁抗火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更高的目标。以期对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方向的技术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大型桥梁工程在西南山区铁路建设中往往是关键控制性工程,桥梁工程方案中桥址地质的稳定,直接关系线路方案的可行性。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必须坚持“线路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的选址原则。以林歹至织金(新店)铁路为例,采用地质综合勘探方法,详细查明峡谷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综合比选确定桥址及线路方案,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岸坡稳定性等方面对桥梁选址及桥型布置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滑坡、坍塔、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而且库区桥梁建设的地质问题具有长期性。针对三峡库区工程建设的复杂地质特点,分析已建桥梁设计、施工及使用维修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设程序、地质、桥梁检测等方面提出移民复建桥梁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瑞铁路在通过高黎贡山越岭区域时,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线路工程方案主要受地质因素控制。通过高黎贡山越岭段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质灾害工程分区的数学模型,将越岭段地质灾害工程分区划分为Ⅰ安全区,Ⅱ基本安全区,Ⅲ较危险区,Ⅳ危险区四个等级。研究结果为大瑞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路基地质灾害的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路基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分析了它与路基地质灾害识别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以实例说明了路基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在路基地质灾害识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公路交通的危害,灾害的超前识别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总结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公路地质灾害灾前识别的目的和原则;运用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方法,从孕灾环境、灾变迹象、设计施工影响等方面,研究了崩塌、滑坡类公路地质灾害的易发路段及其识别方法,提出了识别判据(其中崩塌灾害的识别判据8条,滑坡类灾害识别判据9条),使潜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识别成为可能,可以为公路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使公路地质灾害治理更加主动和超前。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文的灾前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