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导流管结构区域进行了划分,对导流管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得到了三种导流管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壳板、加强隔板、支撑结构的设计,刚度衡准条件,以及焊接工艺的设计。对大型拖网加工船的导流管进行设计计算,分析对比了不同设计方法的计算特点和适用范围。对比认为方法二的设计考虑了冰区航行船舶的要求,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胡卫国 《中国修船》2010,23(6):12-13,16
由于导流管螺旋桨装置能有效利用主机的功率,使水流均匀平直,减轻斜流的影响,可以减少或避免船体的振动,很好地保护螺旋桨来自外力的损伤。文章就导流管内圈压力板修复工艺进行了阐述,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3.
焦幼南 《造船技术》1991,(9):38-40,9
本文针对导流管流线型喇叭口成形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制作简单,适应性强,成形质量优良的焊接板格式压模,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除尘设备的入口结构,设备运行过程中导流板对除尘设备入口处气流的分配情况,进而达到提高除尘设备的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采用Workbench和Fluent软件对重力惯性袋式复合除尘设备导流板自身的力学特性进行静力计算与入口处的流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针对现有导流板存在的结构缺陷所导致入口气流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结构改进方案,通过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对多个设计变量进行多目标集成优化,得到最优设计方案,新设计方案使得导流板所受压力减小了5. 07%,除尘设备入口处最大流速减小了16. 87%,前导流板最大形变减小了83. 69%,后导流板最大形变减小83. 85%.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制作了超级导流管试验模型,进行了船舶光体阻力和自航试验以及加装超级导流管的船模自航试验。在不同航速时,研究了超级导流管几何形状和纵向安装位置对其节能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船尾加装超级导流管可以起到节能的效果,并且以12o开角的超级导流管处于中间位置(位于螺旋桨盘面前,与螺旋桨直径的比值分别为0.2232)时节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据外刊报道,加拿大的Nautican企业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阻导流管,它比标准型导流管的阻力减小94%。在实验中测定标准的19a型导流管的阻力系数C_d为0.17;而Nautican导流管的C_d仅0.01。其降低阻力的原因是采用双凸机翼截面,以消除标准型导流管外侧及后部出现的涡旋。在设计中也研究一种制造导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目前,内河推轮所采用的导流管内环,绝大部分是用 A3、3C 或铸钢制作的,使用不到一年,桨叶所在平面的一定区域就会产生“蜂窝眼”。这不仅降低了推进效率,而且给船舶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进行检修挖换。为了消除“蜂窝眼”,提出的方法很多,导流管内环采用不锈钢便是其中之一。实践证明:导流管采用不锈钢内环对消除“蜂窝眼”是较为有效的。它延长了导流管的使用寿命,节约了修理费用,保证了船舶的航行安全性。然而,也带来地方船厂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质量法的基本理论,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多个导流管模型进行固有模态分析,对比不同介质中导流管模态计算结果,分析论证附加质量对导流管振动特性的影响,探讨导流管模态分析更加可靠、准确的建模方法;对比不同湿模态计算方法结果,论证得到更加准确、高效的湿模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杜军  张艳  施红 《船舶工程》2018,40(1):71-75
针对船舶柴油后排气在烟道内流动时易在拐角处形成大量气体涡旋且存在速度差明显的工程实际问题,特对烟道第二个拐角展开优化模拟分析,以期获得很好的系统流场均匀性。在圆弧型烟道拐弯处设计6种导流板填充方案,分析烟道内混合气体流速和压损的变化趋势,寻求最佳的优化方案。此外,根据模拟结果,搭建试验平台,通过试验来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圆弧型烟道中,布置3块变弧长导流板对气体的引流效果最好,此时出口流速差值最小,压损最低。  相似文献   

10.
对船舶导流管的结构与形式以及其功效进行了阐述。结合实际施工建造中的实例,对3530kW(4800HP)拖轮的导流管的胎架制作、导流管焊接、定位安装等工艺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运用该工艺,使导流管的建造精度得到有效控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同类型船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90 000 DWT半潜船为我司建造的全球第二大载重吨半潜船,为双桨双舵双导流管设计,螺旋桨导流管为该船节能降耗装置,体积重量大,安装精度高,作业环境复杂,无相关经验可参考,因此需研究出一套安全可靠,简便高效的安装工艺方法,提效降本,保证螺旋桨导流管的安装精度,使螺旋桨导流管达到设计的各方面参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型值参数,在Fluent前处理器ICEM软件中建立了船体、螺旋桨和超级导流管(SSD)的几何模型,并使用混合网格方法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结合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ANS)方程对安装超级导流管(SSD)前后的船体模型进行CFD仿真,并将船模阻力和螺旋桨推力及转矩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研究桨前超级导流管(SSD)节能效果的CFD数值仿真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13.
彭杉  张扬  刘会 《船舶工程》2022,(11):89-91+161
为了提高离心泵进口弯管内流动的均匀度,降低泵组振动,基于标准k-ε数值计算方法对弯管曲率半径和导流板数量进行优化设计,并选取最佳方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曲率半径增大,管内流场趋于紊乱;随着导流板数量增加,管内流场均匀度显著提高;采用最佳方案后,泵组机脚低频振动降低2 dB。该弯管优化设计简单可行,可为船用离心泵振动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减弱弯管内因流体不均匀流动造成的振动,对某船用轴流泵进口弯管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3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异形弯管压力分布,并讨论了导流板数量、长度、分布对弯管处压力分布的影响,最后选取最优新型弯管3进行配机计算,分析机组不同位置压力脉动情况。结果表明:新型弯管2和3阻力系数略大,但其压力分布更均匀;导流板优化结果表明:3片导流板、均匀分布、短导流板效果最佳;配机计算结果表明:叶轮进口处主导频率为轴频和叶频,叶轮出口处主导频率为叶频、2倍频和3倍频。  相似文献   

15.
崔立新  顾峰  黄彦文  武宇 《船电技术》2019,39(10):46-49
随着船舶大型化和高功率化,对于全回转推进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提出配置一种新型剖面导流管的全回转推进器,该推进器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3800kW全回转推进器。对该全回转推进器进行CFD模拟计算和敞水试验,并将新型导流管与19A型导流管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唐春丽  方开翔 《江苏船舶》2005,22(6):8-9,17
针对某舰壳声纳和导流罩,运用有限元建模计算软件,对1:1实罩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运用声学分析软件,计算某些频率下声源定向发射时的相关数据,主要是水平中性面和垂直中性面的波束宽度变化率和波束高度变化率以及左、右旁瓣高度,结果说明导流罩内加有障板对其声场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江苏船舶》2015,(3):38-39
分析了某型引进装备钛合金导流罩在修理时使用国产Ti-70钛合金替代ЛT3-B钛合金的可行性,对Ti-70钛合金关键工艺从外板成形及校形、焊接变形控制、焊接质量等进行了研究。经实际应用,导流罩修理中使用Ti-70钛合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缓冲装置是水下航行体舵板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缓冲管的压溃变形延长复杂流场对舵板的冲击时间和载荷峰值。为分析不同缓冲结构方案的吸能效果,本文基于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缓冲吸能效果的内管数、内管壁厚和材料类型等3个因子,在不同的水平下进行搭配组合并确定仿真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选用不锈钢材料、内管壁厚5mm的三内管结构对于保护舵板效果最好。通过落锤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冲击载荷下缓冲管变形吸能规律,同时也对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了校验。  相似文献   

19.
缓冲装置是水下航行体舵板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缓冲管的压溃变形延长复杂流场对舵板的冲击时间和载荷峰值。为分析不同缓冲结构方案的吸能效果,本文基于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缓冲吸能效果的内管数、内管壁厚和材料类型等3个因子,在不同的水平下进行搭配组合并确定仿真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选用不锈钢材料、内管壁厚5mm的三内管结构对于保护舵板效果最好。通过落锤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冲击载荷下缓冲管变形吸能规律,同时也对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了校验。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还原剂NH3由喷射系统喷入烟道后与烟气混合途经烟道转弯处易形成大面积气体涡旋,流速差值较大这一问题,本文对烟道第2个拐角展开优化设计研究,旨在获得最优的速度场分布。具体的,基于斜型烟道设计了6种导流板的布置方式,分析系统内流速和压损变化,据此获得优化的布置方案。同时,搭建了实验平台,对相关优化布置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根据实验和模拟结果得出结论:在斜型烟道中,5块相同导流板一列布置时引流效果最好,此时出口流速差值最小,压损也最低。该研究结果为柴油机烟道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