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江湖口大桥斜拉索成品索长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江湖口大桥是一座高低塔不对称的PC斜拉桥,文中总结了本桥斜拉索索长计算的一种方法,并给出了小(低)塔索长的理论计算结果,大桥合龙后实施的结果说明:索长的这种计算方法,在湖口大桥的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斜拉索无应力长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分析了基于抛物线、悬链线理论的五种斜拉索无应力长度的计算方法,用两座有代表性的实桥算例分析了各种斜拉索无应力长度解的精度。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斜拉索无应力长度的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推导了采用悬链线理论和抛物线理论计算斜拉索无应力索长的计算公式。以宁波中兴大桥为例,研究了采用悬链线理论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斜拉索无应力索长的误差范围。分析认为,对于主跨小于400 m的大跨度斜拉桥,采用抛物线理论计算斜拉索无应力长度,完全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6.
用悬链线理论推导了斜拉索无应力长度的计算公式,以绵阳市城南新区一号桥为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准确地计算了人行桥斜拉索的下料长度,通过与实测的空间距离比较,计算所得的拉索下料长度完全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九江湖口大桥是一座高低塔不对称的PC斜拉桥,文中总结了本桥斜拉索索长计算的一种方法,并给出了小(低)塔索长的理论计算结果,大桥合龙后实施的结果说明:索长的这种计算方法,在湖口大桥的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斜拉桥拉索无应力长度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推导了用悬链线理论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斜拉桥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公式 ,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斜拉桥为例 ,分析了用悬链线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差别。通过比较 ,认为对大跨度斜拉桥 ,用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 ,完全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斜拉索动力计算长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斜拉桥拉索的振动特点,引入动力计算长度概念,将两端固支的拉索振动模型动力等效成两端铰结的拉索振动模型,从而解决了多年来振动法测估索力时遇到的确定有效计算长度的难题,可广泛应用于振动法测估各类拉索的索力,具有精度高,概念清楚,使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取合理的斜拉索参数,分析了基于抛物线理论、非弹性悬链线理论和弹性悬链线理论计算无应力索长的精确度;同时给出了基于牛顿迭代法求解弹性悬链线理论非线性方程组的详细步骤,得到了较高精度的无应力索长。该方法操作简单,计算精度高,能为设计人员计算精确拉索参数提供有效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无应力状态控制法——斜拉桥安装计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利用分阶段施工桥梁结构的力学平衡方程和无应力状态按制法的基本原理确定斜拉桥施工中间过程理想状态.以桥梁构件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必须满足成桥目标状态要求作为控制条件,直接由斜拉桥最终设计成桥目标状态求解桥梁施工过程状态的内力和线形.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收缩和徐变实际上是改变了构件单元的无应力长度和无应力曲率,应通过施工中的预拱度来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公路隧道出、入口驾驶员视力恢复时间入手,研究隧道出入口减光隔栅段合理长度的计算模型与合理取值问题,给出了不同设计速度的隧道出入口减光隔栅段设计长度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不同找平系统的传感器在横向弯道和纵向上、下坡道上的探测模型,得到具有一定扫描长度的找平系统对一段给定路基的扫描将改变其浮动平均高程的定性趋势,以及相应情况下采样长度与浮动均值之间的数值定量关系,证明了曲线路面的曲率半径越小且采样长度越大时,找平系统所获得的浮动均值偏离基准点高程的程度越大.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曲线路面曲率半径的大小、路面横向弯道的超高率容许误差和路面厚度容许误差范围合理选择找平系统的采样长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交通效率、安全和特定交通组成的纵坡合理坡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用地及地形、地质等限制,纵坡常被迫用到规范推荐的限制值,而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对5%以下的纵坡坡长限制没有进行规定,如何确定此类纵坡的合理坡长直接影响到路段交通安全、效率、工程经济等。通过对已有的纵坡坡长限制研究成果整理分析,提出运用汽车动力学进行坡长计算时,应该考虑汽车坡中换档的情况,并引入适合车型的概念,建议根据道路交通组成的实际情况确定坡长。分析坡长对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制动鼓温度、事故率的影响,分别确定各影响因素下的最大坡长。最后提出综合考虑交通效率和安全的坡长限制确定方法,并在某大纵坡路段的纵坡论证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对目前规范采用的嵌岩桩嵌岩深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规范方法没有考虑桩身转动时桩尖断面与基底岩接触面上产生的反力矩等有利条件的影响而导致最后的计算结果偏大的不足,提出了两种修正方法。最后还通过具体计算实例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出入口通行能力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分析大型公共建筑机动车出入口长度影响因素,考虑大型公共建筑用地出行生成率与城市道路车辆反应视距,建立出入口长度模型.该模型利用建筑交通生成计算出入口道路排队长度,并利用视距三角形计算出入口车辆安全距离,取其中较大值为出入口长度.最后以某市公交枢纽站为例进行试算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模型所得出入口长度后,公交站出入口道路与临近城市道路的单车平均延误分别减少5.05s与6.37s,平均车速分别提高5.1 km/h与4.81 km/h.可见研究成果有利于大型公建机动车出入口交通渠化与线形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