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两相混输管道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两相混输管道技术有较大的发展,本文结合作者进行的研究工作,探讨了两相混输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两相混输工艺计算,段塞及段塞捕集器,水化物,两相混凝管线的内腐蚀及防腐。  相似文献   

2.
纵观欧洲和北美地区控制柴油机NOx和PM的技术历程,微粒捕集器开始是可以避开的,但最终使用却无法避免。针对中国国情,使用微粒捕集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燃油高含硫量,燃油催化剂捕集器呈现出的高抗硫特征证明其将是一种可以采用的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较好选择装置。  相似文献   

3.
柴油车具有动力性强、经济性好、热效率高等特点,在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随着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车必须加装后处理系统才能满足其限值。本文重点介绍了柴油氧化催化器(DOC)、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稀燃NOx捕集器(LNT)和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等后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联合净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利用OLGA2000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对LD10-1CEP至陆地终端的输油管线每天增输5×104m3天然气的工艺可行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实行油气混输,虽然海管中会出现段塞流,但并不严重,未出现严重段塞流。为了控制段塞流,仅需在终端设置一个分离器或段塞流捕集器即可。经过计算,段塞流捕集器的理论最小容积为39.71 m3,在安全系数为1.5时,其容积为59.56 m3.  相似文献   

5.
气液两相段塞流中双流体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维瞬态双流体模型描述了倾斜管道中气液两相段塞流的流动情况,提出了段塞单元的简化水力模型,认为段塞流是由一系列段塞单元构成,该段塞单元由流相段塞区和膜区两部分组成;通过对段塞单元的分析,采用新方法来计算段塞频率,塞单元及液相塞的长度;根据据其流动特点推导出表征气液两相间相互作用及气液两相与管壁间相作用的关联式,本文在处理相间曳力系数时摒弃以往采用经验常数的方法,而是在稳态段塞流动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新型的曳力系数表达式从而达到封闭模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胺法捕集石灰窑烟气中二氧化碳(CO2)的工艺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概述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强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随后,详细介绍胺法捕集CO2的原理及其在石灰窑烟气处理中的应用,包括不同胺液如哌嗪、MEA(脱硫脱碳)/MDEA(聚氨酯扩链剂)和DGEA(双酚基蒽酮二缩水醚)的性能比较,以及烟气的降温除尘、脱硫脱硝和CO2的吸收解吸过程。本文还分析了实际运行中遇到的挑战,如材料腐蚀、再生加热器泄漏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对优化石灰窑烟气中CO2的捕集工艺、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射流清管器能够降低自身速度,控制下游气液流型。为研究射流清管过程,利用OLGA对不同旁通率清管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清管器运行速度、管线压力、液塞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射流清管器旁通孔泄压,使其前后压差降低,降低清管器速度;旁通气流对上游液塞具有充气分散作用,可降低清管器运行阻力,减小速度与压力波动;旁通气流对积液的剪切携带作用,使部分积液提前流出管道,减小管道出口的持液率,使液塞缓慢、均匀地流出,能够有效减小终端液塞捕集器的体积。  相似文献   

8.
在长378m,内径0.08m的水平不锈钢试验环道上利用空气和水进行了段塞流气量瞬变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压力变送器测量压力信号,将相邻两压力信号相减(上游减下游)得到压差信号。分析了气量减小瞬变过程中压力、压差的变化规律,对瞬变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合理解释,并对气量减小瞬变过程中的压力过降值进行了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9.
文中设计一种凝胶配置与注入装置,进行了海底管道封堵凝胶性能研究,获得了适用于海管清管的凝胶配比,并搭建了凝胶封堵试验线,对凝胶在管道中的通过性和封堵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分数越高、交联剂质量分数越高,凝胶成胶时间越短,黏度越大;当聚合物溶液质量分数为1.5%,交联剂溶液质量分数为0.4%时,凝胶黏度、成胶时间、流动状态等综合性能较好;成型后的凝胶能顺利通过水平管段、竖直管段和弯头,管壁没有残余凝胶,段塞前后液体没有发生串流现象,凝胶段塞封堵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原油掺水集输管线在用防垢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应用高频电场垢的原理,介绍了高频振荡荡防垢器的结构,提出了设计中某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给出了高频振荡防垢器的试验效果,分析了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