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究水平岩层隧道中光面爆破的效果,以太古高速S2标的西山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左线)为依托,采用施工现场调查、现场爆破漏斗试验的方法,对水平岩层隧道中超欠挖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爆破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应用减小周边眼间距、降低周边眼装药量、采用间隔装药结构、同时加强光面爆破的施工措施,最终使残孔保存率在拱顶处达到50%,边墙达70%;平均线形超挖量小于9 cm,最大线形超挖量为20 cm.现场实际效果证明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光爆超欠挖的不利现象,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钻爆法隧道开挖时超欠挖产生的原因,结合甘河隧道工程中特殊的水平薄层状岩层易导致超欠挖的特征,提出了将信息化施工与新爆破技术相结合的"三组一新"(施工组织方面成立表面爆破参数动态优化小组,初喷混凝土突击小组和信息跟踪、处理及反馈小组,采用电子雷管减振爆破新技术)控制超欠挖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所采取的措施可有效控制超欠挖,同时保证了施工安全,节约了施工费用。  相似文献   

3.
超欠挖是一个当今隧道开挖施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及经济效益,而光面爆破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超欠挖现象,结合拉日铁路盆因拉隧道施工经验,对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张黎杰 《铁道建筑技术》2024,(5):139-141+156
为解决爆破开挖引起的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成形困难的问题,以在建西延高铁宜君隧道为工程依托,分析了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成形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并提出了爆破参数优化措施,调整了影响隧道爆破成形效果的光爆层厚度和周边眼间距参数,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模型,对优化后爆破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层状岩体隧道围岩损伤特征和超欠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参数优化后,隧道超挖最大量控制在0.21 m,有效改善了水平层状岩体爆破成形效果,提高层状岩体围岩稳定性,确保隧道爆破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结合雷公山隧道掘进施工实例,介绍了隧道总体开挖方案。该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针对复杂的围岩类别,通过选用不同的光面爆破参数和装药结构,有效地控制了隧道超、欠挖,最大限度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  相似文献   

6.
汪志成  王豫 《铁道建筑》2001,(11):12-15
光面爆破是控制隧道超欠挖的重要技术,但其理想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结合洋门岭隧道光面爆破实例,研究解决光面爆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优化爆破参数,最终取得最大超挖小于6cm,半眼痕迹保存率达95%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焦钢 《铁道建筑》2004,(8):37-39
介绍在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窑坑隧道施工中,运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隧道超欠挖的施工措施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尾旗隧道施工应用光面爆破技术 ,在Ⅲ级围岩地段进行了全断面光面爆破 ,有效控制了隧道的超欠挖 ,减少了爆破对围岩的扰动 ,加快了掘进速度 ,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文章着重介绍该隧道光爆参数选定、光爆施工工艺及其体会。  相似文献   

9.
马儿凼隧道光面爆破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马儿凼隧道光面爆破施工中爆破参数的选择,对于控制隧道超挖、欠挖起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结合杭长客专茶坡里隧道光面爆破工程实际,介绍了该工程光面爆破设计情况,以及光面爆破钻爆施工技术。施工实践证明:光面爆破施工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能减少危石和支护的工程量,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安全;而且光面爆破开挖轮廓平整,围岩无破碎,减少了裂隙,大幅减少超欠挖量。  相似文献   

11.
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红木沟隧道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水平成层围岩地质对光面爆破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践总结,对水平成层围岩光面爆破的参数设计、选择原则及调整、优化等进行了阐述,为今后类似地质隧道的爆破开挖提供了案例借鉴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钟春红 《铁道建筑技术》2010,(11):89-90,108
结合洛湛铁路洪岑段YQ5标隧道软弱围岩钻爆开挖施工实践,介绍光面爆破技术在隧道软弱围岩钻爆开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平层状围岩结构特征,提出层状围岩中隧道开挖支护优化工况,进行桐木湾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对比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前后的锚杆受力和围岩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工况可行,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近间距隧道爆破振动的相互影响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对于层状岩体中近间距隧道爆破开挖的动态响应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依托吉怀高速公路大林隧道工程项目,研究水平层状红砂岩隧道掘进爆破过程中的震动效应、传播规律以及爆破地震效应对隧道超欠挖的影响,优化光爆参数,取得了很好的光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特长瓦斯隧道爆破参数优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围岩岩体力学行为复杂多变,为避免爆破振动激发煤与瓦斯突出,获得合理的松动爆破,对特长瓦斯特大断面隧道爆破参数进行优选预测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BP神经网络,考虑围岩累积爆破损伤变形具有的动态性、瓦斯等灰色信息,选取最小抵抗线、炮孔间距、装药集中度等参数作为主要优选指标,建立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优选模型,并对爆破振动效应下的特长瓦斯特大断面隧道的爆破参数进行优选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优选模型降低了试验中爆破参数的离散程度,当爆破参数E、W、q1的优选值分别为60、70 cm、0.12 kg/m时,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优选模型优选预测值精度较高,隧道爆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地铁爆破中存在的超欠挖问题,依据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岩石作用原理及围岩损伤机理,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地铁区间隧道原有爆破施工方案掏槽眼间距和周边眼光面爆破参数进行综合优化。结果表明:(1)爆破振速由0.956 cm/s减小为0.379 cm/s;(2)炸药单耗由2.10 kg/m3降低为1.21 kg/m3。通过现场实例验证,将围岩损伤机理应用于爆破参数设计中,在保证爆破断面平整光滑的同时,降低了炸药单耗,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通过优化掏槽眼参数降低振动速度,最大程度地减小对周边建筑物的扰动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深港客运专线某隧道下穿地铁3号线工程,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客运专线隧道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的安全性。利用三维强度折减法,对三维数值模拟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整体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时,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竖向位移为5.4 mm,与监测结果较吻合,满足运营要求;整体模型安全系数为3.78,夹岩保持稳定。根据计算与监测结果可知:近接工程安全。最后,提出相应设计对策,应采取管棚作为预支护措施、旋喷桩改良地层、复合式衬砌结构,采用控制爆破开挖减少对地层破坏,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相似文献   

18.
光面爆破技术在水平岩层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周家河隧道实际施工为例,介绍了施工中水平岩层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调整,从理论上和实际施工情况分析、介绍了光面爆破的优点以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一实际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ANSYS/LS-DYNA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含软弱夹层围岩隧道光面爆破成型效果问题开展研究。根据软弱夹层与隧道光爆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对软弱夹层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进行归类和概化处理,提出一种适用于分析软弱夹层影响下光爆层爆破成型效果的概化模型;开展软弱夹层对隧道爆破成型效果影响的多工况数值计算,分别从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及爆生气体的楔入2个方面探讨软弱夹层对隧道爆破成型效果的影响机理,推演得到不同软弱夹层赋存状态下隧道爆破成型轮廓分布图式;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提出软弱夹层条件下隧道超欠挖爆破控制措施并进行爆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推演的软弱夹层条件下爆破成型与实际吻合较好;爆破参数调整后,隧道爆破成型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既有电气化铁路无侧向防护扩堑控制爆破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预留石方隔墙和利用既有线护坡代替靠壁式防护排架防护而进行复线电气化铁路复线A级石方控制爆破的关键技术——薄层岩体预裂爆破和隔墙定向爆破,提供了A级石方扩堑爆破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