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高等级公路里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特征有车辙、纵横向裂缝、路面松散、泛油、路面推移、局部沉降和功能性破坏等。车辙主要是超重车、集装车、大吨位的车在公路上反复性行驶碾压下产生永久性变形和塑性流动性而形成的。它在沥青路面压缩沉陷时同时出现横向隆起.其变形主要发生在沥青路面面层。  相似文献   

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当前主要的路面结构型式,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伸,其固有缺陷,如反射裂缝的产生等问题愈发突出。在对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探讨,并从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路面材料方面、路面施工、路面养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如何减少沥青路面裂缝。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是一种半刚性路面形式.这种路面具有平整、行车舒适等特点。但是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很多沥青路面都出现了裂缝、泛油、坑槽等病害问题,对公路车辆的正常运动会产生严重影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最初就表现在裂缝方面,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就会使裂缝问题逐渐扩大.进而发展成多种病害形式。微表处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有效修复沥青路面的早期裂缝.提高路面的抗渭性.改善沥青路面的整体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裂缝与预防措施沥青路面裂缝现象 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影响沥青路面非荷载型裂缝的因素是(1)沥青品种和品质。油源、低温延度、粘度、针入度、劲度、含腊量和抗老化性能等。  相似文献   

5.
根据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并结合实际分析季冬区沥青路面裂缝现象有可能导致路面结构性破坏,进而引起路面结构强度的降低,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通过对裂缝产生机理及相应预防措施进行系统研究,可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开裂是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从裂缝的结构表现性来看,主要有荷载裂缝和非荷载裂缝两大类,其中,非荷载裂缝中的温缩裂缝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也十分普遍,但此种病害目前尚无法避免和根治。沥青路面的低温收缩裂缝破坏了路面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影响路面的美观,水分通过裂缝渗入基层,侵蚀路基,导致路面承载力降低.还为冻融提供了条件,加速路面破坏。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是现在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路面形式,而沥青路面的裂缝则是常见的一种病害,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只要正确处理就可以保证路面的质量,结合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从三方面阐述了沥青路面裂缝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由于其噪音低、污染小、便于维护和可再生等优点在路面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还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裂缝问题就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以某工程实际为例,就路面施工中沥青路面裂缝的类型和成因进行了概述;并就如何预防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裂缝出现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沟通,以不断提高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并结合实际分析季冬区沥青路面裂缝现象有可能导致路面结构性破坏,进而引起路面结构强度的降低,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通过对裂缝产生机理及相应预防措施进行系统研究,可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裂缝破坏按几何形状头分为龟裂、块裂、纵裂、横向裂缝、反射裂缝、滑移裂缝;按裂缝列成分为荷载型缝与非荷载型裂缝.沥青面层出现裂缝如得不到及时治理,路面裂缝造成的沥青路面损坏,已成为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类型,本文对沥青裂缝的类型,裂缝原因分析、裂缝对路道的损坏,以及如何防止出现沥青路面裂缝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高等级公路迅速发展,沥青路面已被广泛推广。就表面直观来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断裂主要有横向断裂、纵向断裂和龟裂这几种情况。就针对路面裂缝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的裂缝按其形式主要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结构性因素、温度应力作用、荷载作用是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其中横向裂缝是发生最普遍,也是应该在施工过程中最需要预防的一种裂缝是在沥青路面上经常发生、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对道路的使用品质与寿命会产生较大影响。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应从设计、施工、维护管理3个方面进行考虑。在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基础上,严格限制超载车辆,及时修补出现的裂缝,可以有效地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从设计、材料、施工、环境以及荷载等角度论述了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模型,改进沥青路面抗裂设计方法,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含裂缝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含贯通裂缝沥青路面结构的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和裂缝扩展过程中,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随路面结构和荷载特性的变化情况,得到了含裂缝沥青路面结构不同于完整路面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为路面体动态破坏研究,以及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沥青路面破坏类型的分析,论述了沥青类路面构造性裂缝的主要原因,并从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中提出了防治裂缝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林  刘平 《交通标准化》2010,(17):154-157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路面在高等级公路建设当中成为首选的路面类型,但沥青路面的裂缝病害也呈早发和愈演愈烈之势。由于沥青路面裂缝与行车安全、行车舒适性以及路面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关联,因此研究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城市沥青路面的裂缝、车辙、坑槽等不同类型的结构性破损,构建综合性养护方法,依据结构破损的成因设计养护措施。通过均衡多方面路面性能,根据路面破损程度、综合性养护方法和路面评估指标间的关联性,与精表处技术和微表处技术2种方法对比,评选城市沥青路面结构破损的最优综合性养护方法,并进行仿真试验和路面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养护方法的效果较全面,破损状况指数为92.78,裂缝率为0.32%,车辙深3.7 mm,效果比其他2种方法好,能有效修复沥青路面破损,提升路面防滑性和耐用性。  相似文献   

18.
裂缝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红外线加热技术在处理路面裂缝等病害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路面可能发生裂缝、车辙.坑槽、拥包、沉陷、桥头跳车等常见病害。产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很多,路面渗水是造成早期病害的原因之一.渗水的产生是因为沥青路面出现了裂纹和裂缝,以及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不良接缝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如果不有效地防治,将加剧了路面破坏,本文从设计、施工方面介绍了汾灌高速公路预防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措施,通过路面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路基不均匀沉降和路基纵向不均匀,并提出了沥青路面使用期间裂缝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上常见的损坏现象主要有裂缝(横向、纵向及网状裂缝)、车辙、松散剥落和表面磨光等。裂缝沥青路面上出现的裂缝,按其成因不同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类型。裂缝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最主要的一种破损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