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事新闻     
《时代汽车》2012,(12):12-13
汽车三包规定将出台明年1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近日,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为配合汽车召回,质检总局将制定配套文件,车辆检测、车辆事故调查等信息将建立共享。同时,广大消费者更为关注的汽车三包规定已通过质检总局局务会,很快就会出台与公众见面,解决个案汽车的退换修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汽通用汽车为应对《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出台,针对法规中退换车及更换贵重零部件的相关条款,解读出对应的退换车逻辑规则,定制了具有企业特色的三包车辆预警分级制度,较好地应对了三包法规带来的冲击,保障了上汽通用的品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车坛传真     
正汽车三包新版汽车三包规定即将发布,对消费者更有利新版汽车三包规定即将发布,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退换车条件、处罚额度等方面进行调整。我国汽车三包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6年以来,汽车三包规定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汽车产品质量提升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版汽车三包规定在退换车条件方面,将向着对消费者更有利的方向进行调整。此外,新版汽车三包规定还计划引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条款。此前对于拒不履行三包规定行为的处罚额度最高为3万元,新版三包规定将处罚额度提升至50万元,同时要求汽车主机厂支持和配合汽车经销商实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华汽摩配》2005,(1):44-44
您买的汽车30天内出现质量问题也可以退换,虽然目前这还不是事实,但离我们已近在咫尺。去年末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汽车三包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乐观估计有望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推出。  相似文献   

5.
张齐 《时代汽车》2005,(2):50-50
耗时近三年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于2004年岁末正式对社会公布。三包草案规定整车三包有效期为2年4万公里,30天内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经销商应负责免费退换.在三包有效期限内,车辆发生2次严重故障经更换或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消费者在支付合理补偿后可选择退货或更换,因产品质量问题修理占用时间累计超过35日、同一质量问题累计修理5次,  相似文献   

6.
新闻     
正新版汽车"三包"政策出炉,2022年1月1日起实施2021年7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新版的汽车"三包"政策。新版汽车"三包"政策将从202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自实施之日起,旧版的汽车"三包"政策将同时废止。《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也被称为汽车"三包"政策,是对所售汽车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汽车三包"指的是汽车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修理者在质量保证期内,因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对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魏俊强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10):34-34,36,37
2013年10月1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正式实施。《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记者特此采访了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总工程师、著名汽修专家魏俊强,他客观、全面、详细地解读了"汽车三包"。"汽车三包"的实施对汽车后市场将有何影响?在执行过程中专家们在技术鉴定上会做哪些工作?汽修行业应该做哪些准备来迎接"汽车三包"的实施?规定实施后,消费者购买新车应注意些什么……针对"汽车三包"出台后各方面将面临的一些问题,魏俊强老师进行了详细解读,希望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8.
车坛传真     
正新版"汽车三包"规定发布,2022年1月开始施行7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新版《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原版规定同时废止。《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也被称为"汽车三包"。新的"汽车三包"规定与时俱进,适应了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长,私人用户购买成为主力的趋势,明确了动力电池、  相似文献   

9.
新年新动向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召回")是以国务院第626号令的形式发布,与此同时,《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三包责任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第150号令发布(2013年10月1日起实行),以及《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以下简称"三包")(征求意见稿),作为一项国家标准也在网上公布。由此,人们长期议论的"召回"和"三包"都已出台。这是国家保护人  相似文献   

10.
时事新闻     
《时代汽车》2012,(11):12-13
汽车"三包"终见曙光日前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管理条例(草案)》很可能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召回《条例》的即将实施,也使多年难产的汽车"三包"现出曙光。业内人士预测,此次"召回条例"的实施将成为实施三包的重要阶梯,它或许将是汽车"三包"政策出台的前兆。  相似文献   

11.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三包责任规定》)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后,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加深大家对《三包责任规定》的理解,2013年11月14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组织举办了一场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熊读与风险防控”为主题的讲座。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27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有了汽车“三包”承诺,消费者真的可以高枕无忧吗?其实,现实情况总会比规定中的条条框框更复杂,汽车“三包”中的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3.
我国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汽车三包",已经进入倒计时。国家质检总局和汽车企业为"汽车三包"的正式实施,正紧锣密鼓地做准备。质检总局表示,今年8月~9月,完成汽车三包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的组织申报、遴选、培训和聘用;8月中旬负责三包信息管理的汽车三包网将正式投入使用。汽车企业将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汽车三包信息的备案,9月底前所有准备工作全面就绪。  相似文献   

14.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政策)将在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根据汽车三包相关政策规定:三包责任由销售者依法承担。销售者依照规定承担三包责任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其他经营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其他经营者追偿。美规车代理商或进口车经销商同样需要承担汽车三包责任。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家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10月26日针对初版"三包"召开意见听证会。春节前夕,国家质检总局又发布了汽车"三包"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据透露,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将继续对汽车"三包"政策进行相关讨论。鉴于目前国内汽车业所处的政策、市场环境,与消费者在汽车  相似文献   

16.
对于即将搭建完善的汽车三包,一旦实施,会对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是否会造成经销商成本的提升而倒闭?未来退换是否存在流程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行业     
汽车三包政策于2013年10月正式实施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三包”)已于2012年6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8.
《汽车实用技术》2013,(12):110-110
汽车三包实施已经一个多月了。当前,比较廷出的一个问题是,部分汽车经营者设置违规条款减免三包责任。如部分汽车生产者在《维修保养手册》等随车文件中,添加“消费者只能在4S店维修保养,否则不承担三包责任”等霸王条款,部分汽车4S店在购车合同中也设置了类似的“附加条件”,超出汽车三包规定的三包责任免除范围,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娃陷产品管理中心有关领导近日表示,短期内将力争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召回”)是以国务院第626号令的形式发布。而在这一时期《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三包责任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第150号令发布(2013年10月1日起实行),以及《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以下简称“三包”)(征求意见稿),作为一项国家标准也在网上公布。就这样,人们长期议论的“召回”和“三包”都已出台。这是国家保护人民群众、保护消费者利益,以民生利益为重思想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14,(42):14-14
<正>"汽车三包"规定实施已经满一年,政策本身就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消费者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但不管怎样,博弈后出台的新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自2013年10月1日起,《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在"汽车三包"实施之前,各大媒体都对其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关于厂商责任界定、进口车配件供应、评估团队建设等问题,都成为媒体和业内专家对"汽车三包"是否会实施不畅的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