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总结大铲湾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陆域平面布置设计思路,分析堆场、闸口、外部道路、高程等细部设计,探讨大型专业化集装箱码头陆域平面设计的重点内容及关键事项。同时为达到集约化使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代价满足港区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采用全新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方案,其自动化作业模式、装卸作业和水平运输设备选型、集疏运特点、陆域和岸线形态等方面与其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均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该全新技术方案的自动化作业流程、设备运行特点、交通组织方案,通过分析码头前沿作业地带、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维修测试区、办公及闸口区等陆域各功能区域平面布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总结出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路线的功能区域组成、尺度要求等平面布置要点。  相似文献   

3.
陈有文  胡昕 《水运工程》2006,(B09):74-78
分析影响集装箱码头堆场适应能力的各种因素,解释不同类型集装箱码头陆域面积差异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型集装箱码头堆场面积不足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北仑五期集装箱码头工程区域的自然条件、与相邻工程的关系等总体布置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介绍北仑五期集装箱码头工程总体布置思路,阐述岸线布置、码头宽度、引桥布置、港池水域布置、陆域堆场布置、辅建区布置、集装箱大门布置、港区道路布置、对外集疏运等平面布置方案要点。  相似文献   

5.
郑津霖 《集装箱化》2018,29(7):11-14
正提高码头生产作业效率是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考虑泊位分配、集卡运输、堆场箱区选择等三大作业环节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集装箱码头泊位-集卡-堆场多目标集成优化模型,并通过算例对比联合装卸作业模式与单独装卸作业模式下的集卡行驶距离和集卡运行时间,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集装箱  相似文献   

6.
张壮  李艳美 《集装箱化》2021,32(3):17-19
集装箱码头是水陆运输换装的枢纽:从装船角度来看,集装箱由集卡陆运至码头,装船后由船舶运离码头;从卸船角度来看,集装箱卸船后暂存在码头堆场,再由集卡运离码头.集卡是集装箱码头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不过其多由码头以外的单位分散管理.本文梳理集装箱码头外集卡安全管理风险点和关键点,结合码头实际生产作业情况,参考码头现有车辆管理相关规定,探索改进码头外集卡安全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7.
山区河流集装箱码头前沿高程与后方集装箱堆场高程不可能一致,集装箱码头陆域运输不但要完成集装箱的水平输送,而且要完成集装箱在场内的垂直提升。这就决定了山区河流专业化集装箱码头陆域运输方式将采取一种有别于海港码头的特殊方式。对山区河流专业化集装箱码头陆域运输方式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分析、比较其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8.
潘金霞  陈琦 《水运工程》2016,(S1):72-79
根据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需求、梅山港区6#~10#集装箱码头拟建区域的自然条件、与相邻工程的关系等总体布置需考虑的主要因素,介绍码头总体布置思路,阐述了码头宽度、码头及海堤轴线、引桥布置、港池水域布置、陆域堆场布置、集装箱大门布置、港区道路布置、车流组织及对外集疏运等平面布置方案要点。  相似文献   

9.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合理地布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对码头综合通过能力、装卸效率和营运成本等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对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在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功能规划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陈钟运 《集装箱化》2012,23(7):18-20
目前,国内对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的研究集中于港内集卡,主要针对船舶装卸作业和堆场移箱过程中集卡作业任务分配和车辆调度,而对港外集卡进码头提还箱作业的研究少有涉及。在外集卡作业方面,一些集装箱码头主要依赖港外场站的支持,采用集港和提前预约的作业模式来完成外集卡的  相似文献   

11.
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型装卸工艺技术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恒州 《港工技术》2011,48(2):8-11,15
通过对国、内外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研究情况的介绍,认为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新型高效的岸边装卸桥和堆场水平运输机械设备,建设自动化集装箱堆场(ACY)和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ACT)已成为今后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方向.根据新时期我国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特点,提出集装箱码头和堆场装卸工艺模式创新的设想,并建议创造...  相似文献   

12.
王婷  周强  杨怡  王卫昌 《水运工程》2019,(11):40-46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起重机大车作为主要工作机构导致能耗增加、效率降低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单箱轨距集装箱堆场起重机装卸工艺。基于Witness平台,分别建立了新工艺与经典工艺的集装箱码头仿真模型,通过计算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设备投资、能耗、年通过能力等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新工艺具有设备投资低、能耗低、装卸效率高等优势,对箱区间存在的作业干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码头型式和码头前沿装卸工艺两方面提出了提高长江中上游斜坡码头装卸效率的措施,并对文中所提出的各种装卸工艺系统进行了码头通过能力计算,以供长江中上游集装箱码头改建和新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集装箱船舶的日益大型化趋势,集装箱码头需不断购置新型岸桥(QC)、场桥(RMG或RTG)、跨运车(SC)、内拖车(YT),不断提高装卸效率以满足船公司的作业要求,随着码头设备、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码头操作环境也日益复杂,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管理好人/机安全,极易发生人员伤亡和机械损坏等安全事故。2010年6月,中远正式接管希腊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公司(PCT),在中远集团的安全理念的指导下,PCT迅速建立了三级安全管理架构,严格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码头安全和健康》(Safety and Health in Ports)指导原则以及欧盟和希腊有关保障码头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的法律、法规,结合PCT实际情况有效实施了各项加强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的措施,切实保障了PCT 的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四年来,尽管PCT的操作量和操作效率屡创新高,但生产安全形势始终保持良好。该公司副总经理孙凯根据自己在希腊集装箱码头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从国际、欧盟和希腊有关码头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的解读、码头安全生产管理架构的建立、码头人/机安全保障规则的要点以及PCT有效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经验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为国内外其它码头的生产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that planners and developers of ports have to address at the planning process of container terminals is how to effectively optimize truck turnaround times. The time that a truck spends at a container terminal for loading and/or unloading of cargo is a real cost scenario which affects not only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ports but also the overall cost of the container trad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decision support tool for selecting the best container yard gantry crane for loading/discharging operation of trucks at the landside of marine container terminals. Achieving this goal, this study aims at introducing and recommending the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odels that have been proven to provide a concrete basis for such a selection decision.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增大堆场面积、减小弃方外运、美化港区环境、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针对长江上游重庆果园港二期工程陆域堆场形成,提出采用37.5 m的高陡加筋边坡设计方案,通过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分析和研究了现有2#和6#加筋边坡设计断面对应的有、无加筋边坡断面以及变换坡率、变换填料等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7.
场桥在作业过程中把拖车车架吊起的事故时有发生 ,此类事故引起的后果严重。防吊拖架系统在场桥上的应用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drayage operations, operators at marine container terminals are increasingly looking to reduce the time a truck spends at the terminal to complete a transaction. This study introduces an agent-based approach to model yard cranes for the analysis of truck turn time. The objective of the model is to solve the yard crane scheduling problem (i.e. determining the sequence of drayage trucks to serve to minimize their waiting time). It is accomplished by modeling the yard crane operators as agents that employ reinforcement learning; specifically, q-learning. The proposed agent-based, q-learning model is developed using Netlogo.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q-learning model is very effective in assisting the yard crane operator to select the next best move. Thus, the proposed q-learning model could potentially be integrated into existing yard management systems to automate the truck selection process and thereby improve yard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码头物流路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集装箱码头的工艺流程,提出了集装箱码头物流路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集卡行走里程最短为目标,在满足集装箱堆场堆存要求和船舶装卸作业要求的情况下,求解集卡最优行走路径。算例计算表明,该优化模型可为码头管理者提供一定决策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了剖析长三角地区液化天然气(LNG)市场发展形势,从而为长三角地区科学布局LNG接收站提供参考,开展长三角地区天然气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梳理影响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因素,对长三角地区天然气需求量进行预测。通过供需能力平衡分析,判定长三角地区LNG接收站承担的进口LNG接卸量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2~3年将是LNG接收站的建设热潮。基于未来发展形势分析,从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及市场化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LNG接收站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