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车身机舱框架结构是汽车发生正碰时吸能和传递载荷的重要总成,其耐撞性和轻量化设计影响到整车碰撞性能及轻量化水平;基于某款纯电动车型,采用钢铝混合材料完成机舱的框架结构设计,保证50km/h全正碰试验及64km/h偏置碰试验过程中,机舱框架稳定压溃变形,吸能模式合理,达到碰撞性能目标;同时保证机舱框架上重要安装点的性质指标。  相似文献   

2.
汽车轻量化已成为主机厂及其配套行业的重要课题,超薄壁低烟无卤阻燃汽车线是解决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考察不同材料对超薄壁低烟无卤阻燃汽车线耐刮磨、耐低温、阻燃、耐油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绝缘材料选用XLPE+PP,采用一次共挤工艺生产,制作线材综合性能最佳,对不同温度下的导体进行预热,当导体预热温度为60℃时,线材的附着力、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性最优,制备线材各项性能均符合超薄壁低烟无卤阻燃汽车线性能要求,此类线材的成功研制,为以后其他类型的薄壁汽车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1934年世界第一辆铝车身(整体浇注而成)汽车诞生以来,铝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逐渐增多,这一趋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为明显。据分析,促使这一趋势发展的原因,除了铝铸件在生产成本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外,主要是它的性能更能满足当代汽车生产的要求。特别是它质量轻这一特点,更符合当代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汽车自重减少,油耗也就相应降低,会给用户带来相当的实惠。研究表明,在未来,世界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将继续下去,铝材料在汽车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用户对载货汽车及专用汽车的环保性能、轻量化指标、承载能力及专项作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厂家不断采取对策,其中,加大高、特强度钢板等优质材料的应用力度,是欧洲等发达国家取得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轻量化是汽车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是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整车重量构成中车身重量的比例较高,对整车轻量化有重要的意义。在车辆平台化开发过程中,将车身轻量化设计理念融入平台项目开发的全流程中,通过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工艺和轻量化结构的技术路线,应用参数化建模、参数化优化、拓扑优化、断面优化、成型性和材料利用率优化等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结合多学科多性能的轻量化协同优化设计,充分兼顾刚度强度等性能,兼顾布置、造型、装配、工艺、成本等需求,达到了更优的白车身全局平衡,最终实现了五星安全车身、超高刚性车身,达到了比肩全铝车身的轻量化系数水平,同时实现了高车身材料利用率、低研发费用、低整车成本,并在平台化的车型开发中形成轻量化车身开发流程和性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根据长城汽车某车型防撞梁结构,优化设计出一种薄壁、中空带加强筋的铝合金保险杠总成,与原车型防撞梁碰撞性能进行对比。近年来,各大主机厂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都在进行轻量化研究,通过结构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实现轻量化。而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必然会带来结构改变,三者相互依赖。目前国内铝合金保险杠刚刚起步,一般横梁为铝  相似文献   

7.
车身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满足安全、环保、节能等指标要求,车身轻量化的设计手段已不断优化,新材料的应用也日益普及.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车身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几种常用车身连接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铝合金在汽车零件上应用的探究,综述了铝材企业分布、铝合金成分元素及性能、工艺方面基本概况,统计了铝材在汽车上的商品化应用,特别是在车身上的应用现状,证明了铝在汽车上应用的优越性及适用性,并总结了铝质零件与异同种材料连接的常用方法。研究显示,高性能铝的研发相较外企有待加强,汽车用材多样化在轻量化领域不断拓展,但铝材应用仍是主流。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商用车新版营用规范及环保政策的出台,要求商用车各系统进行优化升级。鼓式制动器作为商用车用车桥重要的一子系统,其性能、重量、成本对整桥及整车使用影响较大。文章通过对现有商用车桥制动器应用现状的分析,对重型商用车桥鼓式制动器结构进行轻量化和集成化设计,设计开发出一款单销结构制动器,其制动性能、刚性、重量等多项指标优于传统制动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路径,车身轻量化相比其它性价比更高。文章探索了车身轻量化的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通过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和轻量化工艺来实现。通过此方法的研究并在实际项目中得以应用,实现了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降低车身重量的目的,使车身轻量化技术水平和车身开发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铝是汽车工业重要的轻型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汽车向轻量化方向的发展,铝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福特汽车公司开发的1996年型金牛星旅行轿车的行李厢盖,是由铝材料冲压制成的。这种材料的应用不仅减轻了车重,而且向人们展示了福  相似文献   

12.
肖永清 《天津汽车》2010,(12):14-16
低碳经济促进汽车新材料产业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汽车材料正在向轻量化、节省资源、高性能和高功能方向发展.文章介绍了车用材料与汽车性能的关系,结合汽车材料轻量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轻量化新材料减轻汽车质量的潜力,分析了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利用情况,指出了现代汽车新材料的发展动向,即:钢铁的使用比例下降,铝及塑料等轻量化材料的使用将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于汽车油耗及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汽车整车质量的轻量化逐渐成为各个汽车生产企业关注的焦点。铝合金材料由于成本低、质量轻、耐腐蚀性良好等性能,成为汽车发动机上应用最多和最广的轻金属。介绍了铝缸体在实际压铸生产中所遇到的质量问题及隐患,研究并应用高压点冷工艺解决铝缸体局部质量缺陷,由于压铸工艺节拍快、产量大,这一质量改进对于大批量下压铸缸体的质量控制,以及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领先的汽车工业铝压延板供应商,诺贝丽斯始终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并为汽车轻量化发展助力。在2015上海车展上,诺贝丽斯展示了汽车铝应用产品,不但有助于铝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应用,还能助推中国汽车轻量化发展的步伐。随着中国政府提倡可持续发展及出台相关政策的影响,中国汽车市场对于车用铝材产品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诺贝丽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汽车业务副总裁刘清表示:"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转型,而诺贝丽斯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铝板供应商,始终致力于推动未来轻量化汽车的设计和发展。"在车展现场,本刊记者与刘清展开对话,观察此次展示的  相似文献   

15.
王超  李明  成艾国  何智成  于万元 《汽车工程》2024,(4):735-744+690
为了得到更为完善的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设计,提出了钢-铝混合驾驶室材料-结构一体化轻量化方法。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等刚度近似理论与等强度理论建立了性能驱动的材料选择方法,并针对钢制驾驶室初步设计了钢-铝混合材料方案。然后通过折衷规划法的拓扑优化识别了驾驶室关键传力路径,并加强了相关结构。其次考虑驾驶室零件厚度、截面尺寸设计参数,建立了驾驶室质量、刚度及模态性能的径向基函数的代理模型,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方法对驾驶室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驾驶室刚度、模态和碰撞性能的要求下,驾驶室质量减轻了12.8%。该方法对钢-铝混合驾驶室轻量化有实际的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铝是替换铸铁制造汽车刹车盘可减轻重量的优选材料。为了实现其应用,必须解决铝基材料不耐磨损和不耐高温的两大缺陷。汽车刹车盘轻量化设计的指导思想之一是使用耐高温的高级材料应对刹车时产生的高温,而我们的思路是利用铝合金轮毂作为制动摩擦热的主要蓄热器和散热器,极大地提高散热效率,尽可能降低工作温度,为使用低成本轻质材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提高铝基材料自身的耐磨和耐高温性能,我们研制了钢面铝基刹车盘。  相似文献   

17.
全铝车身的研究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铝是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中考虑采用的重要轻质材料。全球各大汽车厂都投入大力量进行全铝车身设计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长续航里程的需求下,汽车轻量化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白车身重量占据整台汽车较大百分比,白车身轻量化是汽车减重的核心目标,目前新型轻量化设计,铝合金白车身在乘用车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但全铝车身也存在材质本身缺陷,铝合金强度低于钢,关键强度位置无法达到碰撞要求,文章以热成型钢作为关键强度建与铝合金组成混合材质的乘用车白车身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传统的钢制车身,可使整车减重40%。并保证汽车优异碰撞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汽车作为一个便捷的代步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能源和资源问题日趋严重,汽车的高油耗、高污染也不断被人们所诟病.因此降低油耗节能减排成了汽车行业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另一方面人们对车辆的性能、舒适性、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汽车轻量化成为汽车设计制造的一大趋势.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途径主要有3种:车辆的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及轻量化连接工艺.而减轻汽车质量特别是车身质量,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是降低油耗的最有效措施,并且也可以提高车辆的机动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铝合金的应用已成为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手段,其中,挤压铝在前纵梁平直段的使用日益广泛.笔者基于某款量产车型的几何集成环境,设计钢与挤压铝混合的前纵梁总成,以替换原车型的钢制前纵梁,并且进行物理制造和性能实验验证的全流程工程开发.实验结果为钢铝混合前纵梁方案在批量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