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升汽车的焊接强度,增加车身防腐、隔热、防锈、降噪等影响车身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因素,我们会在白车身的生产过程中应用到涂胶工艺。胶的品类不同,所应用的位置不同,对胶的工艺要求也不同。而点焊密封胶是白车身在焊装最常见,也是使用位置最多的胶品,文章对点焊密封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无顶饰条的车身结构设计加快了高外观顶沟胶开发和应用的速度。车顶激光焊接工艺和机器人涂胶系统的同时应用是实现这一设计的关键,同时还要求车顶沟用顶沟胶材料必须满足高外观和苛刻的耐候性要求。重点介绍了顶沟胶的特性,以及与其相关的车身焊接工艺和油漆涂胶工艺。还结合实际生产经验,介绍了顶沟胶涂胶质量的控制方法和返修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李雪丰 《时代汽车》2024,(6):152-154
利用钣金试板施加CO2焊接及车身用胶涂敷工艺,研究胶到CO2焊道距离远近对胶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胶到CO2焊距离对胶烧蚀影响显著,随着涂胶到CO2焊距离的增大,车身用胶烧蚀情况逐渐减弱,当涂胶压覆后的胶边缘到CO2焊距离大于30mm时,车身用胶未出现烧蚀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说明了车身焊装质量是决定整个车身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了重卡车身的结构特点,指出了在车身设计及整个生产过程中,影响车身焊装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并提出了改进车身焊装质量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汽车车身"五门一盖"的外观质量和防腐、密封性能,折边胶粘接工艺已逐步替代焊接方式用于"五门一盖"包边后的连接。介绍了折边胶的分类方法和使用工艺等内容。实际生产经验表明,合适的涂胶形状、固化工艺和正确的涂胶量等对保证门/盖包边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彧  孔坤  吴斌 《汽车实用技术》2023,(20):134-139
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白车身总拼焊装技术是保证整车装配质量的重中之重。文章介绍了汽车白车身柔性总拼的几种形式,并着重分析了机器人柔性总拼在南京依维柯汽车产品白车身总焊线上的应用,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工艺布局,提高车身焊装生产工艺水平及车身焊装质量。  相似文献   

7.
汽车设计制造技术飞速发展,作为轿车白车身生产的重要工艺-焊装工艺技术发展同样面临升级换代。数字化虚拟制造技术为白车身焊装工艺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以虚拟制造技术汽车生产焊装工艺规划中的应用为例,总结企业建立数字化虚拟制造技术平台的方法步骤,剖析数字化虚拟制造技术对焊装技术发展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车车身四门两盖折边区域密封胶胶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首先,通过胶泡处折边截面分析确定了胶泡产生的根本原因;按照制造工艺流程,结合焊装折边工艺和涂装密封胶工艺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分析了影响胶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综合考虑各工艺过程的特点,为解决车身折边区域密封胶胶泡这一质量难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和具体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汽车白车身焊接产品在焊接生产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利用西门子1517F系列安全型CPU核心进行控制,构建PROFINET网络进行信息通讯,采用专业的激光打标机作为产品信息标靶的打标设备.应用结果表明,利用PLC自动控制的激光打标工艺可以满足汽车焊装生产的高速性和稳定性,能够实现车身焊装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0.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车型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成为汽车品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步工程与车身焊装工艺结合,通过工艺分析,制作产品改善提案,在产品开发初期解决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计缺陷,降低了设计变更数量,同时将白车身焊装制造质量控制提前到产品设计阶段。同步工程能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与汽车产业发展要求相契合,其在车身焊装工艺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1.
白车身涂胶仿真技术的应用能让工程师及早发现产品涂胶问题、提前验证机器人涂胶工艺,对于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白车身涂胶工艺现有的仿真技术,研究了仿真技术的实现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场景说明了这些仿真技术在白车身产品可密封性评估和工艺可施工性评估方面的应用和指导,并展望了白车身涂胶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汽车车身车间在生产中常用涂胶设备的两种保温系统,即水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针对两种加热系统从保温性能、能耗、安全性、维修保养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两种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为车身车间涂胶设备的选型和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车身焊装线的柔性制造方式,对不同平台的A、B、C车型的工艺分块模式、零件上线流程和结构的柔性焊接性进行分析,并对现有的柔性焊装线不同平台车型共线生产的方式进行经验总结,探索柔性制造的白车身的工艺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焊装工艺的调试工作量大、问题多,严重影响着白车身的质量和生产周期.为了更快更好地解决焊装工艺生产现场装配精度的恢复,既能生产稳定而合格的产品,又能缩短产品生产准备周期,基于对多车型现场调试的经验,总结出焊装工艺现场调试的基本思路:操作人为因素、夹具因素、制件因素、焊接方法因素、产品结构因素以及测量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析了机器人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中的作用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应用情况的分析,得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尤其在车身焊装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机器人在车身焊装生产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预计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车门合拼折边后出现的溢胶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车门折边胶的性能和涂胶工艺,分析了涂胶后溢胶的原因,得出涂胶量与涂胶间距对溢胶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结论。因此,结合现场状况对不同涂胶参数配合进行正交试验,以获得最佳的涂胶工艺参数,从而解决溢胶问题。结果表明,涂胶量为3 mm、涂胶间距为3 mm时,溢胶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7.
焊装车间与涂装车间之间、涂装车间与总装车间之间各设置有1个车身转接工位,车身的转接形式对焊装、涂装、总装车间的整体生产节拍和生产组织等有直接影响。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车身转接设备主要有叉式移栽机和升降机两种,对应着辊床-辊床和吊具-辊床这两种转接方式。简要介绍了两种转接方式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在车身转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转接过程中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汽车维修中几种常用胶粘剂的特性及其应用范围.并对胶接维修工艺中的胶接接头型式设计、工件表面处理、配胶、涂胶、固化及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白车身焊装车间工艺复杂、控制系统布局分散、PLC系统之间通讯需求大等问题,在焊装车间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利用PLC数据交换技术,建立PLC控制系统之间远程数据通信功能,实现车间各区域联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王华 《汽车技术》2006,(3):37-38
对汽车车身焊装过程中小样本采样的评价极限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车身焊装过程中质量评价的需要,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小样本采样评价极限确定方法,获得了车身焊装过程中小样本采样误差随样本量变化的曲线。在此误差曲线的基础上,以实际评价过程能够接受的置信程度为标准,确定小样本方法的评价极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