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冻土地区路基冻胀融沉现象,解决存在于路基的冻胀问题,提高路基整体安全性,文章结合实体工程,对其结构特点和防冻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冻结率会随着含水量增加而增加;表层级配碎石层是冻胀变形的主要集中部位;根据冻胀观测结果分析可知,增强路基排水能力、设置纤维混凝土防水层和选用不易风化、细颗粒含量较少的路基填料可以提高路基抗冻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刚 《人民交通》2020,(1):78-78,81
风积土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其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在温度、应力和渗流作用下,路基常有冻胀、融沉、强度降低等病害发生,路基填料结构性的损伤与演变是根本原因,给基础建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论文阐述我国西部高纬度和北方地区风积土,在季节性冻胀、应力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填料结构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如果地表1m内易溶盐含量超过0.3%时即属盐渍土.我国盐渍土分布于23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了热带和寒温带、滨海和内陆、低地和高原地区,分布区域很广、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水平地带性不明显.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气候等)的不同,盐化程度差异较大.盐渍土给公路工程造成许多严重的病害,如:盐胀使路基路面鼓胀开裂,路肩及边坡松散剥蚀;加剧路基冻胀翻浆;受水侵蚀时,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发生沉陷变形.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病害造成的破坏通常是不可恢复的,其防治工作必须从地基、路基开始做起.  相似文献   

4.
盐胀、溶蚀和翻浆是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的主要病害形式,其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进而引发沥青面层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盐渍土地区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盐渍土地区公路所处的特殊的自然条件,分析了盐渍土地区路基路面发生盐胀、溶蚀和翻浆等破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析盐渍土路基常见病害的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盐渍土的路基病害主要有溶蚀、盐胀、冻胀、翻浆等,针对病害就如何消除盐渍土对公路的负面影响提出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盐渍土道路工程运行过程中,盐渍土内所含有的丰富的盐类、碱类成分,会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造成严重的危害,最终出现无法恢复的路基路面病害问题,对道路工程行车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本文以某盐渍土路基路面工程为入手点,根据盐渍土路基路面特殊性。从盐渍土路基路面翻浆病害、盐渍土路基路面坑槽、盐渍土路基路面腐蚀、盐渍土路基路面盐胀等方面,分析了盐渍土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危害。并从路基土体更换、路基高度提升、土体浸水预溶及集料铺筑、路基强行加固夯实等方面,提出了几点盐渍土路基路面解决措施,以期为盐渍土路基路面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的特性,作为铁路路基填料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文章以青阜线徐楼至青町段增建二线工程为例,介绍了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的设计方法及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8.
膨胀土路基因其特殊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变形和路基病害,严重威胁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文章通过某公路路段膨胀土路基的模型试验,得到了膨胀土路基压缩沉降变形、侧向塑性变形以及水分运移和干缩变形的规律,并提出控制膨胀土路基变形的措施,结论如下:(1)路基压缩沉降与上覆荷载、饱和度、压实度有关,路基变形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对路基侧向变形有重要影响,膨胀土的干缩变形与其中的水分运移有关;(2)由试验结果得出的路基填料的最佳压实度、饱和度分别为93%、90%,因此,为控制路基变形应将填料含水率控制在天然含水率以下,同时提高压实效果;(3)应从填料选择、填筑质量及防排水措施三方面控制和处理膨胀土路基。  相似文献   

9.
高液限土物理力学性质很差,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易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路面裂缝、路基边坡塌坊等病害。为研究高液限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易出现的工程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液限土干湿交替过程中的扩张和压缩变形及强度变化情况,并对高液限土进行了一系列室内测试。结果表明,高液限土具备高液限、高塑性指数特征,从而导致土体的变形很大、强度降低、CBR值偏小,因而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需要对其进行改良处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西地区七瓜项目沿线盐渍土类型、分布特点、损坏特征及盐胀机理的分析,按照"防盐、隔盐与消胀"为一体处治思路,首次大面积采用反渗透脱盐净水技术、闷料及非盐砂砾土填料、"两布一膜"与未筛分碎石阻断层、消胀槽、桥涵台背回填、防排水及边坡防护等技术措施,提出了不同技术措施的作用机理、技术特点与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建立了河西地区盐渍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体系,为后期类似工程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具有积极行业示范效益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寒区城市道路交叉口、常规公交站台区域和BRT站台区域由于公交车辆频繁的制动、启动,造成路面发生车辙,以及由于寒季温度下降产生后续的沉陷等病害愈加严重。严重降低了BRT车辆的服务水平。本文首先对BRT车道常见的病害类型及寒冷地区温度进行调查,然后分析车辆荷载和温度共同作用下的病害产生原因以及路面的破坏机理,最后结合兰州市BRT道路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BRT路面结构组合与材料,推荐了三种路面结构类型。结论表明:BRT路面的病害主要分为:沉陷、车辙、推移、开裂、松散和坑槽等,寒区BRT路面的病害主要受到水热力三者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相似文献   

12.
含水率的变化是引起膨胀土路基产生胀缩变形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非稳态渗流有限元模拟降雨和蒸发作用下膨胀土路基中的渗流场,分析土工膜的防渗效果以及防渗深度对于路基中含水率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与其土体含水率的关系最为密切,土体在不同的含水率状态会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通过对某道路路基土料的增湿变形特性试验分析,得出了该土料在不同压力下不同含水率下的胀缩特性,及其土料的膨胀和湿陷的界限压力值;并对土料的自然样和饱和样进行了三轴试验,分析整理了其应力应变非线性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加州承载比是评价路基土和路面材料强度及稳定性的重要技术指标,对于路基填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各层矿山废弃土和混合料进行室内CBR试验研究,探讨其强度和水稳性能否满足路基填料的要求,并分析影响CBR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废弃土作为路基填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路基拓宽工程的主要方式和工程技术问题,提出了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计算方法和路面结构对路基不协调变形的力学响应模式,通过建立基于不协调变形控制的路基拓宽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地提出不同条件下的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及其施工控制方法,为公路路基拓宽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建设时,施工所需技术较为复杂,不同技术的应用,对路基路面的压实度会产生不同影响。以公路工程路基路面为研究对象,从路基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到确定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路基路面开挖、压实等环节的施工技术的策略,为提高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质量提供参考,全面推进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作深入落实。  相似文献   

17.
全风化花岗岩石灰改良土室内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速铁路对防止路基变形的严格要求,常常需要对用作路基填料的土质进行改良。文章通过对全风化花岗岩生石灰改良土的大量室内试验,研究了改良土在不同掺和比下液塑限的变化,在不同击实条件下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确定及影响,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为花岗岩地段铁路客运专线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新建隧道受温度、水、空隙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会在衬砌与围岩之间形成冻融圈。随着季节的变化,冻融圈在衬砌与围岩的约束下产生冻胀力,造成衬砌受损开裂,进而引发冻害。虽然我国学者针对冻胀机理与冻害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年研究,完善了3种冻胀学说,并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提出多种防冻措施,但冻害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季节性冻土地区隧道冻害现象、冻害机理及防冻措施,从温度、水、空隙等冻害必要条件出发,提出寒区隧道防冻减灾建议,以期对日后季节性冻土地区隧道的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结合内蒙古省道301线根河至拉布大林段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根据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气候、地质特征以及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详细阐述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以及检查和监测方法。施工完成后,没有出现路基产生冻胀、融沉变形、翻浆、纵向裂缝质量病害,路基安全稳定,多年冻土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寒区地区路基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在季节性冻融循环的条件下,路基岩土体的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岩土体在实验过程中呈现出应变软化现象;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岩土体的内聚力降低约32%,内摩擦角出现相对增大约5.0%;通过岩土体破坏时偏应力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可以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岩土体强度变化速率逐渐降低;冻融循环在第6次循环时强度变化达到稳定状态;在高寒地区建设交通设施时,需要充分考虑路基填料的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