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汽车安全性受人员、车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交通事故的成因复杂,给交警事故定责增加诸多困难。为了给事故调查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基于Unreal Engine 4(UE4)开源仿真引擎,开发了交通事故再现仿真平台。平台基于惯性导航原理,建立事故轨迹数学模型,并结合事故车辆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vent Data Recorder,EDR)中存储的事故数据,实现事故过程再现仿真。结果表明,交通事故再现仿真平台通过读取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数据,能够快速实现交通事故再现仿真,为交通事故再现分析提供了有利的仿真工具。  相似文献   

2.
对车辆事故成因调查、事故还原的数据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出现有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应增加的16条事件数据,覆盖新能源、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控制器自身信息。介绍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并对控制策略按照系统初始化模块、功能主程序模块、数据读取模块、故障诊断模块4部分进行详细阐述。为满足事件数据提取方式的通用性要求,设计了功能+物理寻址的数据提取方式,并采用VIN校验方式保证数据提取权限的安全性保证。  相似文献   

3.
一、编制背景 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其8.6.6条规定"乘用车应配备能记录碰撞等特定事件发生时的车辆行驶速度、制动状态等数据信息的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若配备了符合标准规定的车载视频行驶记录装置,应视为满足要求."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在乘用车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等车载行车记录装置越来越多地装备在车辆上,这为开展车辆事故调查、嫌疑车辆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本文梳理了车载行车记录装置涉及的法规、标准情况,介绍了主要车载行车记录装置记录的主要数据情况,重点阐述了车载行车记录装置数据在事故调查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办法,以及车载行车记录装置数据...  相似文献   

5.
当前驾驶员状态监测目标动作报警阈值的确定多根据技术能力及驾驶员驾驶习惯讨论得出,缺乏理论依据。为此,论文通过设计实验通过驾驶模拟器采集车辆操纵及运行状态参数,建立车辆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通过K-means算法对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数据集进行聚类确定报警动作阈值的方法,可以为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开发及相关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力 《驾驶园》2008,(10):60-61
汽车行驶记录仪实时记录车辆运行和驾驶人驾驶活动的有关信息,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提高营运管理水平提供了详尽数据而得到广泛推广,因此2004年起我国出台了卡、客车及运输危险品车辆强制安装汽车用行驶记录仪,由此记录仪也成为客车的标准配置。近期本刊多次收到读者来信,问讯客车记录仪的日常保养、故障诊断及简单维修方法。为此本版编辑致电宇通维修部门,就汽车行驶记录仪维修保养问题请教了宇通维修专家。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跨江大桥的跟驰行为特征以及驾驶模式,在重庆菜园坝大桥展开了30位被试的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使用华测航姿测量系统和前视碰撞预警系统Mobileye 630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汽车的连续行驶速度、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等数据。通过筛选得到了725条有效跟驰轨迹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跨江大桥与城市一般道路的跟驰行为存在一定差异性,明确了菜园坝大桥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的分布特征,并且对强跟驰(小于1.6 s)、过渡区间(1.6~2.6 s之间)以及弱跟驰(大于2.6 s)3种跟驰状态和驾驶人性别差异下的跟驰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段车头时距分布集中在1.6 s处,车头间距分布集中在18 m处;超过1/3的跟驰轨迹处于强跟驰状态,此状态下前车驾驶行为对跟驰车辆具有较强制约性;当车辆处于弱跟驰状态时,前车对于后车的约束性会随车头时距的增大而快速降低;过渡区间的设立更好地揭示了强/弱跟驰状态之间的转变并不是只有一个临界值,而是存在一个转换过程,并且其间车辆跟驰特性的变化与驾驶人本身的操作行为存在较大关联;驾驶人的性别差异对跟驰距离几乎没有影响,但男性驾驶人往往会采取更加冒险的驾驶行为,平均车头时距、车头间距以及相对速度均高于女性驾驶人。  相似文献   

8.
驾驶人是"人-车-路"闭环系统中的核心。近年来,研发人性化、个性化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逐渐成为行业热点。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弯道驾驶行为特性,为弯道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功效评估与优化,提出了一种考虑肌电信号的驾驶人弯道行驶过程操纵行为分析方法。招募12名驾驶人在试验场标准路面上进行实车试验,其中包含6名专业试车师与6名普通驾驶人,要求驾驶人分别以30,40,50 km·h-1的不同初速度驶入U形弯道并自由驾驶。试验过程中记录驾驶人颈部肌电信号数据和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分析转弯行驶车辆侧向运动对不同驾驶能力的驾驶人生理体验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驾驶人在不同入弯速度条件下颈部肌电信号与侧向加速度的关联差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专业驾驶人和普通驾驶人颈部肌电特征值存在显著差异,专业驾驶人颈部肌电信号特征与车辆侧向加速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驾驶任务难度的增加,驾驶能力好的驾驶人能够较好地适应任务的变化,在进行纵侧向耦合操纵时能够较好地协调身体生理反应与车辆侧向运动保持较好的关联特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索并完善驾驶体验评价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可为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功能设计与智能汽车行驶性能的用户体验测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车辆、驾驶员安全管理,准确掌握车辆、驾驶员各种信息数据,近日,73311部队汽车连为全连所有车辆安装了“黑匣子”。该“黑匣子”主要包括汽车安全检测仪及驾驶员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主要有超速报警、情况处置、行驶状态、事故分析、违规提示等。安装后可随时抽查车辆信息菜单,能准确地掌握驾驶员操纵汽车有无超速、超载等违规动作以及驾驶员操作动作是否规范和遵章守纪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8,(11)
尽管多种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已被开发帮助并指导驾驶人,但在国内,ADAS的有效性并未被很好地测试。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来评估ADAS在跟车场景和Near-crash事件中对不同经验驾驶人驾驶行为的影响。招募了44名驾驶人(22名熟练驾驶人,22名非熟练驾驶人)开展现场运行测试(Field Operational Tests,FOTs),开发的试验车通过数据同步技术采集车辆运动学信息、道路环境信息和驾驶人操作信息。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提取354个稳定跟车片段和424例Near-crash事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稳定跟车场景中,ADAS对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均有积极影响且对非熟练驾驶人更为显著;在Near-crash事件中,ADAS对非熟练驾驶人有积极影响但对熟练驾驶人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为ADAS在我国的针对性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试制车间无线暗灯(Andon)系统数据可以间接反应车间实际运行状态。利用Qlik Sense对暗灯系统当前运行状态和历史运行状态的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其中当前运行状态分析主要是方便用户能直接按照楼层/项目/车间等维度快速获取项目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状态分析侧重于对车间的瓶颈工位/单车制造周期/车辆交付情况等维度进行分析。最终实现了对数据标准化和可视化的分析,帮助工程师和管理层快速掌握车间运行信息,成为辅助业务改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驾驶倾向性是汽车行驶过程中操控者情感偏好等特征的动态测度,是车辆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特别是其碰撞预警系统中汽车驾驶人意图等心理、意识计算必须考虑的核心参数.以3车道场景为例,分析目标车位于不同车道时周边的交通态势(主要指车辆集群编组关系,重点以目标车位于中间车道为例),设计实验采集人、车、环境等相关动态信息,获取不同态势下驾驶倾向性特征数据,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建立时变环境下驾驶倾向性动态辨识模型.实验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对驾驶人倾向性类型的辨识准确率可达到91%以上,能够适应多车道情况下驾驶人倾向性类型的动态识别,为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驾驶人紧急行车状态下的分心行为,通过车道线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陀螺仪等多种传感设备,采集车辆紧急运行状态表征参数,采用飞思卡尔MC9S12XS256为处理单元,IS1681为蓝牙发射模块,搭建系统硬件。采用神经网络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识别,采用Android Studio编写手机APP软件,建立驾驶人紧急状态下避免分析系统。在紧急行车状态时,通过蓝牙向手机APP发送指令,使手机保持静音和不震动状态。该系统可以有效避免驾驶人紧急状态下的分析操作,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行车过程中手机使用模式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依据功能类型及使用模式将手机操作分为8类,利用驾驶模拟器开展试验,提取跟车速度、跟车间距、车头时距、横向偏移距离、方向盘转角5项指标表征车辆的横向、纵向运行状态,定义驾驶人的注视点分布信息熵、注视点区域分布比例、注视时长、扫视频率、扫视时长、眨眼频率、眨眼时长7项指标表征驾驶人眼动特性,分析驾驶人进行不同手机操作时的车辆运行特性与驾驶人视觉特性,并利用方差分析法验证上述指标作为驾驶人跟车行为衡量指标的有效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8类手机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并结合具体手机操作的分心内容、形式和动作时间,对具有相近功能的两两操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定的手机操作行为对选取的各项车辆运行指标与驾驶人视觉特性指标有显著影响;对驾驶人跟车绩效影响由大到小的手机分心操作依次是发送文字信息、阅读文字信息、手持接听电话、发送语音信息、按键拨打电话、听取语音信息、语音拨打电话、免提接听电话,文字信息的编辑和阅读等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大于其他手机操作;研究结果可帮助驾驶人明确不同手机操作对行车安全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行车过程中手机使用模式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依据功能类型及使用模式将手机操作分为8类,利用驾驶模拟器开展试验,提取跟车速度、跟车间距、车头时距、横向偏移距离、方向盘转角5项指标表征车辆的横向、纵向运行状态,定义驾驶人的注视点分布信息熵、注视点区域分布比例、注视时长、扫视频率、扫视时长、眨眼频率、眨眼时长7项指标表征驾驶人眼动特性,分析驾驶人进行不同手机操作时的车辆运行特性与驾驶人视觉特性,并利用方差分析法验证上述指标作为驾驶人跟车行为衡量指标的有效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8类手机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并结合具体手机操作的分心内容、形式和动作时间,对具有相近功能的两两操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定的手机操作行为对选取的各项车辆运行指标与驾驶人视觉特性指标有显著影响;对驾驶人跟车绩效影响由大到小的手机分心操作依次是发送文字信息、阅读文字信息、手持接听电话、发送语音信息、按键拨打电话、听取语音信息、语音拨打电话、免提接听电话,文字信息的编辑和阅读等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大于其他手机操作;研究结果可帮助驾驶人明确不同手机操作对行车安全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杨曦 《汽车电器》2021,(4):50-51,54
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为重组交通事故现场提供了全面客观的数据,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也开始编制相关系统的法规。本文结合国内法规要求,提供4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开发方案,适用于不同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数据增长迅速。随着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深入,技术人员对车辆数据的上报频率、单车信号项数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一种事件型&周期型协同的车辆运行数据上传方法,避免数据上报周期的固有延迟,也避免无差别进行数据库更新动作带来的巨大性能浪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汽车运行状态远程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开发情况。该系统通过车载子系统采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参数信息,借助于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传至监测中心,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服务子系统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以达到对车辆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预测的目的。该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汽车潜在的故障,并提供警示信息或技术服务,确保汽车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从而防止车辆带"病"行驶,避免因车辆故障引起的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有利于保障道路交通的畅通。  相似文献   

19.
高清卡口系统详细地记录了车辆轨迹等车流运行信息,该系统记录的高清卡口数据可以研究交通状态和潜在事故的内在机理。采用配对病例对照方法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侦测事故风险,用网格搜索法找寻支持向量机的判定函数的优化参数。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可以有效预测91.49%的事故,误报率只有2.63%,有助于对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重型载货汽车因气压制动系统发生管路破裂、机械故障或热衰退导致制动效能下降且不易察觉从而引发严重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降维(PCA降维)和马尔可夫模型的气压制动系统危险状态识别方法。考虑到三轴载货汽车双回路制动系统的结构复杂性以及制动过程制动踏板动作、系统压力建立和实现车辆减速具有明显的时序性特点,首先采用PCA降维的方法对系统状态进行辨识;然后运用驾驶人制动意图与制动系统响应的双层隐形马尔可夫模型对系统状态进行识别。受驾驶人习惯影响制动踏板作用瞬间辨识度低,采用混合高斯聚类法提取不同制动意图时制动保持阶段数据建立制动意图识别模型和系统响应识别模型,通过二者匹配程度判定系统状态。最后,分别依据实车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离线训练和在线辨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正常状态下,基于PCA降维和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的识别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制动系统状态;制动管路断开压力降低状态下,PCA降维方法能够及时有效识别其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