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晶晶 《天津汽车》2011,(2):18-20,54
文章阐述了在现代汽车设计开发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全面合理的设计质量检验方法防止出现外观质量缺陷的重要性。根据设计质量检验的研究内容,总结出虚拟检查和实物模型验证相结合的设计质量检验方法。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成熟度的设计数据做相应检验,及时发现设计外观缺陷,保证汽车设计发布三维数据的质量,避免因设计数据质量问题对零件实际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提高汽车内外饰静态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设计理论、结构计算及构造、温度、收缩徐变等诸多设计因素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以便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减少结构缺陷,给予结构的耐久性更多保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桥梁结构功能和缺陷概念的分析,论述桥梁结构缺陷检测和功能评定的基本方法,利用工程实例分析说明桥梁检测在桥梁加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产某品牌SUV车变速器在设计验证路试中出现三档挂档抖动故障的分析,发现并解决结合齿的设计缺陷,从而提高变速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衡桂高速公路混凝土T梁浇铸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水纹等质量缺陷。针对这些质量缺陷,通过原材料设计、配合比调整、施工质量控制等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进,使得衡桂高速公路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针对柴油发动机曲轴断裂问题,采用电镜观察、金相检验和力学性能检验等方法,分析曲轴断裂原因,结果发现曲轴连杆颈表层存在缺陷。缺陷表面有明显的脱碳现象,表明缺陷处曾在高温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其原因是炼钢浇铸过程形成的水口结瘤脱落入钢材中,导致原材料棒材状态本身存在缺陷。为此,对浸入式水口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浸入式水口出口角度设计成35°,水口出口采用圆形设计,以增加浇筑面面积,并通过凹陷底部设计来减少因浇筑速度过大而产生的回流区比例。结果表明:增大出口角度以及凹陷底部和圆形水口出口的优化设计,有助于控制水口结瘤,使结瘤率最终稳定在1.2%以内,由此解决了曲轴棒材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7.
韩冰  勾红叶  华辉  王君明  杨萌  梁严军 《公路》2021,66(11):143-148
目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OSD)结构焊缝疲劳裂纹的检测以人工检测为主,其检测工作量大、成本高,同时由于顶板一纵肋结构构造复杂,绝大多数无损检测方法因检测工艺限制难以适用,导致缺陷检测效率低、漏检错检现象频发.为了提高OSD疲劳裂纹检测效率,设计制作了一种集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与图像识别技术于一体的智能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利用电磁铁交替吸附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进行安全有效的移动,通过控制上层云台系统配合超声波相控阵检测设备完成缺陷的采集作业,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智能识别缺陷图像.详细介绍了智能检测机器人的整体设计和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人工缺陷试块试验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 表明,将超声波探头放置于顶板位置时,实测缺陷位置与设计值最大偏差为2 mm,缺陷长度最大偏差为5 mm,基本与人工缺陷位置一致,满足检测要求.这种检验机器人技术为实现OSD焊缝缺陷的智能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坤磊 《时代汽车》2024,(4):156-158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外饰塑料件作为重要的搭配组件开始广泛使用。然而,在汽车外饰塑料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工艺和设计等方面的限制,易出现一些缺陷,如开裂、变形、色差等问题,影响汽车外观和品质,甚至可能危及驾乘者的安全。因此,如何解决或减少汽车外饰塑料件的设计缺陷,提高塑料件生产质量成为了汽车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旨在分析汽车外饰塑料件的设计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深入探讨塑料件缺陷的成因和解决方法,为提高汽车外饰塑料件的制造水平,保障驾乘者的安全和乘车体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我厂商用车连杆锻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缺陷和模具失效形式进行分析,同时用DEFORM软件进行辅助模拟,提出了一种预锻优化设计方法。在预锻设计中按金属流动方向改善大头内孔劈料方向,优化圆角设计,同时改进局部尺寸优化体积分布。通过现场验证,模具寿命得到了显著提高,减少了工人修模和调整次数,同时减低了折纹和氧化坑等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车辆零部件电磁兼容设计方法的研究,说明电磁兼容设计在零部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多数零部件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电磁兼容设计不够重视,导致产品电磁兼容试验不能通过,进入了设计-试验-整改-再设计的循环过程,耗费大量资金和资源,延长项目开发周期。通过对某控制器进行整改,消除产品辐射和传导发射超标问题,解决企业产品存在的缺陷。通过设计整改验证正向开发的重要性,为企业优化设计流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晓凯  丁江 《陕西汽车》1999,(1):14-16,21
通过对SX3240自卸式载货汽车动态应变测试,了解该车架设计过程中的缺陷以及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保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65-167,172,221
该文通过分析道路限速和设计速度、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指出套用设计速度进行限速的缺陷与不足;提出采用运行速度进行科学限速的思路,引入运行速度概念进行限速设计,探讨动态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参与重庆已建成通车的10个高速公路项目普遍存在勘察设计缺陷的实地考察和总结,针对重庆地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重庆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总体设计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一起核电站应急柴油机滑油泵螺柱断裂故障,从螺柱的抗疲劳设计、螺柱的材质分析等方面对螺柱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抗疲劳理论计算表明,螺柱抗疲劳设计满足要求,造成螺柱断裂的原因为螺柱制造质量存在缺陷.通过本文分析,为后续螺柱设计选型及安装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越野车辆上车踏板技术领域中,当前流行的踏板形式主要为软梯式,其优点在于可以随意弯曲,不影响车辆通过性,缺陷在于其不稳定性,易磕碰驾乘人员腿部,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了一种可向后摆动的防滑上车踏板。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种汽车车窗玻璃自动关闭器失效的问题,阐述故障原因排查的过程,查找故障原因,提出输入信号采用AD采样电路处理,通过更改设计,解决原设计缺陷,最后成功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结合白车身顶盖激光钎焊在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工业化实际应用,探讨了顶盖激光钎焊产品工艺设计及焊接缺陷调试方法,重点介绍了顶盖激光钎焊产品结构设计、零部件尺寸精度控制、顶盖激光钎焊生产线工艺规划和平面布置、焊接缺陷调试方法,以及激光钎焊人工检查及返修工艺。通过全面地介绍顶盖激光钎焊产品工艺设计和缺陷调试方法,为后续新车型顶盖激光钎焊产品设计和工艺规划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宝来侧围零件生产过程中棱线部位出现表面暗坑缺陷的问题,结合各工序模具结构分析了表面暗坑缺陷来源,并通过调整试验找到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即棱线内凹处对应模具工艺设计不合理。利用Catia软件对各项整改措施进行筛选验证和分析,最终通过将凸模打磨出L形凹坑,反凸烧焊加高出L形工艺凸包,调整工艺凸包R角大小和位置,将与暗坑对应压料板形成的压料面改造成强压活动压料面的方式,消除了表面暗坑缺陷。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以往路线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介绍了清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中以运行速度为基础指标,通过安全性评价与分析,在技术指标改善方案和长大纵坡路线总体方案研究中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通过驾驶员对自燃过程的描述和整车初查,确定起火区域。其次,通过对种种自燃原因的排除,确定该故障的起火点。最后,通过自燃的分析,识别设计、装调缺陷,提出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