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天津地铁洪湖里车站为例,介绍了车站工程明挖顺作法的基坑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基坑监测、主体结构、外防水层等施工工艺,并对相关技术和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北京中关村地铁车站,辅助通道1号风道及2、3号出入口明挖法施工框架结构外贴膨润土防水毯、聚氨酯涂料附加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和对特殊部位防水层和不同防水材料之间的过渡连接的处理及保证其防水施工质量要点的经验总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我国地铁车站防水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争议,阐述并剖析了对地铁车站防水技术上的一些不同观点与实践;结合国内外地铁车站结构防水的成功经验,提出地铁车站防水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在深圳地铁2号线侨香站施工中,采取基坑结构渗漏水处理、全包柔性防水层防水、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控制、施工缝和变形缝渗漏水处理等相应措施对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进行了控制和防护,取得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有叠合衬砌和复合衬砌两种形式,因此,外包防水层的设置也不尽相同。随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理念的深入,本文综合了上述两种结构形式的优点,分析和探索了一种新型的地铁车站结构及防水形式,以适应腐蚀性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端头井内部结构的整体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地铁某车站采用的是全外包防水层的模式,使得地下墙与内衬墙完全分隔开,因此采用与叠合墙不尽相同的计算方法,对井内部结构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铁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防水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广州地铁一、二号线矿山法隧道的防水设计与施工,分析各道防水层的实际作用,建议抛弃一些经实践验证效果较差的概念和做法,将防水的主要精力集中到行之有效并易于实施的防水措施上,达到改善防水效果和减少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既有的隧道防水层铺设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水密塑料组件的隧道防水层铺设方法(简称LV法)。LV法的每套塑料组件由外凸件、扣压件和封堵头组成。运用LV法固定防水层有三个步骤:(1)在普通防水板的适当位置开孔并组装外凸件和扣压件;(2)用钢钉通过外凸件的预留钉孔将防水板固定于喷混凝土基面;(3)用封堵头逐个封堵外凸件的钉尾。为了证明塑料组件设置部位的水密性,对LV组件进行了防水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深圳地铁会展中心站-市民中心站区间施工中,采取的超前管井降水和深层搅拌桩结合的治水原则,以及结构自防水同柔性防水层联合防水的防水措施。解决了在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的条件下,隧道施工的安全以及结构渗漏水难题。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工作比较复杂,但功能及组成相对固定。为了降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难度并提高设计效率,将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应用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通过结合国内某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案例,对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公共区模块、设备及管理用房模块以及附属建筑模块三个方面对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研究,为类似地铁车站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首先阐述地铁深基坑支护施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出当下常见的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常见围护形式。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施工的解决策略,并分别从设计专项、渗水措施、周边荷载、地连墙施工及加固施工等方面进行叙述。为今后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提供借鉴,通过对深基坑围护设计具体方法的探讨,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建设,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铁车站深基坑建设的风险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盖挖逆作地铁车站的结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铁车站所处的建筑环境极其复杂,对于多层多跨的大型综合性地铁车站一般应首选盖挖逆作法施工.深入研究盖挖逆作地铁车站的结构特点,不仅可以优化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而且可以促进盖挖逆作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的进步,及其在我国城市地铁车站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为国内首例在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实施"先隧后站、盾构隧道扩挖"修建地铁车站的工程。文章介绍了该站左线站台隧道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挖形成地铁车站的主要修建技术及施工特点和难点。实践证明,采用盾构与明(暗)挖法相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是城市繁华地区修建地铁车站有效解决区间盾构隧道与车站施工相互干扰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出入口作为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便利市民出行,也很好地展现了城市风貌。为了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结合深圳市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案例,主要对出入口布局影响因素、布局原则、设置形式、设计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铁地下车站建设是地铁工程的重要部分,而地铁地下车站建设的难点在于渗漏水问题,无论是地铁工程建设还是在运营阶段,加强对地下车站渗漏水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某地下车站渗漏水问题为例,对其渗漏水病害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技术对策,希望为类似车站渗漏水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照明满意度现状,获得舒适度上佳的照明策略,以成都地铁地下车站照明光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地铁地下车站的照度、光源亮度和色温开展调查测试,并对车站乘客进行舒适度的问卷调查,通过将测试数据与问卷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总结成都地铁车站照明经验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地铁车站公共区平面布置、影响乘客行进的站内垂直交通、站内环境设计,以及地铁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接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力求使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让乘客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上海地铁2号线总体方案及其车站规模。例举若干车站周边地下空间开发的内容、形式。探讨了未来地铁车站与周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售票能力冗余导致城市电力资源及地铁公司运营成本闲置的问题,分析普通车站日常客流分布,综合考虑地铁车站售票设备成本和乘客的时间成本因素,建立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优化模型,同时通过排队论和Lingo软件进行计算,获得最优化的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以郑州地铁农业南路站的日常客流为例,应用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优化模型,计算得到农业南路站售票设备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方案进行节能成果分析证明,该方案可有效节约城市电力资源及地铁公司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0.
自动检测地铁车站的温湿度是车站环境控制折要求之一,正确选择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点是车站设备自控系统设计及施工要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对新风、回风、送风温湿度的定义的理解以及地铁车站环控设备的布置情况,提出了应取的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并简要介绍了地铁1号线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后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