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欢 《车时代》2013,(9):6-6
这个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用了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做一期封面。设计的极其简约,马丁的三段话,每段都用同样的句子开头:我有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2.
《汽车生活》2008,(5):160-160
我开车有一个习惯,就是车内放了一个小本子,是记录每次加油的分量和行走了多少公里。同事见到这小本子,都问为什么,是统计油耗吗?我说这倒不是,把油耗记录下来,是为了方便我观察汽车状况。因为汽车的油耗直接反映了汽车的性能状况,就好像一个人的食量和上厕所的情况一样,食得多上得少或食得少上得多,都是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心中都有深藏着一个英雄梦,是少年时的“美人如玉剑如虹”,是暮年时的“江湖夜雨十年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老的江湖。江湖里有一呼天下应的盟主,一诺轻生死的豪客玉碎换瓦全的侠士还有伤心小箭和天涯明月刀。 不管现实生活如何黯淡、苍白,关于英雄,关于江湖,从来不会在心里折戟沉沙。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心中都有深藏着一个英雄梦,是少年时的“美人如玉剑如虹”,是暮年时的“江湖夜雨十年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老的江湖。江湖里有一呼天下应的盟主,一诺轻生死的豪客玉碎换瓦全的侠士还有伤心小箭和天涯明月刀。 不管现实生活如何黯淡、苍白,关于英雄,关于江湖,从来不会在心里折戟沉沙。  相似文献   

5.
韩啸 《汽车与运动》2014,(1):110-113
<正>古人说"见微以知荫,见端以知末"。当我们进入英国人的小世界,便不难发现,为何一个顶着"绅士"帽子的国家会同时出现最贵、最简、最野、最传统的车虽然一直以来,"绅士"总是让人最先想到形容英国的词语。觉得英国人总是像福尔摩斯那样习惯叼着烟斗、拄着手杖,时不时上演一出黑色幽默,而此时的天气也必定是沉默的雾色。也许就是因为这浓雾迷惑了眼睛,人们才看不清英国血液之中流淌的执着。正是由于这种执著,黑色礼帽下的英国才形成了各种各样统一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庾晋  白木 《驾驶园》2002,(12):45
在英国,驾驶任何机动车辆都必须持有有效驾照和保险.在得到正式驾照之前,先申请一个学习执照,就成了一名实习驾驶员.只要副驾驶的位置上有一个持有英国正式驾照的人坐着,你就可以开车上路了.英国没有专门的教练场,学车都是在路上,但车上有明显的"L"标志.  相似文献   

7.
考驾照难于考‘托福”英国考驾驶执照之难,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考试时,必须在城市街头驾驶30~45分钟,在22个规定动作中,如有一个动作不合格,就只好下次再来。我在英国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电视报道,说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从25岁开始考驾驶执照,考了近40年,出入考场30多次,花在学  相似文献   

8.
我亦是行人     
宁给我留下的印象仅仅是一帧风中骑士的镜像,是风雪飞扬的险境中一骑突围的定格。那独行不羁傲然于世的俊逸风采,已经重重地烙在我记忆的深处。宁知道自己,"宁怎么样?"但是宁还是套这样问别人。没有人回答他,宁其实自己有答案,因为从周遭已有种种端倪,他的空间没有温情存在,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也只是最直接的回避,没有一个人会对他稍事敷衍,更别说安慰。可是宁不是寂寞的一个人,千万别把他想象成茕茕子立,至少我是他的朋友,至少还有伴随着他的摩托车。我是宁的朋友,绝对最真的朋友。虽然我不像他那样会沉溺于孤独,但是我们在一起却是两个人说话最多的时候,习惯沉默的他会在我的面前失守,不善言辞的我同样也会决堤。我们  相似文献   

9.
尹珊珊 《汽车生活》2009,(12):122-123
我有两个习惯,一个是不定期出走,另一个是在出走期间会在当地看一个电影。出走的日子里,我看过很多电影,我发现这些片子在旅途当中会有另一种意义。不管是好片还是烂片,我都牢牢地记住它们。这一次离开北京的时候,我在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跟特点,开车也是如此!驾驶习惯的好坏与行车安全密不可分,更与你的爱车健康息息相关。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几个大多数人开车时的不良习惯,希望大家可以注意,让自己的爱车可以服役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英国人造就了英国车,他们既传统又不传统,进而也赋予了英国车双重的性格。这看似矛盾,但纵观百年,英国车最终还是在两个方向上都铸就了传奇。尽管近几十年英国车深受资本全球化的影响,但是它的灵魂始终都属于英国  相似文献   

12.
一个诞生在长桥的汽车品牌,如今在安亭开枝散叶。我不知道在英国还有多少人怀念着它,但在这里有许多人在呵护着MG最初的梦。  相似文献   

13.
正这个世界上有几十亿人,每个人有不同的活法,你不能说哪种活法对,哪种活法错。商业几千年的历史,有不同的角色实现了自己的商业价值,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制胜之道,没有一个公司的模式可以代表全部。所以,我当不了创业老师,讲的教训经验,都是700 Bike自己的,对其他公司、朋友最多算是参照,切勿模仿。从2014年底开始做自行车,在整整10个月里,我学会了7件事: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生长在闲暇都市的休闲人,成都的氛围造就了这个私车城,造就了爱车的我。 除了工作,汽车是我的一大爱好,每当在路上看到那些漂亮的酷车开过都会让我双眼冒出“可怕的绿光”。但是我自己爱车有一个特点,我更倾向于喜欢一些小巧的车,如MINI、甲壳虫等等,而对那些大排量的豪华车我似乎并不感兴趣。这个习惯就像成都人自己买车一样,大都不会买奢侈好车,而是以实用为主,购买一辆经济型小车代步。这一习惯也就造就了成都这个全国私家车保有量第三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你问我答     
《汽车导购》2005,(3):14
本人订阅贵刊已经两年之久,总体感觉贵刊办得很好,各个栏目都很实用。过多夸奖的话不想说,总觉得贵刊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车价表”栏目所刊登的车价一直以来都只有厂家指导价,该价格与车市实际交易价有较大差距。据我所知有的车型已经降价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几万元销售,有的车型在销售中有优惠、有回赠。我是有车族,想在今年内换车,十分关心车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不是新手     
《汽车杂志》2014,(1):52-52
“过去四年,共有5万名新领驾照人士因被记6分或以上而被注销了驾照”-这是一则英国有关新领驾照人士被注销驾驶证的新闻。由于英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安全记录最好的国家之一,它的很多经验都有值得我们参考的地方。英国的驾驶证记分制度,为持证人如在三年内被记满12分,便会自动被注销驾照6个月。但对新领证者有特别的“优待”-在领照后两年内被记6分即会被注销驾照,有关人士必须和初学者一样,经过再次培训和通过考试才能重新领取驾照。在英国含记分  相似文献   

17.
《汽车知识》2010,(2):76-77
<正>同样一款鞋,有的人穿个三年五载都完好如新,还有的人穿个三五个月就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刨除使用环境的差异之外,穿鞋的习惯和保养的频次都是影响鞋子使用寿命的关键。与穿鞋同出一理,轮胎的使用寿命也与驾驶习惯和日常保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还在乎这几个小钱,那么不妨纠正纠正自己的驾驶方式,并时不时地给轮胎来个保养。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人造就了英国车,他们既传统又不传统,进而也赋予了英国车双重的性格。这看似矛盾,但纵观百年,英国车最终还是在两个方向上都铸就了传奇。尽管近几十年英国车深受资本全球化的影响,但是它的灵魂始终都属于英国在德国车上,我看到的是未来在日本车上,我看到的是当下在英国车上,我看到的是历史体验英国的汽车文化,犹如打开它的历史,需要慢慢的品味。没有历史的沉淀,所谓的文化也就失去了打开酒塞缓缓进入鼻子的深深的香气。当你坐在酒吧,会发现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往往都是10年以上陈酿,这样才有回味的感觉。体验超过100年"陈酿"的英国汽车文化,就如同品味美酒,越是年头久,越是回味无穷,久而弥香。  相似文献   

19.
儿时的我对摩托车说不上是喜欢,只是很好奇,对于当时还处于童年的我而言,摩托车就是个庞然大物,它只有两个轮子却能带着人飞驰,让我觉得很神奇。那时由于人们都穷,能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都算得上是一件稀罕物,所以借给别人还要看情面才行。而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摩托车却从来就没有人借,一方面是会骑的人不多,另外由于那东西贵,谁也不好意思张口。村里骑摩托车的人只有顺喜叔,他是个照相的,脖子上老挂着一部不知什么牌子的相机。那时照相的人也不多,通常都是办什么证件时才照两张,再有就是学生毕业时照毕业相。每次看到他到学校照相时,一见他走开,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凑上去看他的摩托车,东摸摸、西瞅瞅,胆大的甚至爬上座位摁几下喇叭,嘀嘀声回响在校园,很是神气。  相似文献   

20.
我很顾家     
将仪表盘放置在了仪表台中央的位置很有特点,不过我还真不习惯。它的油门、刹车和方向都很轻,可是对于平时开惯了德系车的我来说可不太适应,还是更喜欢那种沉稳厚重的驾驶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