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鉴于铁路系统涉及专业层次多、专业间关系复杂,为了从全局角度梳理铁路技术体系,提出了采用霍尔三维模型构建铁路技术体系。通过引入时间维度以实现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及铁路技术规章体系中所涉及技术的统一表达框架,提出铁路技术体系对象维度的专业划分。通过对象维度、时间维度、流程维度、技术维度四个维度,结合霍尔三维模型实现铁路技术体系的系统化表达。梳理总结机车车辆技术、工务工程技术、通信信号技术、牵引供电技术、运输调度技术、客运服务技术、货运服务技术、地震预警技术。以机车车辆子系统中车体研究对象为例,进行了相关技术的对象维度、时间维度及流程维度的编码示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齐鲁乙烯扩建工程10#污水管线改造采用的HDPE管管线穿插技术和翻衬技术为例,介绍了该技术施工方法、管径选择及特点。应用表明,该技术更新旧管线技术先进、施工方便、速度快、费用低、社会效益好,是一种具有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中的通信传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正在运行以及即将投入运营的地铁、轨道交通线路中、运用了诸如PDH,OTN,SDH+AN,ATM DAS等为主要方式的通信技术,简要介绍了这些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设计、运用情况以主简单的技术比较。  相似文献   

4.
物流信息系统与物流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流管理是根据物流程重组的原则.对于物流活动所涉及的不同环节、不同于系统的协调管理,对于物流中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优化平衡;物流管理应用的技术范围很广,从内容上物流技术可分为三类,即物流硬技术、物流软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硬技术包括呼种物品在物流活动中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5.
车联网概念的横空出世,中国客车业找到了一片值得开垦并精耕细作的新大陆。 所谓车联网,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利支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给水管道在线不开挖敷设与更新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综述。通过对各种技术的比较,阐述了各种技术的适用性、局限性以及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在给水管道敷设与更新的工程中,对于选择在线不开挖技术方案,本文亦提供了较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英利  卢锐 《综合运输》2014,(12):90-91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简称《技术政策》)日前正式对外颁布,确立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应推广、鼓励和限制的70项主要技术,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技术支撑。早在1985年和1997年,交通部就曾发布过公路水路行业技术政策,有力支撑了公路水路交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持和参与了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大量重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得各级奖项。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运输系统技术、交通运输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交通运输模型与辅助决策技术、微观仿真技术等新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管理、物流管理与规划、集装箱运输、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等。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于90年代中期率先将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引入我国交…  相似文献   

9.
当今国内外盾构隧道防水技术比较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照国外若干著名盾构隧道的防水,防腐蚀技术,结合作者负责过的国内多项质构隧道防水设计的实践,对比国内外相关技术要求,技术措施的异同,探索尚待攻克的技术难点,展望盾构隧道防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中基于TDLAS技术基本原理,将TDLAS技术应用于天然气泄漏检测中,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固定反射式气体探测设备、旋转云台式气体检测设备、手持式激光气体遥测仪等应用方案,并通过不同种类检测设备的实验对比,结果显示在甲烷浓度较低时,激光遥测仪更灵敏。基于TDLAS技术的甲烷激光遥测仪具有响应速度快、无接触测量、检测灵敏度高等优势,能够提高检漏的安全性与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11.
对运输企业来说,节能减排不纯粹是一项技术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它包含着经营、技术.管理等各种物质要素和上至最高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各层面的人为因素,其成效好坏能体现出企业的综合管理素质。笔者认为.抓节能减排,必须经营、技术、经济三管齐下,共同着力。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输》2007,(7):90-90
民航总局空管局副局长吕小平表示,中国民航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总体战略目标是:为了适应中国民航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远景目标,满足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保证航空安全和运行效率的全面提高,通过全面建设高适应性的、大容量的、系统结构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航空管技术和设备体系,实现我国空管技术和设施装备的全面跨越式发展,为实施民航强国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地下工程与隧道》2009,(1):F0002-F0002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是国内首家轨道交通网络综合技术的专业研究咨询机构。公司具备国家甲级工程咨询资质,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科中心的挂靠单位。公司以前期规划、宏观战略、技术决策为研究方向,通过联合知名高校、设计院、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不断跟踪国际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前沿技术,搭建和构筑轨道交通技术的综合研究平台和研究基地,采用项目管理组织方式开展项目咨询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背景物流管理技术自80年代初期引进到我国以来,其应用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沉寂状态,究其原因,并非国人不识其中奥妙,而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缺乏由市场和企业机制推动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宏观经济环境与经济基础。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与现代经济发展、高效运输组织和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进步的有机紧密结合,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采用现代物流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和政府推进物流技术应用的积极性的提高,均是由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的。1、物流发展与科技…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嘉实多将在中国建成新的润滑油技术中心,中心将落户于上海浦东金桥高科技园区。 新的技术中心以尖端的润滑油研究实验设施,高水准的技术培训能力及高科技会议设备为主要特色,致力于为中国的汽车、航空、船舶以及工业等领域提供完善的润滑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也将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开拓运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地下连续墙技术起源于欧洲,其用途十分广泛,用于建筑物地下室、地铁、隧道、码头、防渗墙、挡土墙等。特别是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以及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筑基础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基础深度也越来越深,地下连续墙具有适用于复杂施工环境和多种地质条件的基坑支护工程,其整体性、抗渗性较好,对周围环境污染少,施工成本低廉等特点,因而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广州地铁三号线天河客运站为工程实例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运输经理世界》2014,(10):110-110
11月6日,汉马、星凯马系列新产品全国巡展来到安徽阜阳,350多名用户共同感受汉马、星凯马系列新产品的先进技术工艺。 集团公司董事长刘汉如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开会重在交流,让阜阳的朋友对我们的企业、产品、技术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西部交通科技》2009,(7):I0005-I0005
“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凝冰防治技术研究”日前在贵州省启动,共设立“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抗凝冰技术研究”和“凝冰路面损伤评估、防护及修复技术研究”两个课题,预计将于2012年3月份结束。该项目主要针对云贵川高原潮湿路面在冬天容易出现冻雨、凝冰而进行的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整套路面凝冰灾害防治技术,建立完整的应急处理措施体系,为交通管理部门采取道路交通管制、紧急交通疏导、临时清除凝冰等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蔡玥 《综合运输》2023,(1):116-120
国资平台公司的科研项目常具有一定的技术前瞻性和政策导向性;以某建设单位工程科研项目招标实践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判矩阵并对多约束因子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分析指出该科研项目应优先顾及建设单位的中、近期发展战略,成果以形成行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为代表;深入的理论研究成果虽可以拓展技术应用路径、深化技术发展前景,但长时效、行业竞争及可替代技术的出现等都可能构成较大的项目投入风险。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需要的现代物流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完善情况决定了奥运会主办国家的物流商业环境和物流文化。通过对以往几届奥运会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奥运物流的运作都是以先进的物流技术为基本手段的。奥运物流的基本活动包括关检、装载、运输、搬卸、仓储和配送,现代物流信息及服务技术和物流装备自动化技术为便捷的通关、高效的装卸、安全快速的运输、经济合理的仓储服务和及时高效的配送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持。所有这些说明,现代物流信息及服务技术和物流装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物流部门能够顺利地完成各项奥运物流任务,同时还保证了奥运物流服务的优质和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