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利用列车运行间隔进行铁路上跨桥防撞墙施工的方法已被严格禁止,利用线路封锁进行施工,铁路行车设备安全也不能完全得到保障。移动作业架封闭式施工技术解决了上跨铁路桥梁防撞墙施工难题,经苏州北环东延二期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有效实践,该施工技术在保证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根据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实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上的高速列车脱轨全过程分析,计算高速列车抗脱轨安全系数。在不考虑列车纵向冲击,仅考虑列车脱轨摇摆力作用下,推导出高速铁路桥梁防撞墙受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高速列车在设计车速下的抗脱轨安全系数为2.0以上,脱轨摇摆力为630kN,防撞墙所受到的撞击力为33 002.4kN。鉴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上的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完全有保障,且即使有意外情况发生,防撞墙亦无法防止列车脱轨后冲出桥面,因此,建议取消防撞墙。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条高速公路预制大空心板梁跨中腹板出现斜向裂缝,通过静载试验分析,认为裂缝成因主要与梁体预应力度不足以及防撞墙跨中处设置锯缝有关。为此,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防撞墙与边梁协同受力,防止类似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铁道建筑》2007,(12):I0003
题目作者期页题目作者期页桥涵设置粘滞阻尼器的大跨斜拉桥抗震分析……………………………………亓兴军李小军李美玲1(1)大型钢吊箱围堰的带荷载提升和下放施工技术………………………………………………陈宁贤吕贤良1(4)高路堤大跨度框架箱桥架空顶进施工技术……………刘鹏涛1(7)防撞墙施工中的模板安装………………………………董福祥1(10)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合龙工艺…………………吴必刚1(12)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刘曰飞许长青阴晓云1(14)铁路通用便梁(B型梁)架空轨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可压缩黏性流体的N-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为基础,考虑防撞墙对空压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对高速列车行驶时作用在有防撞墙铁路桥梁声屏障和箱梁翼缘板上的脉动力分布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列车车头驶入声屏障、经过声屏障中部区域和驶出声屏障时,声屏障各处脉动力时程曲线形式不同,脉动力沿声屏障高度的分布为先增大后减小,约在1/2声屏障高度处达到最大值;桥梁翼缘板上的脉动力峰值沿横桥向基本呈线性增大至防撞墙处;声屏障和桥梁翼缘板上的脉动力峰值与列车速度的平方呈线性关系.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脉动力峰值计算公式以及考虑脉动力的结构设计组合荷载.  相似文献   

6.
隧道衬砌防排水工序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衬砌施工缝处的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必将对其实体强度及后期运营造成巨大影响,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衬砌台车端头模板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是决定施工缝处混凝土强度、防排水质量是否合格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新建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在衬砌台车L型折页式端头模板的创新设计及施工应用的介绍,探讨衬砌施工缝处混凝土施工工艺和防排水的质量控制要点,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应的技术难题,施工效果显著,可为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焦冬梅 《铁道建筑》2012,(2):135-137
在铁路客运专线或高速铁路施工中,预制梁通常采用架桥机的架设来完成。在架梁结束前,遇到遮板的安装不能与架梁同时施工的问题,引起电缆槽和防撞墙施工工期延迟,特别是运架梁通道转场时,延误工期的问题更加突出。在架梁的同时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遮板的安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设计制作移动式旋臂电动遮板吊装机(以下简称遮板吊装机),改变了以往架梁结束后使用吊车安装或简易架安装的情况,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涪陵隧道防排水与衬砌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着重介绍渝怀铁路涪陵隧道防排水技术和大模板液压台车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主要环节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曲率混凝土葵形拱桥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天津市子牙河立交桥的工程实践,介绍大曲率混凝土葵形拱桥模板设计方案、拱圈施工段划分、拱圈施工顺序,以及拱部施工控制要点、防开裂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鉴于某高速公路预制小箱梁跨中腹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斜向裂缝,本文通过荷载试验结合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对其进行受力性能评估和病害成因分析,认为防撞墙锯缝设置不当是主要原因,可为同类结构设计和建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