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空调风管除霜性能开发过程,将总体性能分解到风管性能、玻璃近壁面的速度性能以及考虑温度的除霜性能。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在设计前期通过稳态分析控制风管的性能及速度性能;在设计后期通过瞬态分析评估空调除霜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空调除霜性能目标从部件到整车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依据富康轿车门护板衬板的定义及性能要求,分析进口衬板的特点,在国内外木质纤维板模压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东风汽车公司自身技术优势,研究、开发出一种轿车门护板衬板用新型木质纤维材料,实现了衬板国产化,国产的模压成型件衬板质量优一地进口衬板,填补了国内木质纤维板一次模压成型技术之空白。  相似文献   

3.
王明年  邓涛  于丽 《隧道建设》2018,38(8):1279-1285
为了获得隧道施工中风管出口到掌子面的距离(以下简称“风管距离”)以及风管出口风量对施工通风时间的影响规律,以郑万线机械配套施工的大断面高速铁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CFD数值模拟和多项式拟合数值分析方法对1D、2D、3D、4D(D为断面当量直径)的风管距离搭配2 000、2 500、3 000、3 500 m3/min 4种风管出口风量作用下的最少通风时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工通风时间受风管距离与风管出口风量2个因素的影响,通风时间t与风管距离x之间关系可以表示为t=ax2+bx+c的形式,且式中各项系数均可以通过多项式拟合表达为风管出口风量Q的函数,故研究可得出通风时间t与风管距离、风管出口风量间的函数关系式为t=f(Q)x2+g(Q)x+h(Q),同时运用该公式对向家湾隧道工程实例的通风时间进行预测。研究成果为郑万线隧道机械化快速施工通风时间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揭示的规律及所采用方法对类似隧道工程施工通风时间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汽车空调风道系统CFD研究与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祁照岗  陈江平  胡伟 《汽车工程》2005,27(1):103-106
基于对某种风道的CFD分析。对后风道和中心导风管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善了风量分配同时增加了总风量。分析结果显示改进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巍 《桥梁建设》2005,(6):44-47
结合缅甸几座大跨径桥梁设计,介绍钢桁梁桥设计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及钢结构复合防腐技术。此桥型可作为国内山区、特殊要求地区桥型方案选择、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复合非线性研究及合理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红茵  张贵明 《公路》2001,(12):41-44
通过运用结构的复合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极限分析理论,对国内一座在建的368m大跨径钢管混凝土中承式系杆拱桥进行了复合非线性稳定性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对该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肋矢跨比、钢管壁厚及混凝土标号等的设计合理性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保证较大尺寸车型的乘员舱舒适性,通常会增加一套顶蒸风管系统。由于顶蒸风管布置受到顶棚的空间限制,出风口位置风管方向与风口方向互为垂直的结构,风口位置会形成较大的风口空腔,气流进入空腔后容易形成涡流,会出现风口出风不均匀的现象,影响乘员舱舒适性。应用CFD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风口的风速分布,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出风均匀性,通过优化风管出风口结构,即在风口位置风管内壁设计凸台结构,达到提升风口出风均匀性的目的,进而改善乘员舱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派力奥轿车手动玻璃升降器传动轴花键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工艺试验。最后确定采用滚、挤复合工艺,不仅满足了产品质量要求,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9.
以青岛北客站项目场地“上杂散下软弱”岩土层为背景,在吸收国内垃圾填埋场地基处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站场范围非沉降敏感区地基采用灌注拌和料桩竖向联合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针对应用中的不足,在拌和料桩体成桩、上下桩体衔接等关键施工工艺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进一步完善了地基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杨立新  周振建 《隧道建设》2022,42(11):1930-1941
高原铁路某隧道斜井工区在通风方式选择上一直存在隔板式通风和风管式通风的争论。为给该斜井工区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首先,采用通风网络计算的方法,对2种方式的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和耗能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隔板式通风和风管式通风均能使作业面的风速满足设计要求。2)当斜井中2根风管直径为2.2 m时,在风机配置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是第2阶段还是第3阶段,隔板式通风在耗能方面明显优于风管式通风。3)当斜井中2根风管的直径略大于2.5 m时,风管式通风的耗能与隔板式通风的耗能相当; 继续增大斜井风管的直径,其耗能将小于隔板式通风。最后,对类似单斜井双正洞模式的施工通风方式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隧道长距离独头施工通风设备选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川  苟红松 《隧道建设》2014,34(5):408-412
良好的施工通风是长大隧道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也是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保障。以长大隧道独头施工通风方案节能环保理念为基点,通过对通风管的性能参数分析,得出施工通风风管选型对通风能耗及风机选型的影响,进而揭示出施工通风设备选型及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成本问题。分析结论表明:1)选择优质的通风管,避免对国外风机的盲目推崇,是当前施工通风中应值得重视的问题;2)与国内大型风机、风管生产企业联合,生产优质的国产隧道施工通风专用设备,使隧道施工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更为合理,是实现节能、环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玻璃升降器的升降基准线对指导车门导槽、车门玻璃、车门玻璃密封条的设计以及玻璃升降器系统玻璃升降的平稳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玻璃升降基准线的设计方法,并简要介绍了该设计方法产生的原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并联风管对2个开挖面同时进行送风时,隧道施工通风系统中风管三通设置的位置对风管出口风量的影响较大,利用理论计算得出主风管与分风管直径的比值是分风三通设置位置对开挖面风管出口风量影响的关键因数,围绕着理论计算结果例举3个工程算例及1个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得出合理选择分风三通的位置来提高风管出风口风量的方法,为采用分风三通的施工通风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麻纤维板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比较了麻纤维板和玻纤板在10个测试项目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麻纤维板在隔热性、阻燃性、烟密度、弯曲强度、剥离强度和VOC方面有优势,玻纤板在吸声性、吸水性方面有优势。综合考虑,麻类等天然纤维在汽车内饰件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20,(1)
特长公路隧道单斜井辅助正洞施工的通风研究较多,双斜井设计并不多见。以宝坪高速秦岭天台山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理论计算对比分析了压入式通风(普通风机接力和超大功率风机)和巷道式通风方式的优劣,讨论了不同风管直径对通风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巷道式通风方式的风机和风带的一次性投入和运营电费均比压入式通风方式低,普通风机接力的一次性投入最大,但运营电费要低于超大功率的风机;风管直径对通风阻力影响大,但过大的风管直径会导致风机选型风压和风量不匹配,考虑实际情况,推荐风管直径为1.8m。研究结果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半固化纺织绵毡、麻纤维板、PP和PU等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复合基材在汽车内饰顶棚方面的应用情况,研究、对比了各种基材顶棚的吸音性能等各项物理、力学综合性能,着重介绍了PU基材顶棚的各项性能指标,并与某合资品牌车型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各类车型汽车内饰顶棚基材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可靠性是玻璃升降机设计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介绍了某双轨式玻璃升降机的基本结构以及受力状况,对原设计机械结构进行非线性强度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的失效情况相符,对机械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和重新计算,表明新设计能有效降低局部应力,提高升降机的强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SEC-DECK为东南大学提出的双层异质复合铺装结构,其铺装上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铺装下层为环氧沥青混合料,在国内二十多个钢桥中得到成功应用.系统介绍SEC-DECK的铺装结构组成、性能、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状况,供国内同行桥面铺装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镭射 《上海汽车》2006,(1):13-13
GE于1930年成立塑料部,1958年推出商品化的LEXAN树脂,并开创了服务于汽车工业的现代热塑性塑料工程时代。GE-塑料集团的产品应用广泛,其汽车业务覆盖全球。近50年来,GE-塑料集团以“轻巧、经济、安全、环保新技术和绿色新主张”领引世界汽车塑料潮流,在车身壁板与车窗玻璃、照明、外饰及附件、构架及内饰、发动机部件五大领域凸现优势,并为高性能汽车聚合材料建立了全球标准。目前GE-塑料集团在中国设立四个分支机构,总部位于上海,计划进一步投资中国汽车产业的复合产品、材料、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应用开发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画线车用反光玻璃微珠喷枪的功用、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喷枪的设计合理性,并提出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