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路面基层作为面层下的承重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常用的路面基层包含石灰稳定土基层、水泥稳定土基层、二灰稳定土基层、级配碎石基层等等。而二灰稳定土由于具有较高的路面承载能力且相对较为经济而经常被用作中、低交通量道路的路面基层或底基层。  相似文献   

2.
以路表弯沉、基层层底拉应力、底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考核指标,以基层厚度、模量和底基层模量为考核因素,采用正交方法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针对每种路面组合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进行力学计算并得出结论:基层厚度越大,路面力学性能越好;三个因素对路表弯沉和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排序为基层厚度〉基层模量〉底基层模量,对底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排序为基层厚度〉底基层模量〉基层模量。经综合考虑可得到每个设计参数的最优取值。  相似文献   

3.
某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基层采取天然砂砾、底基层采取水泥稳定砂砾土.重点针对该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基层施工环节进行探讨,系统地总结出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法,同时提出了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水泥粉煤灰稳定风积沙碎石用于沙漠公路半刚性基层的可行性,开展室内外试验研究。首先,对水泥粉煤灰稳定风积沙碎石基层混合料开展室内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其次,设计全断面掺风积沙、基层掺风积沙、基层与底基层掺风积沙和未掺风积沙的4种路基路面结构形式试验段,将满足要求的风积沙基层混合料应用于试验段,并埋设传感器监测在一个冻融循环过程中各结构内温度、水分、应变、土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结构层内温度和水分变化与基层风积沙掺量无关;风积沙掺量对基层竖向应变影响大于横向应变;路基土的压力变化受底基层影响大于基层。监测水泥粉煤灰稳定风积沙碎石基层数据可为沙漠公路半刚性基层设计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限元的方法构建三维沥青路面模型,研究3种典型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柔性基层和复合式基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压应力、竖向压应变、剪应力和弯拉应力等的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强、变形小,但其基层和底基层层底的弯拉应力较大;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最大剪应力较小,但整体变形较大;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由于铺设了柔性过渡层,力学响应介于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6.
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结构设计受控于半刚性基层层底的拉应力,通过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路面设计参数对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得出不同参数下的路表弯沉、基层层底拉应力及底基层层底拉应力,并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基模量对路表弯沉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和面层厚度,底基层模量是改善基层层底拉应力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它的增大,基层层底拉应力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结构设计受控于半刚性基层层底的拉应力,通过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路面设计参数对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得出不同参数下的路表弯沉、基层层底拉应力及底基层层底拉应力,并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基模量对路表弯沉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和面层厚度.底基层模量是改善基层层底拉应力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它的增大,基层层底拉应力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8.
根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BISAR 3.0软件为计算工具,分别计算出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在0.7MPa、0.84MPa、1.0MPa的轴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出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路表弯沉、面层和基层的受力状况,对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疲劳性能进行总结。通过分析认为:在特定的超载水平下,半刚性基层更能适应交通荷载的超载情况。  相似文献   

9.
贫混凝土基层属于刚性基层,首先由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一起形成由刚性到柔性过度的一种完整的基层体系,其次在所有基层种类当中强度最高、承载力最大、抗冲刷能力最强的基层,可防止路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错台,能够弥补路面结构层厚度不足造成的路面早期破坏。是目前强度最高的主要高等级路面基层,目前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上基层的结构层,具有高强度及最佳的抗冲刷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半刚性基层具有强度高、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好、刚性较大等优点,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半刚性材料基层和底基层。结合这一背景,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形成机理,并从针对半刚性基层材料、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间设置应力吸收中间层两方面提出了防治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路面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石灰稳定土基层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承载力好以及施工方便,是目前各级道路基层施工的主要类型之一。使用石灰稳定土基层作为路面基层,对于提高路面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石灰稳定土基层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公路建设中采用半刚性基层建成的公路都多少存在着裂缝的产生,由于基层受到半刚性材料本身的干、温缩的作用。干缩过程中,基层表面的混合料水分损失先于内部,所以干缩产生于基层顶面一定厚度范围内;基层顶面直接受温差变化的作用,而基层底面受底基层保护作用,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因此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基层顶面所受温差变化作用要大于基层底面,温缩也开始于基层顶面。因此,无论干缩还是温缩,所引起的裂缝都是从基层顶面开始的。初期的干、温缩引起混合料收缩产生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板体早期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耐久性沥青路面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各因素对耐久性沥青路面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的影响,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确定了计算参数,通过正交设计法安排参数组合,计算混凝土基层底面的荷载应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基层底面荷载应力随沥青面层厚度增大总体呈减小趋势,但减小幅度不大,随基层厚度增大而减小,随基层模量增大而增大,随地基模量增大显著减小,面层模量变化对基层荷载应力几乎无影响;置信概率为95%时,对基层荷载应力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地基模量、基层模量和基层厚度,当置信概率为90%时,地基模量、基层模量、基层厚度和面层厚度影响的显著性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14.
从结构组合形式、结构特点及适用性等方面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与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及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刚柔兼具、受力合理、造价适中。指出我国由于对半刚性基层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目前应优先发展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5.
透层把低粘滞度的液体沥青喷洒在粒料类基层以及各种水泥稳定、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和石灰稳定基层上,实质透入基层表面,从而使得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粘结力增加、基层表面的空隙填塞住、把基层表面可能松散的集料结合在一起,这种预先处治就成为透层(prime coat)。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界面处治层主要有沥青路面的透层、粘层、封层,无论  相似文献   

16.
钟伟明 《北方交通》2022,(1):74-77,82
为分析荷载作用下不同类型沥青路面的受力特点,选取半刚性基层、柔性基层、复合式基层、倒装结构、再生基层五类典型沥青路面结构,采用壳牌设计软件BISAR3.0,基于动态模量等参数进行力学响应及疲劳特性分析.结果 表明:整体上,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各项力学响应具有明显优势,且整体疲劳寿命最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优缺点明显;路面...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沥青路面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复合基层合理结构,利用BISAR程序,通过变化面层厚度、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厚度,对复合基层沥青路面进行结构内力响应分析,并建议设计参数。同时,对重载作用下复合基层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计算不同轴载作用下,路面各层底应力、各结构层的顶面压应力及层面剪应力,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半刚性基层是采用水硬性材料(又称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各种集料和土类.并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路面基层结构: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结构称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强度和刚度较高、路面平整度好、噪音低,行车舒适、易于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工程投资较低、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设计.施工及半刚性基层材料自身原因导致路面开裂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深入了解半刚性基层特性及半刚性基层路面裂缝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半刚性基层模量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的半刚性基层模量,采用BISAR3.0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分析了面层竖向应力、面层底面及基层底面拉应力、路表弯沉、表面剪应力最大值产生的位置,以及随半刚性基层模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过大的基层模量,会导致路面车辙,发生剪切破坏、基层开裂,降低面层的疲劳寿命,但过小的基层模量又不能形成足够的强度;综合分析认为,基...  相似文献   

20.
半刚性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重载适应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路面力学APBI程序为计算工具,对重载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力学响应对比分析,研究路表弯沉、路面结构各层次(包括路表、面层、基层、底基层)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半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的重载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半刚性基层与柔性基层结构的合理优化组合,实现两种路面结构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