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寅纪 《船艇》1999,(7):21-23
由斯蒂娜油轮公司(Ste—na Bulk)的康考迪尔海事机构(Concordia maritime)设计的新一代V—马克斯(V-Max)VLCC最主要的特征为双尾型、低干舷、加肥的型宽和保证安全要求的高冗余度。  相似文献   

2.
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是舰船总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为安全、高效、舒适、愉悦。首先,总结舰船人—机—环系统的典型特征:长期航行条件下作业环境恶劣;任务复杂、种类多、人力需求量大,对人员协作程度要求高;人机界面信息繁多,舰员的脑力认知负荷高。然后,将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的技术体系划分为人机协同、人环协同、人—机—环特征评价和人机工程仿真4个部分,按照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的技术发展脉络,即在舰员人体基础特性研究、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总体设计应用、舰船人—机—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等相互迭代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海军人力系统集成(HSI)专业工程实现全舰系统的最优化,分别阐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根据技术体系划分,对我国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别采用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模型和考虑附加水质量的等效桩模型,对三维平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等效桩模型的动力响应结果要大于考虑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模型。分别采用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的三维分析模型和简化模型计算平台的固有频率,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对简化模型进行了频率修正,提出修正系数关系曲线。这种方法节省计算时间,提高计算精度,可为海洋平台的振动特性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运管理》2011,33(10):3-3
2011年9月17日,锦江航运的青岛——日本穿梭航线顺利首航。这是锦江航运首条外港航线,也是锦江航运“走向全国,走向亚洲”的重要一步。青岛——日本穿梭航线是锦江航运在巩固“第一个圆心”(以上海为圆心,向日本关东、关西、关中辐射)的基础上,启动的“第二个圆心”(以日本为圆心,向我国沿海港口以及华南、华北辐射)布局。  相似文献   

5.
《船艇》1990,(11)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发明一种 Co—Ni—P 镀液,使用该镀液在常温条件下用常规刷镀的方法可获得非晶态镀层。Co—Ni—P 镀液含有 Nb 添加剂,它能显著  相似文献   

6.
《船艇》1991,(8)
一种新型 TCR——100探鱼仪,日前在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研制成功。这种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探鱼仪,既可探测发现鱼群,又可测计船舶的航速与航程,还可测量海水的温度和深度。它不仅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探鱼仪器,而且还可派生用于船舶导航、水下打捞等。  相似文献   

7.
港口的合理定位对宁波—舟山港的发展至关重要。宁波—舟山港的发展有着优越的港口资源优势、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较便捷的集疏运网络的支撑,同时还有着相关政策的支持,发展前景良好。然而,针对来自上海港等周边港口的竞争,宁波—舟山港有必要采取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尝试港口多元化经营、加强集疏运交通建设、加强港口环境治理等措施,并根据港口自身的特点定位为上海南翼集装箱干线港、特色能源中转港和环保生态港。  相似文献   

8.
舰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舰船是一个典型的、庞大的、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舰船设计的环节之一是如何使舰船及装载其上的大量仪表、设备适应人的特性,亦即处理好人和环境的相关、人和设备的相关,以及人和信息及其控制的相关。由于有关人(生理和心理)的内容属医学卫生工程范畴,过去同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结合较差,舰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和运用还不充分。以往的工程实践表明了开拓和加强这一综合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星站差分GPS——StarFire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RTK和星站差分GPS——StarFire系统的各自特点及在航道维护观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铁路推出的陆桥国际集装箱运输产品之一的80204次天津—二连浩特—乌兰巴托 (往返 )集装箱班列 ,满载49车国际集装箱从天津港开出 ,在二连浩特站办理完海关手续后顺利开出国门 ,这标志着亚太经社会泛亚铁路北部通道之一的天津—二连浩特—乌兰巴托集装箱示范班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吕岩松  吴梵  张二 《船舶力学》2019,23(4):448-454
加肋锥—环—柱结合壳是潜艇耐压艇体柱壳与锥壳连接的一种优越的结构形式,它能大幅度降低结合部的应力峰值。该文通过两个精车模型和三个大比例钢制焊接模型的静水外压试验,研究了加肋凸型锥—环—柱结合壳模型的应力分布和组合壳的极限承载能力。通过对应力分布和模型破坏模式的分析,指出加肋凸型锥—环—柱结合壳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球面舱壁以其较高的容重比和材料利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潜深潜器中,球—环—柱组合型式的球面舱壁结构形式简单,力学性能清晰,建造工艺难度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为了研究球—环—柱组合型式的球面舱壁结构在均匀外压下的应力强度特性,[方法]结合壳体控制方程,建立适用于球面舱壁结构强度计算的Riccati传递矩阵法,在此基础上讨论球壳半径、过渡环半径、边界刚度等参数对球—环—柱球面舱壁结构强度的影响;结合工程应用,初步提出能表征球面舱壁几何形状和力学特性的扁平度概念,研究其对结构强度的影响作用,并给出扁平度的建议取值范围,在此范围内,环肋柱壳对球—环组合壳形成的力学约束可近似认为是简支约束。[结果]研究表明,当球—环—柱组合型式的球面舱壁结构的扁平度取值为0.5~0.6时,应力强度性能良好。[结论]所得结果可为球—环—柱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游艇业》2009,(6):19-19
意大利知名超级游艇制造商圣劳伦佐近期下水了该公司的旗舰型号40 Alloy—iBoat,该艇长达40米,宽7.90米,是该公司高速铝制艇系列“圣劳伦佐40 Alloy”的第三艘成艇。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宁波市政府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尽管受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等不利因素影响,今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增速有所减缓,但仍然保持稳步增长,集装箱吞吐量预计11月份可突破10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15.
江西航海仪器厂继研制生产出 SWC—1至 SWC—4经济型机床数控系统之后,最近又试制成功 SWC—10型数控系统。该系统具备南斯拉夫 PNC—40的全部功能,为点位  相似文献   

16.
冯昌海 《航海》2011,(5):74-75
IMO将SART(雷达应答器)改成“搜救定位装置”,后者不仅包括原来标准的SART.还新增加了新标准的AIS—SART,无论SART还是AIS—SART均符合船舶配置要求。本文以国产NAS-100。型AIS—SART为例,简要介绍AIS—SART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中船总公司七○四研究所设计、江苏泰州海光机械厂试制的 CZ—120/30—A 型船用电动空压机于一九八六年四月在江苏泰州通过技术鉴定。该机是新型的 CZ—240/30型船用中压压缩机的改型系列产品;该机是在总结了我国国产船用空压机的经验、吸取  相似文献   

18.
对平均粒度为60μm的Fe—Ni—Cu—C合金粗粉注射成形坯进行了热脱脂,用差热分析仪测定了粘结剂各组元的DTA和TGA曲线,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热脱脂工艺。结果表明:对于石蜡基多聚合物粘结剂体系,采用分步热脱脂,有利于维持坯体形状;热脱脂的升温速率对脱脂坯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根据加肋锥—环—柱结合壳加工建造过程,分析其中可能产生初始几何缺陷的环节和关键因素。同时参考现行规范,根据大量环肋薄壳结构的建造经验,分别对肋骨与壳板初始几何缺陷的形态进行分析,并与已建模型存在的初始几何缺陷测量值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建造经验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锥—环—柱结合壳初始几何缺陷主要因肋骨与壳板的角焊缝及壳板之间的环焊缝产生;具有不同半波数的肋骨初挠度以及壳板凹凸度等为典型的初始几何缺陷形态。所得结果可为后续探寻初始几何缺陷对锥—环—柱结合壳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船艇》1986,(12)
大连造船厂研制的 GC—200Z型车式、GT—150Z 型兔式、GF—600D 型臂式仿形三种轻便自动气割机于今年8月31日在大连船舶工业公司主持下,通过了技术与投产鉴定。参加会议的有大连市科教委、经委、大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