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深入的事故数据分析,研究行人在与不同类型乘用车碰撞中的AIS 3+伤亡风险,采用仿真分析研究乘用车前部结构对行人损伤和致伤因素的影响。以市场上的128款乘用车作为样本,比较了轿车、运动型多功能车和微型厢式车前部结构的主要几何尺寸;基于详尽的行人事故数据,统计分析了各类乘用车-行人事故中的损伤分布和严重性,确定了车辆碰撞速度与行人伤亡风险的关系;利用多体动力学模型,分别在20、40和60km/h的碰撞速度下比较了不同车型的行人头部碰撞条件。结果表明:乘用车前部几何形状对行人头部动力学响应和损伤风险都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乘用车更好地制定行人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客车与行人碰撞造成的行人伤亡不容忽视。为预防这类交通伤害,该文研究了大客车与行人碰撞中的行人运动响应及损伤参数。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基于某客车前部结构的计算机仿真模型;根据行人步态参数、大客车前部结构参数和不同碰撞条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行人初始姿态及客车前部几何特征决定了碰撞后行人旋转方向及抛出形态;碰撞速度超过40 km/h时,大客车对行人易造成致命性伤害。限制大客车行驶速度,均匀降低大客车前部结构刚度,以及在保证客车通过性前提下减小大客车前部离地间隙,这3种方法可以降低行人伤亡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侧面可移动变形壁障碰撞(AE-MDB)与侧面柱碰撞中假人损伤情况,本文选取同一纯电动A级轿车,分别进行AE-MDB与侧面柱碰撞试验,对驾驶员位置的WorldSid假人的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侧面柱碰撞中假人头部损伤更大;但AE-MDB中假人的胸部肋骨压缩量、腹部肋骨压缩量、耻骨合力更大.同时,相比于侧...  相似文献   

4.
基于轿车-行人事故重建的行人颅脑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深入的轿车-行人事故调查研究建立了行人事故数据库,挑选了其中12例轿车-行人碰撞事故,运用轿车-行人碰撞多体模型进行了事故重建.根据其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运动学参数与行人颅脑损伤的相关回归模型,求得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轿车-行人碰撞速度与头部碰撞时间、头部碰撞相对速度、行人抛出距离以及头部损伤HIC值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速度限制和改进汽车前部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人头部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5.
苏成谦  吕振华  张群 《汽车工程》2007,29(11):964-969
以国内某新型轿车为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侧面碰撞的整车建模技术、移动壁障建模技术、仿真计算方法和结构耐撞性分析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整车模型的有效性。侧向耐撞性分析以结构变形响应特性为主,包括结构变形能、变形量、变形速度等,运用碰撞响应时序图综合分析了碰撞力、假人损伤和结构变形等多项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形成一套适合于轿车侧向耐撞性分析与设计验证的CAE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汽车碰撞行人的动态响应,使用了一个经过验证的行人数学模型,模拟碰撞事故中行人的动态响应,比较了行人模型的运动学响应及真实实验,计算了头、胸、下肢等人体各部分与损伤相关的参数,对汽车前部优化设计, 以减轻对行人的伤害,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许伟  杨济匡 《汽车工程》2008,30(4):291-296
采用汽车-行人多刚体动力学模型,模拟行人与汽车碰撞中人体的动态响应过程,并计算头部与风挡玻璃碰撞接触瞬间的方位、速度和角速度等运动参数;然后将这些参数输入到先前建立并验证了的行人头部有限元模型HBM-head中,模拟头部与风挡玻璃和A立柱的碰撞过程,并分析与损伤相关的生物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结合多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的虚拟实验技术可进行碰撞事故重建和损伤机理分析,模拟颅骨骨折,计算分析颅骨在冲击载荷下的应力,并确立骨折损伤与应力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为降低行人头部损伤风险,改进轿车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车碰撞事故仿真与行人保护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PC-Crash软件建立了行人汽车碰撞模型.综合考虑人车碰撞过程中行人身高、步行速度、车速、人车碰撞位置等因素及其统计特征,利用Matlab软件随机生成行人与汽车碰撞工况作为PC-Crash行人汽车碰撞模型输入,进行了大量的仿真,总结出事故发生后人体头部与车体前部碰撞点的分布规律,为汽车在行人保护设计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IDA轿车为例,应用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瞬态动力响应以及速度、加速度、碰撞能量吸收等参数的时程曲线,展示了螺纹剪切变形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曹立波  危海烟  张冠军  杨济匡 《汽车工程》2006,28(11):976-979,984
建立了汽车与行人碰撞的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改变汽车前部结构参数,分析其改变对行人膝关节损伤的影响,从而得出各结构参数使行人膝关节损伤较小的优区间,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分析,提出了对行人膝关节损伤较小的汽车前部结构。通过与事故统计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