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时代给电商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课程思政的新型教育模式下,教师需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便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 .介绍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教育改革之际,《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教育并行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该课程"智慧教育+课程思政"的混合教学设计的创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当前教育之根本。城市轨道专业英语,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提升培养学生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应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现育人功能。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专业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挖掘思政元素、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以《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课程中单边多层码垛项目为例,提出一种课程思政课程设计,将思政融入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践行课程思政,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4.
“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为了更好地实现“盐溶于水”的思政教学改革,课程负责人在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构建以“中国基建技术自信、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价值链,打通思政与专业之间的壁垒,突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自信和现代建筑的技术自信等价值引领,让学生感到自己专业学习和进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工程项目与课程教学的产教精准对接,促进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水乳交融,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同时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新教育理念,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可以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文章选取高等数学课程中导数及其应用教学模块,分别针对每一部分的内容,深入挖掘可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从而实现高等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长征铸就了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铸就了百折不挠,坚持革命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长征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心系民族,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铸就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回归;铸就了一曲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充分挖掘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本文从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将长征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探讨应用型民办院校英语口译类课程思政融入,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从而满足课程思政需求。提出从教学设计、自编教材和教学评价三个维度进行思政融入。以广东省某民办高校英语口译类课程为探索对象,以期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培养具有良好专业能力和思政素养的英语口译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次创新,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是高校构建全员育人格局的内在需要,是互联网信息时代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鉴别能力的关键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高校加强课程设计、丰富授课方式、创新评价模式、培养教师队伍,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观和工作观,是对思政课程教育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进一步探讨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度和关联度,发掘课程中蕴含的安全教育、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科技报国等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能够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对学生开展正确的价值引领,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思想觉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正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高职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可从进一步明确价值塑造目标、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融入思政教育、利用第二课堂,开拓"课程思政"教育平台这三方面把思政教育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