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北美地铁车辆碰撞设计标准,研究车辆碰撞时能量吸收区的工作机理和能量分配数据.首先,归纳吸能区设计、计算和试验的基本技术路线;其次,建立了车辆吸能区碰撞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依据ASME RT-2:2014标准中提到的车辆碰撞速度和车辆状态条件,分析得出了吸能区碰撞过程的速度、加速度等的分布规律;最后,采用实际碰撞试验的方法验证吸能区的实际加速度数值,对比与计算模型的一致性.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得出碰撞吸能区可满足美国地铁车辆标准的结论,可以进行产品的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
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轴向压皱的圆管可以用来吸收能量。提出了一种由圆管组作为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结构折方法,并用动态渐近屈曲的理论分析了这种结构的力学性能,同时还研究了这种装置的吸收特性。碰撞保护结构的吸能量与车辆实际碰撞部位以及碰撞安全保护结构的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室内停车场碰撞事故的伤害问题,提出了停车场防撞带的设计,建立有无防撞带的车辆碰撞模型,并对长方体防撞带与波浪形防撞带进行性能分析比较,运用LS-DYNA软件对车辆、防撞带以及墙体碰撞进行仿真模拟。得到防撞带和车辆翼子板的等效应力分布和能量转化情况,证实了防撞带能有效减少车辆的损害程度,且长方体防撞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防撞墙是桥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防止汽车驶离公路、确保车辆和乘客的安全以及防止事故所造成的损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运用ABAQUS建立了碰撞体模型,对汽车—防撞墙碰撞的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有限元模拟中以碰撞速度、加速度和碰撞能量作为研究变量,并制定了时程曲线,研究不同撞击位置下防撞墙的破坏过程,验证此种装配式混凝...  相似文献   

5.
结合HYPERMESH和LS-DYNA,对护栏、道路以及车辆碰撞模型体系进行整合,最终建立起完整的碰撞模型体系.由LS-DYNA对不同的护栏设计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各个试验中的车辆行驶轨迹、车辆速度、加速度、车辆与护栏的位移、碰撞模型体系的接触界面力、碰撞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等效应力以及塑性应变等,并使用LS-PREPOST对这些数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所有试验结果,结合护栏选择原则,得出了护栏设计方案中最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对车辆与行人碰撞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车辆与行人碰撞的特点,利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和软件,建立车辆与行人碰撞的多刚体模型,并对车辆碰撞速度对行人伤害的影响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得出车辆碰撞速度对行人伤害的原因和规律,从而为车辆与行人碰撞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交通事故中汽车的碰撞问题,运用动量守恒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着重研究了汽车追尾碰撞情况下,汽车碰撞前部主要的结构吸能的优化方法。基于非线性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在车辆的前纵梁部分薄壁梁表面开矩形吸能孔的可行性,取得了优化的薄壁梁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得到的优化模型进行了保险杠碰撞的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科技动态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科研项目取得成效 贵州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组合道路标线 汽车碰撞能量吸收器“碰撞”成功 美国:提议车辆必须配备轮胎气压监测系统 本田公开车用冲撞躲避方向盘辅助系统 TCL推出全球首款对汽车进行智能管理的手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列车吸能系统空行程对列车碰撞吸能的影响,以某地铁车辆为研究背景,分别采用一维能量分配方法及三维整车碰撞模拟仿真方法,建立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一辆地铁列车以25 km/h小时速度撞击相同静止列车的分析计算,研究吸能系统空行程对整车碰撞吸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能系统空行程越大,列车对车辆前端主吸能单元吸能能力要求越高,对头车二位端中间吸能单元吸能能力要求越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用于高速公路临时定点作业和机动养护作业的碰撞缓冲安全装置。研究高速公路移动养护车辆的碰撞特性。碰撞主要的结构吸能是碰撞缓冲安全装置和车身的保险杠。文章基于非线性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的吸能部件的碰撞力学分析,提出碰撞缓冲安全装置的适用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结构的缓冲装置具有较高的吸能率,该系统通过塑性变形能来消耗冲击能量,当回弹发生后整个吸能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11.
汽车肇事事件涉应正面碰撞概率极大,通过对正面碰撞的形式、机理的研究,应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对分析和防止车辆事故及其减轻损害程度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使车辆碰撞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能够及时报警和施救,将声音识别技术应用于交通事故的检测和报警。采用声音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通过试验搜集车辆典型碰撞声、自然界雷声、喇叭声等多种交通复合声音信号。使用Matlab工具,对采集的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无干扰、有干扰以及不同车速和不同角度碰撞时的3类声信号特征进行频谱分析。分析表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的车辆碰撞声信号频率远远高于其余两类状态,完全可以通过提取车辆碰撞声音信号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缆索护栏碰撞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力学过程,影响其动力反应的因素很多。碰撞后的护栏系统如横梁、立柱、地基的变形情况以及碰撞车辆的变形、运动轨迹、倾覆等情况也极为复杂,而且有很大的随机性。根据缆索护栏的受力特点,对碰撞过程进行适当的假设,建立车辆与缆索护栏碰撞的简化计算模型,可为高速公路护栏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利用碰撞车辆的车身变形计算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变形能,进而建立汽车碰撞速度计算模型,并利用VB语言编制了仿真计算软件,实现了对汽车二维碰撞前后速度的仿真计算。通过对实际案例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8):162-163
根据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经验公式,利用Visual C++6.0对三种典型汽车碰撞进行了碰撞前行驶速度测试,并通过在具体交通事故实例中的应用,验证了该软件的可行性。作为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有效的辅助工具,为交通处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6.
汽车肇事事件涉及正面碰撞概率极大,通过对正面碰撞的形式、机理的研究,应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对分析和防止车辆事故及其减轻损害程度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合依托工程,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综合城市快速路桥梁交通流状况,按照规范要求分别确定出桥侧护栏和中分带护栏碰撞条件。经过研究确定:桥侧护栏防撞等级为SS级,防撞能量为520kJ,其碰撞试验条件组合为小型车采用1.5t小客车以100km/h的速度和20°的角度碰撞护栏、大型车采用18t大客车以80km/h的速度和20°的角度碰撞护栏;中分带护栏防撞等级为Am级,防撞能量为160kJ,其碰撞试验条件组合为小型车碰撞采用1.5t小客车以100km/h的速度和20°的角度碰撞护栏、大型车碰撞采用10t大客车以60km/h的速度、20°的角度碰撞护栏。研究表明,基于该碰撞条件设计验证的护栏,能够有效防护失控车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交通规范、高速公路跨线桥交通事故的特征及高速公路跨线桥现有的安全问题,提出适合高速公路跨线桥的碰撞试验条件和评价标准.探讨了碰撞等级、碰撞车型、碰撞车辆的质量、碰撞速度及碰撞角度等试验条件的确定.根据跨线桥交通事故的特征和车辆乘员安全等要求,提出相关碰撞试验的评价标准,为开发跨线桥护栏和实车碰撞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速公路立交入口区域车辆行车特征,提出了碰撞危险指数概念,考虑了碰撞可能性系数、碰撞车辆速度差、目标车道跟驰车辆在碰撞时的速度、加速度、前后车辆间距5个因素,将入口区域车辆可能发生的碰撞行为分为5种情形,研究了5种情形的发生条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针对不同的主线车辆运行车速、车头间距和匝道驶入车辆运行车速...  相似文献   

20.
汽车碰撞交通事故发生时,人体各个部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人们通过事故统计、生物力学分析等途径试图更加深入了解事故发生时人体受伤害的过程,以便对车辆的安全性能做出相应的改进,降低事故发生时人体受到损伤的程度.颈部的伤害是车辆发生碰撞时人体较易发生的伤害之一,通过对碰撞发生时颈部运动分析,从实际人体结构及试验用假人结构等方面着手,结合实车碰撞试验的具体数据,力求更加清晰地了解颈部伤害的过程,为进一步的试验分析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