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旧水泥路面薄层沥青罩面结构层间剪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G104徐州机场路改造工程,利用ANSYS三维有限元计算工具,对薄层沥青罩面结构进行层间剪应力分析,从而为罩面结构组合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加铺层被广泛地应用于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养护,以改善路面性能和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但所设计的沥青加铺层仍会受到其下部结构层内原有裂缝的影响,即在外部荷载作用下裂缝附近的沥青加铺层底部产生应力集中,易形成反射裂缝,这严重影响着罩面层的使用寿命。应用疲劳断裂力学知识对裂缝在罩面层扩展的过程进行分析,供设计罩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斜面剪切试验及拉拔试验研究了旧水泥路面表面最佳凿毛方式,优选了层间黏结材料,采用动态剪切试验,优选了薄层罩面的沥青,最后对比了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旧水泥路面表面刻槽对薄层罩面层间抗剪强度提升效果最优,最大可达0.92 MPa;水泥面板表面铣刨构造深度不均匀时,黏层沥青优先选择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抗拉强度可达0.73 MPa~0.8 MPa;从车辙因子、相位角、混合料性能方面比较,旧水泥路面薄层罩面优选材料排序为: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橡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Novabinder改性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沥青面层、夹层和旧水泥混凝土板结构的最大剪应力、主应力和等效应力的分析,研究组合结构体系的受力模型和应力水平,这对于有效分析"白加黑"路面结构受力情况,选择沥青加铺层结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的损坏问题,设计了复合试件,进行了层间浸水及冻融直剪试验.通过路表水-车轮-路面系统模型,发现动水压与车速的2次方成正比,当行车速度分别为80,100,120 km/h时动水压分别为0.246,0.385,0.554 MPa.试验表明:浸水时间越长层间结构越容易发生破坏,24 h浸水、48 h浸水试件分别比未浸水试件的强度降低了50%,64.6%;层间静水的冻融作用可导致层间结构强度降低,冻融后的试件比未冻融的强度降低了58.8%.总之,层间水的动压、浸浴及冻融作用削弱了层间的粘结强度,最终将导致加铺层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层间滑移破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沥青路面基层和面层滑移破坏进行的实地调查,应用有限元计算了路面层问的剪应力,并采用路面材料剪切仪进行了室内的层间剪切试验,研究了沥青路面的层问抗剪切能力,分析了导致路面结构层层问滑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试验对双层摊铺技术沥青路面与传统方法施工沥青路面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层间处理方法对层间性能包括层间抗剪强度以及层间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层一次成型的试件在层间界面处上下层粗集料间有相互嵌入,双层一体摊铺技术可以增加沥青混合料层间嵌挤,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的层间抗剪强度以及层间疲劳寿命均高于层间有无粘层油的情况;并且撒布不同的粘层油对层间抗剪强度以及层间疲劳寿命的影响不同,SBS改性沥青优于基质沥青。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铺沥青路面和有关试验,表明聚脂纤维用于旧路罩面可以显著改善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和疲劳耐久性,也可以防止沥青路面的低温缩裂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粘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开展了层间剪切试验.室内制作了马歇尔试件,采用自主开发的直剪仪对试件的结合面进行了多种条件下的直剪试验,分析了层间抗剪强度与粘层材料及用量的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得到了50℃层间抗剪强度莫尔-库伦理论拟合图及对应的 c ,φ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作为路面粘层材料,SBS改性乳化沥青性能优于普通乳化沥青,最佳用量为0.4 kg/m2,加入3%水泥的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材料浸水强度提高近20%.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宁通公路六合东至江都段沥青加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典型加铺结构层室内疲劳试验数据,结合工程通车10年来所观察反射裂缝发展情况,通过将室内试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与通车10年来观察的反射裂缝情况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加铺层采用SMA16混合料的抗反射裂缝的能力明显优于采用AC16I型混合料,在结构层与厚度相同情况下,使用玻璃纤维格栅和土土布均能提高加铺层的抗反射裂缝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沥青路面基层和面层滑移破坏进行的实地调查,应用有限元计算了路面层间的剪应力,并采用路面材料剪切仪进行了室内的层间剪切试验,研究了沥青路面的层间抗剪切能力,分析了导致路面结构层层间滑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玻纤格栅用于水泥砼路面加固补强防治裂缝等病害方法,在国内仍处于初步阶段,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更有待于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近几年的工程实践证明,在旧水泥砼路面加固补强中使用玻纤格栅能有效抑制和减缓由旧路面对罩面沥青砼的反射裂缝,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道路养护费用,提高道路运营综合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依托佛山一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分析了同步薄层罩面的原材料性能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粘结层应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适宜喷洒量为1.3~1.5 L/m2;罩面层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高粘 SBS 改性沥青和优质集料组成的开级配骨架空隙结构,空隙率不低于10%,最佳油石比为5.0%,层厚2.5 cm。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交通安全组织工作,并彻底处治旧路面病害;采用专用摊铺机同步进行粘结层喷洒与罩面层摊铺,并采用静压方式碾压且不得过压。试验段工后性能检测表明:同步薄层罩面具有优良的排水、抗滑、降噪及平整等使用性能,是一种性价比高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旧水泥板沥青加铺层黑白层间水平剪切滑移和界面粘结两类失稳性破坏, 通过复合结构弹性理论计算、MATLAB编程、层间剪切和拉拔试验, 揭示了车速、路面附着系数、竖向荷载、层间接触系数、加载速率、温度、粘层油洒布量等对层间极值应力应变、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的影响规律, 分别建立了层间剪切强度与正应力、剪切速率、温度以及拉拔强度与拉拔速率、温度、粘层油洒布量的函数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15℃时拉拔破坏界面发生概率从大到小排序为水泥板表面、粘结层、沥青膜, 45℃时为粘结层、水泥板表面、沥青膜, 层间平均粘结强度随着上述排序的递减而增大; 为减少层间失稳性破坏, 应适当提高行车速度, 控制汽车轴载, 清洁和糙化水泥板表面, 选取适宜的粘层油洒布量, 液体石油沥青为0.20~0.40 L.m-2, 乳化沥青为0.48~0.60L.m-2, 并推荐以芯样平均拉拔强度和破坏界面位置作为加铺层施工质量检验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薄层沥青面层时不同结构组合的内力特征,结合G104徐州机场路改造工程,利用ANSYS三维有限元计算工具,对2种典型薄层沥青罩面结构进行了结构计算,分析了结构内力及层间剪应力随结构层模量,层间接触条件及层问处理措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础模量及加铺层厚度的变化对加铺层结构内力及板边弯沉差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的层间抗剪性能,通过试验主要分析了油石比、加载速率、温度、层间结合料种类和用量对层间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油石比增大抗剪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油石比为4.0%时,抗剪强度最大;加载速率越大,抗剪强度越高,当加载速率大于20 mm/min后,抗剪强度趋于稳定;温度越高,抗剪强度越小,其中当温度超过45℃后,抗剪强度急剧下降;以SBR改性沥青做黏结料时,抗剪强度随结合料用量的变化规律与基质沥青和SBR改性乳化沥青为结合料时明显不同,当结合料用量大于1.0时,以SBR改性沥青做黏结料对应的抗剪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概述通常所说的沥青混凝土罩面指在旧沥青路面上所做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按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的厚度.可将其分为四个档次,由厚到薄依次为:普通沥青混凝土罩面(厚度大于40mm)、薄沥青混凝土罩面(25mm~30mm)、很薄沥青混凝土罩面(20mm~25mm)、超薄沥青混凝土罩面(15mm~20mm)。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旧沥青路面横向开裂的广度和深度对罩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合理设计加铺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薄层罩面作为一项预防性养护技术,给原沥青路面提供一个崭新的表面,平整度的改善提高了行车的舒适性;抗滑能力的提高增加了行车的安全性;使路面原有的许多表面破坏,如坑洞,裂缝.辙槽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如果涉及到一些路面负载量比较大,而且对路面的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建设,运用同步薄层罩面的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实现。通过京哈高速公路工程同步薄层路面的工程实践,对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后场施工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同步薄层罩面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指出了施工的关键环节,后续的检测结果和观测表明,同步薄层罩面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广的预防性、矫正性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