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厘清某山区临河堆积体多级滑坡的影响因素,根据滑坡的破坏特征及各级滑坡体间下滑力的传递关系、潜在剪出口位置,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各级滑坡的稳定状态及下滑力进行单独或叠加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滑坡整体现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连续降雨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2)前缘次级滑坡受江水冲蚀,在正常工况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连续降雨工况处于不稳定状态;3)后部坡体受前缘滑坡牵引,现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据此,采取自上而下分级防治的设计思路,在上下级滑坡体连接薄弱处将牵引段滑坡与后部坡体分割后分别治理,前缘滑坡稳定性差采取抗滑桩支挡,后部滑坡稳定性较好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治理后监测结果显示,桩顶位移在4个月后趋于稳定,最大位移约为35 mm,满足规范要求,经过2个雨季后位移没有明显增加,该治理方案可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海东 《路基工程》2017,(1):213-217
在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和传递系数法对某铁路的宜昌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剖面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稳定系数差异性很小,从而采用传递系数法来评价滑坡的稳定性。根据稳定系数在天然工况下为1.225,地震工况下为0.985,暴雨工况下为0.947,得出天然工况下坡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地震和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在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某潜在滑坡体的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对比分析了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不同工况时的稳定性及按设计方案加固后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按治理方案加固后的坡体,在不同的工况下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有明显的提高,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以中尼边境友谊桥#3滑坡治理工程为依托,在现场勘查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滑坡发育变形历史,分析其成因机制;采用折线滑动法进行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下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滑坡所有计算模型在天然工况下均为稳定状态,大部分剖面模型在降雨工况下呈现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各剖面模型均呈现基本稳定-稳定状态;提出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省省道S103线马边县某滑坡治理工程为依托,采用极限平衡法(Janbu法)和数值分析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体各剖面在自然和暴雨工况条件下的稳定系数。研究结果表明:Janbu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稍有差别,但总体趋势一致,即在天然工况下与暴雨工况下滑坡整体欠稳定,且暴雨工况下的稳定系数较天然工况下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
舒中潘  高政  张军  杨关 《路基工程》2019,(4):116-120
推导了平面转折复合型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并以川东红层区某平面转折复合型滑坡为例,评价和计算了该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滑坡分为H1,H2滑坡,H2滑坡的剩余滑坡推力侧向作用给H1滑坡。H1滑坡前缘变形大,为牵引式滑坡;H1的滑动降低了提供给H2滑坡的滑坡抗力,导致H2滑坡滑动。天然工况下,H1,H2滑坡均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H1滑坡的稳定性总体差于H2滑坡。考虑H2滑坡推力对H1滑坡的影响时,原本在天然状态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的H1滑坡变为欠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大道末端滑坡近期由于后缘修建路堤而回填加载,发生变形破坏,对前缘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准确判断该滑坡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该滑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天然和暴雨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对此,提出了回填反压、完善截排水系统、裂缝回填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和溪至流河渡段(K159+850~K160+080)在建设过程中线路旁出现的不稳定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查明了该滑坡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其变形情况,对滑坡的成因、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经稳定性计算后,发现该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037,0.925,在降雨的情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为治理该滑坡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胡伟  杨刚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19,(5):122-126
英德至佛冈一级公路K2+730~+810左侧路堑边坡由于坡率设计不合理,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受雨水侵蚀,产生滑坡,严重影响公路运营。运用北京理正软件对主滑方向上的三个剖面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009~1.121,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0.761~0.802,已滑路堑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经采用抗滑挡土墙、锚杆、截水沟等治理措施后,已滑路堑边坡在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636~1.783,在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347~1.452,均处于稳定状态。通过以上措施对滑坡进行了有效治理,确保了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0.
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岗托至江达段有多处边坡滑坡。本文通过查明某边坡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进行变形情况分析及原因推断,在此基础上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滑坡已处于滑动阶段,遇降雨等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将产生滑动。在天然工况下对滑坡各断面进行指标反算,通过计算滑坡的稳定系数在天然状态下在0.98~1.00之间,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可能产生整体滑动。此稳定性计算结果与滑坡变形现状较为吻合。最后给出滑坡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场工程勘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玉溪段)K119+740~+870段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该边坡安全系数为1.04,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为0.88.采用削坡+坡面排水+锚杆框格梁+坡脚挡墙防护方案后,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达到1.13,属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骡坪隧道洞口山体边坡因暴雨影响出现裂缝,沿隧道顶上方横向贯通发生滑坡,通过地质勘探研究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原因,使用勘查数据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并确定了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斜坡治理前,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滑坡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167,1.025;采用削坡、坡体注浆、锚索框架等治理措施后,山体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360,1.210,降低了边坡地下水位,减小了渗水压力,改善了边坡稳定条件,提高了边坡稳定性,达到设计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依托兰州南绕城典型路堑边坡工程,运用有限差分FLAC3D软件,以暴雨无支护和暴雨有支护两种工况对所选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无支护结构工况下,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且有潜在滑动面;暴雨有支护结构工况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对格构锚固后的边坡位移、应变增量、塑性区分布、支护结构受力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格构全长黏结式锚杆支护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桂林电大尧山校区公路一段路堑边坡,由于施工中处治不当,投入营运后,在暴雨等不利因素的作用下,边坡发生失稳破坏。文中在分析滑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钢管桩挡墙加固和坡体排水孔疏水以及地表截排水系统等综合治理方案。治理后经监测,坡体未再发现开裂、蠕动变形等,路基一直保持良好稳定状态,表明对滑坡采用综合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刘博峰  梁玺  周坤 《路基工程》2021,(2):231-236
针对湖北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ZK174+730~ZK175+110段修建期间边坡出现滑坡,结合地质调绘及勘察,查清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变形发育破坏特征和成因机理。通过稳定性计算表明:该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降雨状态下为不稳定状态;采取治理措施后,保证了该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京新高速公路韩集段K51滑坡为一发生在不良地质条件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工程滑坡,是一中型牵引式顺层滑坡。以京新高速公路K51滑坡为例,对该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锚索抗滑桩、锚索框架(地梁)、坡面防护、疏排地表(下)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滑坡变形得到控制,保证了京新高速公路韩集段的如期通车。  相似文献   

17.
车晶  段百全 《路基工程》2022,(1):209-215
以国道G318线某段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为依托,进行现场勘察及室内试验,深入研究坍塌岸坡区发育变形历史,分析其成因机制;对滑坡进行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总结出临水区公路灾毁工程保通思路与措施:采取对内侧边坡进行开拓、设置抗滑桩+锚索肋板墙等综合支挡措施,坡体在各类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经近一年监测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