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驾驶船舶穿越陌生的北极,是每一位远洋船长的向往,也是中国航海人必须圆的梦! 此次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成就了我和永盛轮全体船员的光荣与梦想.中国商船首航的成功为中国业界探索极地与冰区航道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国际社会和平开发利用北极航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最近热播的央视大型纪录片《北极,北极!》使公众认识到北极航道的价值,同时也目睹了中国首艘穿越北极的货船永盛轮的风采。继两次成功航行北极东北航道后,永盛轮正在开启新的续篇。据最新消息,4月27日下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北极航行工作小组在中远航运召开了北极航行项目启动会。4月2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2016年北极航行安全研讨会在广州远洋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9月6日,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船成功穿越北极西北航道,开辟了大西洋沿岸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雪龙"号科考船历时8天时间穿越北极群岛,这标志着我国船舶首次试航北极西北航道取得成功。北极西北航道是连接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的一条海上通道,由于该航道经过的北极群岛区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被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舶首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的快速消融,使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成为了可能。我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中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完成了我国航海史上在北极东北航道的首次航行。笔者参加了我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记录了从2012年7月22日至8月2日"雪龙"号船首航东北航道的实际情况和航经水域的气象水文特点,并对东北航道的适航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捷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北极冰区逐渐缩小,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2007年夏天,美国宇航局的卫星图像显示位于俄罗斯北部的北极东北航道和位于加拿大北部的北极西北航道同时实现连通,这在人类可记录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其意义不言而喻。自2013年"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以来,中国货轮已经多次航行在这条航线上,2017年10月3日,中国货轮"天健"轮经  相似文献   

6.
中远海运集团管理的“夏之远6”号半潜船7月27日载着4个天然气开采模块从天津启航,经北极东北航道前往北极圈内的俄罗斯萨别塔港,之后继续沿东北航道前往欧洲. 这是继7月16日“永盛”号启航北极东北航道后,今年第二艘航行北极航道的中国商船,为我国建立北极航行常态化运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被称为“冰雪丝绸之路”的北极航道,为中欧贸易开辟了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更多声音     
《中国远洋航务》2014,(4):37-37
全国人大代表、中远集团董事长马泽华: 2013年,中远集团所属“永盛”轮实现了中国商船首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建议中国航运企业以此为开端和基础,进一步加强北极航道相关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与已然熟知的全球现有经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或非洲好望角的跨洋航线相比,北极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缩短了亚欧、亚美航线的距离,没有拥塞,没有恐怖袭击、海盗等人为安全风险,但恶劣、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至今还未知的通航风险不容忽视。8月,在北极航道最适合航行的时节,中国和韩国的两家船公司分别开启了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北极航运破冰之旅。无论是承载钢材从中国首航穿越北极东北航道驶往荷兰鹿特丹,抑或油轮从欧洲经北极东北航道抵达韩国,均不约而同地以"试航"对破冰之旅作了定位:积累极地与冰区航行经验,储备前沿船舶设计、建造、管理和操纵技术,历练极地航运人才,不仅成了探索北极航运商业化之路的首选目标,同时  相似文献   

9.
<正>据气象模型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到2054年可能达到无冰状态,而随着冰盖的加速融化,北极地区潜藏的资源及航程优势日益显著,世界各国都渴望从中获利,围绕北极权益的竞争愈发白热化。中国作为北冰洋临近国,同时也是国际贸易依赖型国家,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中国意义重大,研究北极航道开通的利弊,以及如何实现北极权益十分重要。一、北极航道概述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7,(3):15-19
回顾近三年北极东北航道航线开发的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介绍探索和开拓北极项目的最佳实践,包括项目研讨与开发、航海实践与体会、风险分析与控制等。最后总结北极东北航道航线的应用前景及中国积极介入北极事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3,(7):11-14,128,129
虽然目前中国商船的北极航行之路充满艰辛,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这条航线也孕育着无限商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期,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将成为北极航线的两条主要航道。一旦这两条北极航道常年开通,将成为联系东北亚和西欧,联系北美洲东西海岸的最短航线,可以节约大约40%的海上运输成本,届时北极航线可能成为苏伊  相似文献   

12.
当地时间8月2日22时,“霉龙”号穿越巴伦支海后抵达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第一个海洋调查站点,这标志着由中国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任务已顺利完成。这是中国科考船历史上首次通过北极航线和首次正式访问北极国家,也是我国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考察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北极科考。此次“雪龙”船成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不仅为中国海洋科考打通了一条连接大两洋和太平洋的北极通道,同时为中国开辟了第二条连接欧亚两大洲的远洋运输线。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天津海岸电台对北极东北航道短波通信研究及实船测试的结果,分析了短波通信在北极航道上的意义和作用。论述了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北极短波通信系统进行建设,可以使短波通信在北极航道上发挥通信保障作用,并对北极通信系统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16,(5):8-14
继2013年8月首航北极东北航道后,中远航运旗下"永盛"轮于2015年夏天再次出征北极东北航道,并首次实现往返航行。北极东北航道的探索性商业航行,不仅为极区航行船舶操纵和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还为极区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参考,为最终实现中国商船北极航行常态化创造条件。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张晓教授作为航海领域专家参加了本次往返航行的西行航次,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张晓老师撰文介绍"永盛"轮此次北极航行的准备和实施情况,并对北极东北航道航海资料的可信度、极区气象冰情预报的准确性、极区通导设备的误差及可用性、极区船舶遇险搜救能力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供航运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驾驶船舶穿越陌生的北极,是每一位远洋船长的向往,也是中国航海人必须圆的梦!此次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成就了我和永盛轮全体船员的光荣与梦想。中国商船首航的成功为中国业界探索极地与冰区航道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国际社会和平开发利用北极航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首航船长,我难以忘怀来自交通运输部、中远集团、中远航运等各级领导的关怀与鼓舞;难以忘怀岸基人员的配合与支持;难以忘  相似文献   

16.
未来北极航运的发展离不开船员的贡献.然而,相对于目前成熟的航道而言,北极航道的特殊地理位置,航道内浮冰分布密集,水文气象复杂多变,缺少准确可靠的海图、通讯系统、助航设施、港口接收设施备;另外,针对北极航道国际立法还不完善,商船在北极航道航行还要面对北极沿岸国家的许可和通航管制.这给北极船舶的航行、停泊等增加了安全隐患和困难,同时对北极航行的船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由于北极航行的特殊性,能够满足北极船舶安全航行的船员少之又少,而随着北极航道的全线开通,有高纬度、冰区航行资质的船员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参与北极航运事务较晚,能够投入北极航行的船员更是缺乏.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北极航行船员的培训,制定完善的冰区航行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船于2017年9月6日成功穿越北极西北航道,开辟了大西洋沿岸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雪龙"号科考船历时8天时间,穿越了北极群岛,在北京时间9月6日17时40分到达了北冰洋波弗特海域,这标志着我国船舶首次试航北极西北航道取得成  相似文献   

18.
现场     
中远航运首航北极东北航道
  8月8日,中远航运“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仪式在大连港举行,仪式结束后,
  “永盛轮”扬帆起航,计划用33天时间前往欧洲。此次首航,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在我国航运史上将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0引言夏季北极冰雪融化,形成适合船舶北极航行的航道窗口期。从2013年起,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特运公司")所属的"永盛"轮开启北极东北航道商船通行的探索之旅,在开辟和探索中欧新航线、提升航运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打造我国海洋大国形象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永盛"轮2015—2016年持续开展北极东北航道商业化航行,为商船航行北极东北航道积累丰富的经验,并为商船常态化航行北极东北航道奠定基础。"永盛"轮数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均采用"前期  相似文献   

20.
中远永盛轮从大连港起航,开启了中国商船首次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的破冰之旅。8月8日上午,中远集团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仪式暨中远航运与大连港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大连港隆重举行。仪式后,永盛轮扬帆起航,展开我国商船首个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抵达欧洲的旅程。辽宁省副省长薛恒、交通运输部宋家慧总监、大连市市长李万才、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徐敏杰、大连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