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丛培珊  胡伟东 《航海技术》2004,(Z1):134-139
此文通过高位触礁的"幸运星"难船救捞工程实例,介绍了在恶劣海况中实施内浮力的救捞工艺,采用船吊一体的救捞方案使救捞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对类似救捞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中国救捞陈列馆合作建立的"中国航海博物馆救捞分馆"在上海打捞局揭牌成立。救捞分馆的首个临时展览《浦江故事》也与观众正式见面。展览从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中精选出船模,如沙船、东风轮、浦江轮渡等。这是博物馆合作的创新模式,中国航海博物馆以其专业优势,中国救捞陈列馆以其行业特色优势,相互合  相似文献   

3.
《航海》2018,(4)
正同期活动: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第四届亚太区域发展会议由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救捞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并成为国内外救捞同仁对话与交流的平台。第十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暨展览会定于2018年9月19日-2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本届论坛主题:"新时代·新理念·构建海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会将邀请中外专家介绍救捞潜水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组织救捞专家  相似文献   

4.
海难事故救助打捞(简称救捞)是代表国家行使水上(海上)生命财产救助、抢险救灾和清除海上污染等职能的公益性专业队伍.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救捞系统勇于实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共实施海难救助882次,救助遇险船舶2300多艘,有力地支援了水运建设,为国家的经济、航运和安全作出了贡献,在国际上也享有良好声誉.  相似文献   

5.
海上救捞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海上人命救生、船舶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清障、海上消防、海上溢油的应急清除和其它海上交通运输以及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安全保障.今年我国接连发生两起空难事故,使我国的救捞能力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我国的救捞领域也被空前注视.但是,有具体实施救捞过程中也暴露出我国救捞能力仍存薄弱环节,这不仅对我国航运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与我国是世界航运大国的身份不相称.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日,2019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第六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行业内的企业代表、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聚焦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探索我国潜水打捞行业助推海洋发展战略的新路径。被称为水下"钢铁侠"的常压潜水系统(ADS)、水下钢结构海生物清理机器人等新型装备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展览会中,海上科技装备、海洋信  相似文献   

7.
徐敏 《水上消防》2020,(1):22-27
救捞事业是党和国家在海上构筑的德政工程,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中国救捞践行“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神圣使命,在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承担国家指定专项任务和国防交通战备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救捞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救捞摄影以信息量大、直观生动等特点,受到救捞部门员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对推动救捞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救捞船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我国救捞船舶的船型、救捞设备及救捞船舶各船型的特点。包括救助拖轮、设备快速救捞船舶、深V型单体船、小水线面双体船以及救助直升机、船载小艇。未来新型救捞船舶的建造及救助装备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为给"十三五"时期我国海事救捞系统建设转型提供有效支撑,结合系统转型特征,提出系统转型途径和转型主体思路:基于通信监控指挥系统、监管和救助飞机及飞行基地、监管和救助船舶及船舶基地、清污和抢险打捞装备、训练评估鉴定系统等五大类型装备设施的转型,制定海事救捞系统建设从重点向全面、从规模向效能、从独立向协同转型的发展任务和建设重点。研究成果在《交通运输支持系统"十三五"建设规划》《海事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救捞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长航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及若干直属海事、救捞系统的"十三五"发展(建设)规划中得到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吕航 《中国船检》2007,(8):28-31
2003年3月11日,新华社播发新闻:我国《救助打捞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救捞体制改革拉开帷幕。当年6月28日.交通部救助局和打捞局挂牌成立,新的体制正式确立并运行,中国交通救捞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四年后.交通部长李盛霖在全国水运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国完成了救捞体制改革。那么,通过改革.中国救捞体制取得了哪些突破.实现了哪些跨越式发展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林凤梅 《水运管理》2008,30(6):33-35
介绍我国救捞系统人才队伍现状,结合救捞文化建设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救捞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加强和稳定救捞系统人才队伍对策:(1)提高员工薪酬水平;(2)加大救捞工作宣传力度;(3)满足员工需求;(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5)解决救捞工作法律保障问题;(6)整合搜救资源,提高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12.
“十五”是救捞系统发生重大变革的五年,也是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稳步推进救捞体制改革,救助、打捞能力不断提升,为救捞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航海教育研究》2011,(1):63-63
全面梳理和总结中国救捞60年发展宝贵经验的《救助工程》、《打捞工程》、《海洋工程技术基础》等8本救捞专业教材已编写完成,并即将出版。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宋家慧在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教材编委会上表示,这套教材还将改编成救捞系统广大员工的岗位培训教科书,以提高救捞队  相似文献   

14.
"桑吉"轮碰撞燃爆事故震惊中外、影响巨大。作为国家海上专业救援队伍,救捞系统在"桑吉"轮应急处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在应急救助效率和打捞处置能力上仍存在薄弱环节。结合海上安全形势和救捞系统现状,主要对救捞系统防治海上重特大风险和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行了思考,从装备建设、保障措施、应急预案三个方面分析了救捞系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薛寒冰  骆义  焦芳芳 《水运管理》2013,(11):36-38,42
通过对救捞系统体制改革后发展模式的分析评价及其所作出社会效益的定量评估,明确救捞系统“三位一体”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但相比其他海洋强国,我国救捞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提出发展建议:坚持走“三位一体”独特具特色的救捞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四个转变”;进一步发展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能力;建设多层次、多方位的海上救助综合体系;加强救捞法律法规建设;实施“四项战略”,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给衡量救捞系统水平提供依据,从分析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内涵和特征入手,找出适合国际间救捞系统水平评价的共性指标,构建国际一流救捞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评价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迎来第二届中国“航海日”,又恰逢中国救捞55周年华诞暨救捞体制改革3周年,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撰文回顾、总结新中国救捞事业的发展概况,展望美好前景,供本刊发表,并以此祝航业同仁和社会各界“航海日”节庆。  相似文献   

18.
总结近年来在救捞系统试点单位实施综合绩效考核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的绩效考核工作调研情况,为救捞系统实施综合绩效考核带来有益启示,并提出基本思路,利用救捞系统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管理目标体系、实施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定期、全面地评价职工的工作业绩、态度和能力,激励职工持续改进绩效从而实现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是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是三年专业化建设收官之年,面临"四大影响":一是五年规划相互衔接的影响。"十一五"规划收官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下一个五年规划的起步,在关键节点上更需要加快实施规划方案,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是中国救捞的发源地。上海打捞局继承着中国救捞的衣钵,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为了保障国家航道畅通,守望祖国蓝色海疆的绿色安全,一代代职工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用责任和担当践行了"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66年来,无畏风雨、不惧险阻,救捞的精神代代相传。2018年初,徐军林、徐震涛、卢平、冯亚军等4位党员同志在"桑吉"轮救援中,用26 min的壮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