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睿  朱银兵  张婷 《船电技术》2011,31(1):30-33
本文分析了罗兰C单台链双曲线位置线的GDOP的几何运算过程,运用MATLAB 工具仿真南海(15°N,108°E)到(23°N,116°E)区域几何精度因子分布.仿真结果表明:"长河二号"系统在南海大部分海区定位误差较小,但是在(15°N,108°E)到(23°N,110°E)附近海区GDOP值较大,说明了在近海岸线区...  相似文献   

2.
宁波港海上过驳锚地位于虾岐门外东面13海里处.即北纬29°42'12",东经122°32'42".锚地水深-25.5米以上,水域宽广,底质为泥.潮流为环流,流速不大,小于1.5节.因东、北、南三面无岛屿遮掩,稍有带东的风,就有涌浪侵入,对减载作业十分不利,严重威胁过驳两船的安全.根据我港主管机关的规定:当东到东南风大于5级或其他风向大于6级、浪高大于1.0米时就得停止作业,并拉开二程船.这给承接过驳业务的港口带来沉重的负担.一方面超大型油轮的滞留费非常昂贵,另一方面炼化企业又急需原油,以确保生产持续发展.如何解决生产与安全这个矛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生产任务成为引航工作的新课题.下面结合一次具体的减载实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船舶系泊动力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道港口》2015,(6):494-501
利用动力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SHIP-MOORINGS对船舶系泊过程中的运动、波浪载荷及橡胶护舷的碰撞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试验中,系泊船舶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随着波高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波浪周期的增大一般也增大,其变化关系还与船舶本身的自摇周期有关。当45°斜浪和90°横浪作用时,横移<1.0 m(PIANC,1995)的要求最容易超标,为该浪向作用下船舶作业标准的主要控制指标;当0°顺浪作用时,升沉<1.0 m的要求最容易超标,为顺浪作用下船舶作业标准的主要控制指标。在45°斜向浪作用时,沿船长方向布置的护舷所受碰撞力分布不均衡,艏、艉处的碰撞力较大,而在90°横浪和0°顺浪作用时,作业和系泊条件略好,因此控制浪向为艏来45°斜浪作用。其中,10 000DWT的船型由于吨位相对较小,风浪流作用下,运动量较大,其中横摇、横移表现最为明显。对于各泊位所选择的护舷型号,计算表明,系缆力控制工况下,护舷所受到的最大撞击力均小于其设计反力,护舷型号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4.
广东海事     
《珠江水运》2012,(Z1):8-9
5月11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到广东海事局仑头航测基地调研,实地考察了广州航标处养护中心、广州航标站、南海海区航标溢油清污设备库以及海测船舶等,详细了解了南海航海保障技术装备、业务发展以及溢油清污工作情况。徐祖远要求南海海区航海保障工作应当适应国际海运和南海区域港口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广东海事、航测部门要转变服务理念,着力构建综合航海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综合航海保障服务能力。近日,深圳海事局30米级A型海事巡逻船"海巡1603"在广西中船桂江船厂顺利下水,标志着船舶建  相似文献   

5.
正遮浪岩灯塔位于南海红海湾与碣石湾交角的遮浪半岛上,始建于1911年,足有20层楼高,圆柱形,全部采用花岗石砌筑而成,是当时沿海灯塔建筑史上较大工程之一。其规模、等级仅次于世界上的南非洲好望角、南美洲合恩角和伦敦、纽约港口的几座大灯塔。1949年8月国民党部队将该灯塔炸毁;2000年9月重建遮浪灯塔,为白色砖塔,灯高63.3米,射程18海里,被称为"红海湾上不落的北斗",是粤东沿海干线船舶进入红海湾汕  相似文献   

6.
台风是一种极其猛烈的热带气旋,对船舶威胁极大,每年5-11月影响我国华南地区,其中7-9月广州港受台风影响或袭击最多。2018年,在西太平洋至我国南海的广大范围内,从台风"布拉万"(Bolaven)到"天兔"(Usagi),总共生成29个台风,比2017年多2个,较常年偏多3.5个。这其中登陆我国的台风有11个,集中在6-9月,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省份。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为保证安全,拖带万吨级大型船舶编队进港,应尽可能安排在能见度良好的白天作业。夜航拖带万吨级船舶编队进港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非常规作业,难度大、风险高。2017年8月25日,在珠江口14号台风"帕卡"来临前,笔者作为"南海救101"轮船长,现场指挥紧急拖救在第13号16级超强台风"天鸽"中遇险的散货船"北仑海狮"轮,并进广州南沙港避台修理。笔者以此拖带案例进行风险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并总结经验,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8.
洛迦山灯塔位于普陀山以东3海里洛迦山西北角, (29°58′28.3 "N,122°26′49.5"E),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为石砌圆塔,白色(现已改为红白相间),塔高6.71米,内旋转石梯可登塔顶.灯高40米,灯外罩系八角形,灯器为红白两色定光灯,发散红白弧光.建成以来历经多次改造,是洛迦山上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9.
庄豪 《航海技术》2013,(1):24-26
集装箱船"X"轮某年第2288 S航次连云港-上海。10月21日1330时离开连云港集装箱码头,2345时航行至34°19′.40 N/121°55′.03 E处与渔船"L"轮发生碰撞,造成"L"轮沉没。"L"轮8名船员经渔船"C"轮及时救助获救,无一伤亡。"X"轮总吨13 253t,净吨5 744t;总长164.0m,型宽22.0m,型深13.4 m;主机功率5 045 kW;开航吃水8.3 m/8.6m。当时阴天,东南风5级,浪3级,能见度7n mile。1事故经过某年10月21日2000时,"X"轮三副接班,船位:  相似文献   

10.
<正>"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被发现,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原本在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但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意外发现了深埋在23米之下的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9日至8月31日,广州沙角海事处、珠海海事局、江门海事局等多个部门开展第三季度珠江口西海区联合巡航执法活动。8月29日,联合巡航执法共出动船艇6艘,执法人员20人次,巡航里程150海里,检查各类船舶30艘。广州沙角海事处出动60米级"海巡0929"和海巡"09077"船艇,一是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的一种新概念旅游-环保节能电动船,即将在宜昌发中船务公司诞生。该船长17米、船宽3米、船深1.0米、吃水0.5米。航速双机12千米/小时,单机10千米/小时。续航力双机运行60千米,单机运行100千米。主电机2×5.5千瓦。船上活动空间46平方米,载客28人,人均1.3平方米。B级以下航区。工作于有基地的特定水域的不大于来回100千米的区域范围。该船是一种水上游乐船,可以在船上娱乐、在水上游览观光,是一艘可随意停靠景区景点的“水上农家乐”式的旅游船或游艇。可作为湖区水库的自助式游船,完全自主张扬个性的水上游乐工具。这不仅是船舶新…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从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获悉,2019年4月15日10时29分,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接报,汕头籍散货船"金源轮X"在汕头港外表角东南偏南12海里,处于漂浮状态,船上11人乘坐救生筏求助。接到报告后,省海上搜救中心立即组织汕头市海上搜救分中心、东海第二救助飞行服务队、南海救助局等单位,派出直升机、"海巡0920"、"南海救113"、"华英00392"前往现场搜救。并要求广州海岸电台、汕头VTS中心发布航行警告,请附近海域过往船舶注意避让和协助搜寻。11时5分,过往商船"紫桐"轮将遇险11人全部安全救起,并通过"海巡09001"  相似文献   

14.
<正>"海巡0929"轮是广州海事局目前最大、最先进的60米级B型海巡船,全船配有8名一线执法搜救人员。从航道巡查到海域抢险,从船舶救助到护航港珠澳大桥建设,广州沙角海事处的"海巡0929"搜救团队一直活跃在最前线,被誉为珠江口的"最美生命之舟"。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地质八号"是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设计的国内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的三维物探调查船。该船于2015年10月29日开工建造,2017年2月28日下水,2017年11月28日交船。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0月28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中海油服详细设计的3 000米深水综合勘察船"海洋石油702"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交付。该船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勘察船,采用全电力推进,自动化程度高,系统复杂,综合性能较同类船舶更优越,作业领域广、稳定性强、环境适应性好、性价比高。该船主要作业海域为南海深水海域,兼顾北海、墨西哥湾、巴西、西非等海域覆盖全球主流海上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7.
基于N-S方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湍流区域、速度比k(0.5、1.0、1.5、2.0)、偏航角φ(0°~30°,步长为5°)对烟雾扩散特性的影响可得:在偏航角度φ=0°时,排除烟囱本身的局部空气动力学干扰,发现烟雾对称扩散,速度比k大于1.5时烟雾下洗现象基本消除;在k=1,φ=20°时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在烟囱背部开始产生下洗现象。  相似文献   

18.
《珠江水运》2010,(9):78-79
<正> 是水下考古青睐广州打捞,还是广州打捞选择水下考古?无法简单作答。"南海1号"的成功出水令广州打捞声名远扬,当静卧于水晶宫的宋代古沉船还没有彻底露面时,广州打捞又进军"南澳1号"。这一次广州打捞又同样赢得考古人员的赞誉。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队队长孙键说:"广州打捞局这支队伍是最能吃苦、最能配合、最能解决问题的队伍,是今后  相似文献   

19.
2009年的第一天,交通运输部徐祖远副部长分别到广东海事局、南海救助局和广州打捞局视察节日期间安全工作并慰问全体干部职工.在广东海事局总值班窜,徐副部长通过监控设备检查了辖区船舶航行安全形势,并通过视频向"海巡31"船以及广州、汕头、湛江海事局进行了慰问.  相似文献   

20.
<正> "南海救115"轮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主机功率为8000千瓦,总长97.789米,型宽15.2米,型深7.6米,排水量4405.885吨,航速大于20节,自持力30天,无限航区,可抗12级风浪。该船为全焊接式钢质船体,采用双机、双可调螺距螺旋桨、双流线型悬挂式襟翼舵,前倾式船首,带球首,尾部为巡洋舰式船尾,在船首尾设有管状式侧推装置。该船目前已成为我国远洋救助主力船型,成为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远洋救助的新利器。由于该船强大的救助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南海海区的救助能力。在此之前,南海救助局已拥有3艘8000千瓦同型救助船列编,镇守南海海区,为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与此前交付的同系列船相比,"南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