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FSRU是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的简称,通常也称LNG-FSRU,是集LNG(液化天然气)接收、存储、转运、再气化外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种装备,配备推进系统,兼具LNG运输船功能。与传统的陆上LNG接收终端相比,FSRU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等优点,尤其在2014年油价大跌以来的海工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FSRU市场相对活跃,引发人们对FSRU市场的关注,本文对FSRU市场发  相似文献   

2.
以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FSRU)建造项目的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FSRU的特点与难点及其风险管理措施,运用风险管理的系统思维,针对公司决策阶段重点评估的经营、技术、生产、财务和法律等5个风险类别,采用头脑风暴和专家访谈对各类别的风险进...  相似文献   

3.
正据权威机构预测,在未来五年,全球浮式生产系统的投资额将达910亿美元,其中FPSO(浮式生产储油船)的投资额将占到总投资的80%左右。受此推动,FPSO建造和改装市场需求在未来五年将持续旺盛,我国造船企业有望分享到这一诱人"蛋糕"。相关报告显示,FLNG(浮式生产储存再气化装置)市场规模将大幅扩大,在以后7年间,资本支出规模或达到644亿美元(年均92亿美元)。以后7年针对其  相似文献   

4.
随着液化天然气(LNG)产业的发展,浮式再气化装置(FSRU)成为液化天然气产业的新热点。FSRU是集LNG接收、存储、转运和再气化外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种装备。现行的FSRU气化装置都是敞开式布置在船首或船舯,由此提出一种遮闭式布置气化装置方案,对比分析FSRU气化装置敞开式和遮闭式布置特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为后续FSRU的建造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14,(10):25-25
一个浮式生产装置的EPC合同轻易就能超过10亿美元,像FPSO EPC合同甚至能达到30亿美元。总之,这通常是一个20亿美元至30亿美元之间的市场。但是如下所述的一些不利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浮式生产装置未来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6.
由于球罐型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FSRU)的干舷较高,导致侧向风力通常比同等排水量船舶大,因此系泊设计是该型FSRU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某球罐型FSRU为研究对象,对FSRU的系泊系统进行布置设计和系泊分析,保证恶劣海况下FSRU在码头长期系泊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能源市场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因此,寻求建立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日益显得迫切。“十二五”以后,天津市能源供应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以满足经济发展对LNG用量增长的要求。
  天津LNG接收终端项目设计新建LNG 泊位两个,其中一个用于停靠FSRU(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即带有气化装置的LNG船),另一个用于停靠LNG船接卸LNG,码头长度均为400m。FSRU在我国为首次使用,笔者即结合该型船舶的特点,探讨其在实际营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的项目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发展经验,并基于我国目前天然气市场和LNG接收站的现状,分析了FSRU项目在我国发展现状,并给出了一定建议。主要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国FSRU项目所具有建造时间短、初始投资成本低、作业方式和商务方式灵活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税务及运营成本较高、作业要求条件较高的劣势;阐述了国际FSRU项目迅速发展带动产业关注度上升、长远看来我国天然气总体需求上升以及行业标准《液化天然气船对船输送操作规程》发布等方面的产业机遇;以及国内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竞争激烈、我国天然气管网不发达,FSRU接入受限、南北方天然气基础设施和市场承受力差异大、政策和税务风险以及天然气进出口形势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威胁。为我国FSRU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FSRU)的安全,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FSRU加装的动力模块与船体支撑构件连接处的节点进行疲劳热点筛选,并使用Palmgren-Miner方法对疲劳热点进行疲劳累计损伤计算。结果表明:连接节点的疲劳寿命满足要求。研究成果可为FSRU结构疲劳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在LNG运输船市场,同时高速增长的需求与产量并没有压制市场租金,反而激起了船东们的高涨情绪。截至8月20日,今年已交付的LNG运输船达到38艘(其中,包括4艘浮式再气化储存装置FSRU及LNG加注船STS),与此同时,如果不出现延迟交船的情况,到今年年底,还会有25艘LNG运输船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全年交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浮式生产装置需求量持续增加,这一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正在逐渐复苏。浮式生产装置市场正在逐渐复苏,过去一年来浮式生产装置新订单已经超过150亿美元,达到了自2014年油价暴跌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未来5年,全球浮式生产装置市场需求将达到124艘,总开支将达940亿美元。市场研究咨询机构E n e r g y Maritime Associates(EMA)近期发布报告,根据EMA的统计数据,在过去12个月,浮式生产装置订单总价  相似文献   

12.
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再气化模块的整体布置方案、火气系统、消防灭火系统和管道超压保护等方面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设计要点,为浮式再气化装置(FSRU)以及再气化模块的设计优化和建造提供相关经验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浮式LNG接收终端由供LNG运输船和浮式气化装置(FSRU)停靠作业的泊位、工作船泊位、LNG储罐和输气管线系统等组成,国外已有多个成功建设的先例,天津港南疆港区浮式LNG项目是国内首座浮式LNG接收终端。浮式LNG接收终端与常规的LNG储运设施相比技术更加成熟、安全性更有保障、灵活性更高、建设工期也更短,简要总结天津港南疆浮式LNG项目码头工程的设计要点,可供同类工程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7日至19日,第31届休斯顿天然气展(Gastech)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举行。展会吸引了来自100个国家的700余家参展商、360位宣讲嘉宾、3500余名行业代表及35000名专业观众参加。中国船级社(CCS)应邀参加此次展会,展会上CCS全面展示了水上LNG产业链的技术成果和服务能力,包括液化气体运输船、LNG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LNG燃料动力船、加注船、加注趸船、船对船过驳、加注操作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温室气体排放要求日趋严格,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多,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也呈大幅增长趋势。据克拉克松预测,海洋天然气开发装备将会比海洋石油开采装备率先恢复。尤其是浮式储存及再气化(FSRU)装备,由于其具有节约成本,与陆上设施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可以满足季节性和临时需求等优势。2016年下半年以来,包括意向以及中标,韩国已获得3+6座FSRU装备订单。从中短期来看FSRU在亚洲及  相似文献   

16.
对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液化天然气船(LNGC)多浮体系泊系统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水动力响应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多浮体系泊系统旁靠作业的布置方式,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风、浪、流联合作用下该系统六自由度运动及相对运动、缆绳张力和护舷受力的响应时程,分析给出连接缆绳预张力对船舶运动响应、缆绳张力和护舷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布置方式可满足选择的环境载荷使用要求,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同类多浮体系泊系统运动分析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月25日,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惠生海工"宣布,其为比利时Exmar公司以EPC模式总承包建设的全球首个驳船式液化天然气存储和再气化设施(FSRU)已在惠生南通基地出坞下水,标志着该项目已完成了所有上部模块的安装,实现了项目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向项目的成功交付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是中国在建的第一个FSRU设施,也将成为世界首艘小存储量FSRU船。该艘FSRU是一艘非自航式驳船,日气化产量  相似文献   

18.
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及其系泊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展 《广东造船》2006,(3):40-45
一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的发展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海洋已成为全球产业进步的重要标志,海洋经济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世界海上油气开发支出分析表明,全球在深水(深度超过500 m)方面的资本支出将由2001年的56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06亿美元,主要用于深水平台、浮式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新冠疫情、负油价、经济衰退、投资热点开始转向清洁化等一系列因素令上游运营市场温和复苏之路愈加艰难,新租约匮乏和老租约生变已成为市场不得不面对的双重打击,即使装备拆解活动有所提速,也依然难以有效缓解装备供给严重过剩的问题。疫情持续反复叠加低油价冲击,令本已触底的海工市场再遭重挫。2020年成交金额为57.7亿美元,仅高出2016年5.4亿美元,为过去四年中的最低值。从成交结构来看,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订单稀少已成常态。从过去三年来看,全球钻井平台成交金额占比由2011-2013年高峰时期的50%-60%降至5%-11%;海工船成交额虽然能占到总量的25-45%,但八九成左右为海上风电、海上工程建设等非油气领域的海工作业船,海工支持船的比例仅为2-8%;而浮式生产平台已成为近几年海工新造市场最为主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一季度全球成交海工订单33亿美元经初步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共成交海洋工程装备订单33亿美元,相较于2016年第一季度不足4亿美元的成交额出现明显增长。从成交结构看,包括FSRU在内,浮式生产平台总计成交27亿美元;海工船订单仍以海工作业船为主,共计成交约6亿美元;钻井平台依旧零成交。从建造国看,韩国市场份额接近60%;中国市场份额为32%;新加坡年初以来尚未实现接单。(记者陆民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