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送技术就是一种基于C/S机制,由服务器主动将信息发往客户端的技术。论文通过对目前android平台常用的推送方案分析,结合控制河段智能通行指挥实际需要,基于第三方推送技术,设计和实现服务器向移动客户端推送智能通信指挥系统揭示信号。相关推送测试结果通过移动终端达到个性化助航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港口助航信息实时发布的应用需求,此文研究了助航信息数据内容和数据共享发布组织模式,运用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了符合国际IHO-S57规范的标准电子海图基础数据、叠加实时的各种助航信息以及运行于互联网上的港口助航信息实时共享发布系统。该系统已在厦门港航标动态信息共享发布中得到应用,能使得进出港船舶、涉海单位和公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发布的港口助航信息。  相似文献   

3.
针对舰船航行过程中无法准确定位舰船移动终端,影响移动网络服务质量问题,提出舰船移动网络服务实现方法。选用网格伪距差分定位法,通过移动网络服务器与连续工作基准站间的连接确定网络中心点周边连续工作基准站,依照对应优化数内插模型采集网格优化数信息;舰船移动终端由移动网络服务器获取网格差分优化数据流,利用单点定位技术初步判断舰船移动终端所处网格,依照该网格优化数信息,完成舰船移动终端实时差分定位服务。在此基础上,从信令平面和传输平面两方面通过移动网络的服务质量管理确保移动网络服务业务接入点间为舰船移动终端提供可协商的服务。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准确获取舰船移动终端位置,服务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IMO(International Mariti me Organization)对船舶配备AIS(Automatic Indentification System)设备强制性要求的实施,世界沿海国家AIS基站建设迅速发展,AIS的应用日益普及。利用AIS资源,建立广泛共享、实时服务的船舶助航信息服务新体系将有助于船舶的航行安全。研发AIS基站网络系统收发接口、AIS服务器及数据库、AIS信息WEBGIS(Web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实现以符合国际I HO-S57标准电子海图数据为基础,叠加实时的AIS信息,运行于互联网上的AIS信息WEBGIS平台。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登陆互联网,在通用的网络浏览器上,可以方便、及时地浏览、查询和获取AIS及船舶助航信息。同时管理部门可用该平台通过AIS基站播发AIS安全信息及航标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5.
《IMO A.857(20)决议船舶交通服务(VTS)指南》中提到"VTS服务-VTS应至少包括信息服务,并可包括其他服务,如助航服务或交通组织服务或两者兼有。"由此可见船舶交管中心VTS的服务功能主要是向船舶提供信息服务,助航服务和交通组织。信息服务是VTS服务功能中最基本的服务,VTS的信息服务水平如何,不仅  相似文献   

6.
港口助航信息实时共享发布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寿桂  翁跃宗 《中国航海》2006,(1):34-37,81
通过对港口助航信息数据内容以及数据共享发布组织模式的研究,运用WEBGIS技术,构建了以符合国际IHO-S57标准电子海图规范为基础数据、可叠加各种实时助航信息、运行于互联网上的港口助航信息实时共享发布系统。该系统为进出港船舶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发布的港口助航信息提供了方便,增进了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公路营运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现状,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智慧型营运管理平台.从营运分析智慧化、稽查分析智能化、信息推送实时化和信息服务多元化四方面入手,采用数据挖掘和实时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出收费金额预测和作弊车辆信息等数据,以期解决目前营运管理在政策制定和稽查分析方面缺少数据支持的问题,并提供实时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和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发布方式.  相似文献   

8.
电子航标服务信息系统(E-ANSI)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技术在航标系统的应用,促使航标系统向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航标信息的实时监控与发布,为航海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根据国际航标协会(IALA)提出的电子航标服务信息系统(E-ANSI),研究航标遥测遥控技术、基于Internet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助航信息实时发布技术,实现符合国际航道组织(IHO)S-57、S-52标准电子海图的航标信息显示与管理,及AIS信息显示的一体化航标助航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 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在采集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等状态信息后,通过北斗通信服务将信息发送至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2)船舶监管(北斗GIS显示平台)船载北斗终端定期主动发送状态报告,报告船舶位置、航速等信息,管理部门通过北斗GIS显示平台可实时监控船舶位置、状态,回放历史轨迹,提升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恶性攻击行为下,为增强船舶移动终端软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实现船体之间的数据稳定通信,提出一种新型的船舶移动终端软件漏洞智能检测方法。借助网络爬虫的具体命名标准对漏洞信息进行实时挖掘,从而完成船舶移动终端软件中的应用漏洞分析。在此基础上,联合各项漏洞触发文件,通过定义虚拟内存空间的方式建立完整的漏洞触发代码,实现船舶移动终端软件漏洞智能检测方法的顺利应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无线型软件漏洞检测手段相比,应用新型漏洞智能检测方法后,船舶移动终端所能承载的恶性攻击信息总量超过8.8×1015 T,证明本文方法可有效稳定船体之间的实时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1.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 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在采集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等状态信息后,通过北斗通信服务将信息发送至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  相似文献   

12.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 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在采集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等状态信息后,通过北斗通信服务将信息发送至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3.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 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在采集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等状态信息后,通过北4通信服务将信息发送至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4.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 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在采集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等状态信息后,通过北斗通信服务将信息发送至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5.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 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在采集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等状态信息后,通过北斗通信服务将信息发送至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2)船舶监管(北斗GIS显示平台)船载北斗终端定期主动发送状态报告,报告船舶位置、航速等信息,管理部门通过北斗GIS显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船方和社会公众对信息获取的时效性也越来越高,三峡通航原有的系统发布方式在提升通航服务信息推送效率上仍有挖潜空间,在满足用户感知度和认可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给船方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基于此,本文论述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三峡通航公众信息服务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港口件杂货理货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件杂货无纸化理货和实时理货的目标,研发件杂货无线理货终端系统。该系统以港口件杂货理货业务流程为基础,采用理货员和机械司机多端确认的理货模式,利用MUI框架、SignalR和iziToast消息推送技术,实现无线终端的理货管理、作业票管理、货位分配等功能,解决传统理货模式信息延迟和信息错传、误传等问题。该系统实现无线终端之间、无线终端与件杂货生产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和信息共享,保证理货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探讨建立AIS航标综合水文气象系统,即利用传感设备采集航标附近区域的水文、气象等信息,通过AIS航标向过往船舶播发的同时并由邻近AIS基站实时回传数据,便于相关部门实时掌握、监测航道水文气象状况,以达到有效监管和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水文气象等助航信息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 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在采集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等状态傖息后,通过北斗通信服务将信息发送至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0.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在采集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等状态儈息后,通过北斗通信服务将信息发送至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