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开发,保护先行。开发是目的,保护做途径,方能实现南海的可持续开发。而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中国整体的海洋生态文明则是根本性必行措施。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海洋产业蓬勃发展,海洋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划体系初步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日益健全,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显著提高,海洋科技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是一个中心、四个示范区。一个中心就是建设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四个示范区即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和清洁能源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海洋思想是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总指导,笔者试从维护海权战略、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海洋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建设新时代美丽海洋强国路径并且阐述了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3年7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  相似文献   

5.
以海警部队维权执法职责为牵引,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为引领,阐述在新的形势下海警人才应具有的素质能力,不仅是精技术、懂指挥、会管理、能执法,还要具有生态文明的海洋环保意识、艰苦奉献的精神以及国际化的视野,从而为海警部队官兵的任职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举世瞩目。这次两会期间,环境保护成为两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世界十大最繁忙的港口有七个在中国,占全球货物吞吐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如何发展绿色水运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7.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珠海市海洋经济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时机。本文以珠海市海洋经济为研究重点,借鉴国内外关于海洋经济与湾区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珠海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海洋经济作为珠海的特色,有较好的区位、较大的经济规模和海洋资源上的优势,但也存在经济总量、发展动力和空间规划协调方面的不足,因此为推进珠海海洋经济更好的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本文从生态文明、交通运输、海洋科技产业三大建设方面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绿色经济"等为背景,结合建设"生态城"的理念,探讨如何为现阶段的港口环境保护规划逐步补充港口生态规划;讨论式地提出"生态港"的界定,并结合国内外港口实例和港口生态分析,提出"生态港"的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生态港”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绿色经济"等为背景,结合建设"生态城"的理念,探讨如何为现阶段的港口环境保护规划逐步补充港口生态规划;讨论式地提出"生态港"的界定,并结合国内外港口实例和港口生态分析,提出"生态港"的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中,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加强与水有关的生态建设,才能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发挥水土保持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分析了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加强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港口建设是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水产资源和港口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建设生态港口是将"港区-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到港区建设发展和作业相关的各项行为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经济活动的资源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连港太平湾港区生态港口建设措施进行研究,采用定性、定量分析和数模试验进行论证。提出在港区周边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对农渔业区及旅游休闲区、斑海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采取港界和航道规划优化措施并进行边界论证;在港区内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提出采取港区内水体保护、潮汐通道与水闸布置、生态护岸及绿化率控制、退养还湿、透水构筑物建设等措施。为总体规划的优化与实施提供支撑,为同类规划中海洋生态保护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观点     
正国家海洋救助保障体系建设,应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好新时代"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到交通运输部就"推进国家海洋救助保障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  相似文献   

14.
立足盐城市水环境现状,依托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合理运用水环境基底改善技术、水环境动力调控技术、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水环境强化净化技术和水环境景观营造技术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构建盐城市"活"水、"净"水、"美"水、"亲"水的水环境发展模式,营造盐城市生态的水环境和水景观,促进盐城市水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是中华文明发展之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航运大国,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水上防污染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成立20年来,始终以"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为目标,不断加强船舶载运危险品运输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监督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2013年工作会获悉,长江航道部门将按照绿色低碳、生态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中,将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成为生态文明航道。据介绍,该局将通过对长江通过能力以及航道生态承受能力的研究,统筹考虑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航道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科学合理地开发航道通航潜力;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转变航道发展方式,利用电子  相似文献   

17.
卓睿璇  宋瑶瑶  卓红 《水运管理》2024,(1):18-20+28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推进,国际公约中对船舶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防治船舶污染的法律制度暴露出减污降碳不协同、船岸联动不紧密、制度体系不健全、先进理念未入法等问题。为此,202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完成第二次修订。本次修法统筹考虑防治船源污染、保护生态和应对气候变化,严防压载水和沉积物造成的生物入侵,完善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和托运人告知义务,优化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制度,建立船舶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倡导绿色航运,助力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  相似文献   

18.
"金玫瑰"轮与"金盛"轮在烟台海域发生碰撞,事故造成燃油泄漏,污染海域。事故发生后,山东海洋与渔业厅就渔业和海洋生态损失提出索赔,并最终胜诉。一、诉辩主张原告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诉称:2007年5月12日,"金玫瑰"(GOLDEN ROSE)轮与"金盛"(JIN SHENG)轮在烟台海域发生碰撞,"金玫瑰"轮沉没,燃油泄漏,污染事故海域,造成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损失,并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表示,宁波未来5年发展方向为"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最关键的是要把握新方位、践行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唐一军表示,"要大力实施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六化协同’战略,推动宁波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因海洋而诞生,海洋因人类而生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未来的希望,航海是开发利用海洋、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纽带……"7月11日,以"感知郑和,拥抱海洋"为主题的2012中国航海日大会在江苏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主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而璀璨的航海历史和文化。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海洋大国。但要实现由大变强,还需要我们在加强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实践证明,深入持久开展航海日活动,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