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龙 《汽车导购》2006,(4):86-87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自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相似文献   

2.
正酒驾醉驾的社会危害主要是导致严重交通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而幸存者往往成了残疾人,不仅造成了肉体、精神上的痛苦,家庭成员要照顾伤者,还要承担巨额费用。保险公司对酒后驾车造成的所有损失都是拒赔的。酒后驾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给受伤者的家庭所带来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开车的时候千万不要喝酒,不要随意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冒险。触觉能力降低由于酒精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饮酒后踩制动踏板时软弱无力,方向盘掌握不稳,车辆易失控,这时,驾驶人踩刹车已慢了1至2秒。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每年因驾驶员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有25万余起,造成约5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13亿元。要想创造一个更安全的交通环境,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就是超速行驶、不系安全带和酒后驾车。沃尔沃的酒后驾驶闭锁装置就是要协助减少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各类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4.
林文杰 《驾驶园》2009,(4):88-88
据统计,2008年,福建省漳州市发生酒后驾车43起交通事故,造成15人死亡,受伤49人,酒后驾车引发的悲剧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机动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据公安部统计,1986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29万起,死亡5万人;2002全国发生交通事故77万起,死亡109万人。可见交通安全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主要原因疲劳开车,酒后肇事。机动车驾驶员长途行车,疲劳过度,思想麻痹,开赌气车,超速行驶,很容易酿成祸端,而酒后开车更是驾车者之大忌。放松警惕,精力不集中。有的驾驶员自恃老车把式,技术娴熟,在驾车时精力不集中,左顾右盼;有的自以为开了多年车,从未出差错,自鸣得意,于是驾车时与乘车人聊天、打闹;还有的边驾车边抽烟边吃东西…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08,(11):72-73
据公安部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4.9%,而在2004年这个比例为2.32%。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多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正因为如此,酒后驾车在中国被称人们形容为"马路杀手"。喝酒本来是一种增加宴会气氛,增进朋友友谊的社交方式,但物极必反,多则不宜。美酒喝多了,自然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如果这个时候驾车,就会严重影响司机的驾驶能力和判断能力,最终危及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7.
遏制酒后驾车为何如此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后驾车在我国不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道路交通安全热点问题。特别是在6月30日南京发生醉酒驾车造成5死4伤的特大交通事故后,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酒后驾车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酒后驾车(一)酒杯不大能勾魂,饮酒开车害死人;劝君开车莫进酒,防患未然心中留。酒后驾车(二)饮酒驾车胆量大,飞驰通行无惧怕;  相似文献   

9.
酒后驾车的危害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酒后驾车是恶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介绍了酒后驾车的危害、新的国家法规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定义及处罚标准,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治理酒后驾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叶卫兵 《驾驶园》2009,(4):91-91
2月16日下午,浙江省温岭市交警大队通报了一起由于违规停车和酒后驾车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05,(5):i002
据公安部统计,2004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17889起,造成107077人死亡,480864人受伤。其中,因酒后驾车、醉酒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32%,造成的死亡占总数的4.37%。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安全》2016,(5):48-50
有人喜欢开车,因为风光无限;有人喜欢喝酒,因为豪情万千。然而,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变成酒后驾车的时候,便成了令人心惊胆战的"马路杀手"。据统计,每年全球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50%-60%与酒后驾车有关。在汽车社会,酒后驾车、酒醉驾车是对公共秩序和他人安全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平安"驶"者所不能触碰的高压线。"醉驾入刑"自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满五年,不仅对车主们的喝酒观念产生了影响,同时让人们的行为习惯逐渐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3.
何辉 《驾驶园》2002,(11):21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因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车因素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仅排列在超速行驶、疏忽大意、措施不当等因素之后,成为公路上的一大杀手.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对酒后驾车有哪些规定呢?  相似文献   

14.
酒后驾车的危害众人皆知,可酒后驾车的人还是屡屡出现,每年因酒后驾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因此而丧命的人不计其数。为此,著名的Saab汽车公司研发出了一种轻巧、便捷的酒精浓度感应器,这种感应器在一定程度上对驾驶员的行为习惯进行了约束,协助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降低了酒后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怄气驾车是驾驶员的大忌,但一些人仍不能自抑,就像有些驾驶员明知酒后开车妨碍安全仍要酒后开车一样。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08,(10):19-19
深圳市民周先生是一知名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出于工作需要.经常陪客户喝酒.每次喝了酒他就让司机送他或把车停在酒楼.自己打的回家。他表示.经常看到一些客户喝”高”了还坚持自行开车,真替他们担心。“我认为很多人不遵守交通法规.这是导致酒后驾车肇事经常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周先生说,他本人就碰到过几起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对方酒后驾车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酒后驾车导致惨烈车祸屡屡曝光而又频频发生,同样,国外酒后驾车也是极为严重的问题。据统计,英国酒后驾车导致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中总死亡人数的17%;  相似文献   

18.
高育红 《驾驶园》2009,(10):71-71
近来我国曝光多起酒后驾车导致的惨烈车祸。 在国外.酒后驾车也是严重问题.比如,英国因酒后驾车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中总死亡人数的17%.美国每年因酒后驾车导致的死亡者约1.3万人。美国公路安全管理者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墨菲说.传统的罚款,暂扣和吊销驾驶执照的方式对管理酒后驾车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推广预防酒后驾车的新技术成为挽救人们生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正在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睡眠问题与交通事故关系调查,这是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大型科研项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调查研究”的一部分。这项大型研究在我国是首次开展,研究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北京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干预,及早发现交通事故隐患,找出遏制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让大家认识到:白天开车犯困。危险等于酒后驾车。  相似文献   

20.
黄裕农 《驾驶园》2010,(12):76-76
为防止酒后驾驶行为的蔓延.坚决杜绝因涵后驾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河北迁安公安交警大队采取“三深化一延伸”措施,形成对酒后驾车违法行为严查重管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高发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