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土石坝中建设防渗墙后,墙身会对坝体的渗流场和应力场产生一定的隔断作用,从而改变了相应的渗流场和应 力场,对坝坡的整体稳定产生影响。依托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增建防渗墙前后的 上、下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并引入计算收敛、土体位移、塑性贯通等3种失稳评价标准对比分析坝坡的安全 系数。分析得出:建设防渗墙后,上游坝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有所降低,下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增加,从而使得整个坝体的 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运河护岸经常被破坏的情况,通过研究运河航道中船行波对岸坡的作用及破坏机理,分析不同形式生态护坡的消波能力,研究运河航道多功能协调的护坡关键技术。总结航道生态护坡设计原则和思路,提出生态护坡结构应尽量设置多孔性结构,为生物提供生长空间。护坡结构形式选择要综合考虑水岸相互作用和生态需求。在船舶通行密度高的航道,船舶航行会对水生生物造成重大影响,有条件时应单独开辟一块区域供水生生物栖息。  相似文献   

3.
朱俊凤 《水运工程》2013,(2):157-159
以关刀碛滩险为例,分析卵石河段丁坝坝根出现水毁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分析表明:卵石岸坡上的坝根除采用基槽开挖的方法保证坝根嵌入原始地形外,还应采取增加护坡或挡护体等其他措施保护坝根。  相似文献   

4.
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主要由新建生态坝工程、护坡及林相改造工程、输水隧洞工程、坝顶及森林消防道路等工程组成,工程建成后,将在城市建成区与饮用水源地之间形成物理屏障,改变汇水流向,保障饮用水库水质安全。本文根据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的建设特点,分析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建设期及建成后的保护措施,对本工程及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护坡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基于保护长江中下游岸坡稳定性及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目标,提出新型生态护坡结构.通过物理模型动床试验观察新型生态护坡结构对不同类型岸坡的保护效果,分析不同类型岸坡冲淤变化机理.观察不同水流入射角度对弯曲河道岸坡稳定性影响,针对不同类型岸坡提出合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上世纪修建的均质土坝白石冲水库大坝为研究对象,基于土体渗流的基本理论,结合水工分析系统软件,分析了不同水位条件下坝体内部的浸润线特征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大坝渗漏问题严重,坝体渗透变形类型为流土且不会产生渗透破坏;上游坝坡在各水位条件下趋于稳定,下游坝坡在正常蓄水位和允许最高水位条件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为大坝后期的除险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现有生态膜袋护坡结构应用区段坡比为1/24,为进一步研究生态膜袋护坡结构的边坡适应性,进行设计边坡为1/5的试验,分析不同坡比条件下生态膜袋护坡结构的水动力特性及促淤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国内外一些典型生态护坡技术形式和易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生态护坡技术存在明显差异。国外的生态护坡技术多使用草、灌、木、石等自然原生材料,着重于岸坡生态系统的恢复,但植物护坡的抗冲刷能力有限,防护强度不高;而国内的生态护坡技术在材料使用上会统筹考虑防护强度和生态性能,不限于自然原生材料,在受冲刷较严重的岸段,较多使用半硬质护坡,但应进一步探索硬质材料与土壤、生物更好的结合方式。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河道生态护坡应在提高岸坡强度的同时更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9.
文章中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设计的重要作用,例如降低环境与水利工程之间的矛盾、减少施工成本等,随后介绍了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植被护坡、土木材料固定、混凝土植被护坡等,最后介绍了几种生态护坡技术的设计方案,例如多孔植物设计和植被保护坡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舒志明  王航 《水运工程》2020,(S1):133-136
传统的混凝土或生态型护坡结构均不能兼顾海岸防护对结构防浪消能、耐久性、生态性的需求。针对孟加拉Mirsarai海岸防护工程特点,并经方案比选,采用混凝土块体与生态组合型护坡结构,对其技术质量重难点、典型施工问题、基槽镇脚棱体和坡面块体的防浪稳定性、生态护坡与结构排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槽与坡面块体稳定质量满足防浪要求,能够有效抵御汛期海浪冲击;植被生态型护坡利用根系加固土层,控制土粒及下部材料冲刷流失,并兼具生态与景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常用岸坡防护措施的优缺点分析,结合南京市某航道岸坡除险加固工程案例,本文详细介绍了护坡加固方案的设计、施工工艺流程。模袋混凝土护坡的优点比较明显:一次充灌成型,施工简便、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防护坡面面积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防冲刷效果较好,可以水下施工,不需设置围堰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护坡能够在河道治理中起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防洪防灾的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发挥河道的景观作用,因此在河道治理行业受到了追捧。本文选取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生态护坡措施在松花江干流治理中的实施过程跟起到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比各种生态护坡形式,比较了几种常用生态护坡的优缺点,接着分析探讨了水侧堤坡和背水侧堤坡的结构设计,最后逐一分析了雷诺护垫、生态混凝土连锁板护坡、蜂巢格室护坡和格构草皮护坡的施工。结果表明,生态护坡具有良好的护坡、固坡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向家坝枢纽日益增加的通航需求,为保障向家坝枢纽正常运行,2019—2021年对向家坝近坝通航水域持续性水沙监测,采用3年的实测地形资料,结合向家坝库区水沙特性对重点水域冲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坝上游翻坝码头逐年淤积,但淤积量不大;凉水井码头逐年冲刷,冲刷区域主要位于深槽;坝下游航道冲刷较为明显。须持续对加强翻坝码头和坝下通航水域监测和分析,以保障涉水建筑物稳定、船只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4.
港口航道中具有边坡结构,需要采取护坡措施,使滑坡现象能够得到控制。基于此,本文将从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岸坡整修、膜袋铺设、膜袋填充、清理养护六个方面入手,对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增加岸坡的稳固程度,使港口航道能够安全通行。  相似文献   

15.
潜丁坝工程是航道整治工程中较为典型的整治建筑物类型之一。本文通过水槽概化模型,对纵剖面面积基本相同、坝顶呈阶梯状变化的不同断面结构型式的潜丁坝的水力特性和冲淤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阶梯状潜丁坝和平坡丁坝对断面水流结构和周边河床局部冲刷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潜丁坝在改善流速分布和流态方面的差别,特别是潜丁坝坝后的冲淤变化,对潜丁坝纵断面结构型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潜丁坝在航道整治工程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护坡技术能够完成河道的加固,但存在安全稳定性系数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需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植被覆盖类型、选择施工工程材料、设计防护坡形态由此实现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所述施工技术比使用原有方式的河道安全稳定性系数更高,能够实现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武永斌 《中国水运》2009,(1):159-160
模袋砼护坡技术在国内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作用为防风浪、抗冲刷。模袋砼护坡在国内堤防防护中应用已有较大发展,采用模袋砼护坡代替传统的抛石顺坝结构,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期干扰,而且具有施工简单、效率高且可直接在水上或水下进行施工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沙迪  董昊雯 《中国水运》2008,8(1):91-92
橡胶坝是一种低水头的水工建筑物,结构简单,运行方便.斜坡式无褶皱橡胶坝将斜坡上的下游锚固线布置成向下游倾斜的直线,充坝后斜坡处坝袋无褶皱,坝体平整美观,坝袋运行稳定,避免了斜坡处坝袋端部产生褶皱而发生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9.
对用通航汉道内的断面平均流速Vt=整流速V2的概念来确定锁坝坝顶标高的方法作了简要简要探讨,并用工程实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出发,依据有关现行规范规定和大坝安全评价分类标准,对涧里水库大坝上、下游抗滑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目前工程现状,涧里水库大坝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性整体上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溢洪道未按设计要求完成,溢洪道右岸0 110~0 132段挡水墙高度不够,结构单薄,不满足抗倾稳定要求,且防浪墙、放水管裂缝影响坝体结构完整性。因此,涧里水库大坝结构稳定性为C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