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水航行船舶下沉量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文通过对浅水域中航行船舶吃水增加而产生下沉现象分析,包括船舶在临界、亚临界、超临界速度段相应阻力、纵倾以及下沉的讨论,给出船舶在浅水域航行时确定船舶下沉量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受限水域、浅水域以及浅水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给出受限水域类型、浅水域概念、浅水效应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三者的因果关系,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为准确计算浅水效应所引起的船体下沉量以及纵倾变化,本文运用傅汝德相似定律引入阻力傅汝德数与水深傅汝德数对深水域和浅水域中船体下沉量以及纵倾变化做了理论分析,并从流体力学角度阐述了船舶操纵性能以及运动状态在受限水域中发生的变化。从理论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浅水效应对船体下沉量以及纵倾变化影响更为剧烈,船舶操纵性变化较大。本文对浅水效应影响下的船舶运动特性以及船舶操纵要领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所跨越的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繁忙、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桥建设水域海面宽阔,大型船舶以及高速客船航行频繁,桥区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大通航环境极为复杂,大桥施工期间,更加重了桥区及人工岛附近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问题。为了保证大桥水域通航有序和施工顺利进行.就大桥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大桥建设期间水上交通安全提出信息化监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朱正雷 《珠江水运》2022,(3):114-116
想要很好地操控港内船舶,并发挥出良好的船舶性能,驾引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船舶操纵的理论知识,还要全面了解外界因素对船舶操纵带来的影响,比如风向、流速、浅水等.港内船舶的行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浅水域的影响,而浅水域中船舶所呈现的操纵技能和效应变化是每一位驾引员必须掌握的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浅水域对港内船舶操纵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船舶在浅水域航行时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对船舶在浅水域航行时的吃水和纵倾变化,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作了对比分析,为船舶航行于浅水域时富余水深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讨论的结果可为船舶驾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高速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江海联运综合大通道建设,内河航道交通流增大,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内河水域通航环境复杂,航道弯曲狭窄,水深浅、滩涂多,受潮汐和天气影响水位变化大且流速急。位于珠海、澳门交界的十字门水域经常发生船舶搁浅险情,制约着西江流域、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介绍珠澳十字门水域水文特征,分析船舶交通流特点,梳理船舶搁浅案例,深挖事故原因,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目前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典型水域的水上交通形势,对长江上、中、下游典型水域(重庆段、武汉段、芜湖段)2012-2016年期间水上交通安全相关数据(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数、船舶交通流量、水位等)进行了分析汇总,分析了长江上、中、下游典型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特征和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型船舶的增加使得许多水域相对变浅变窄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当船舶从深水开阔水域驶入浅窄水域时,周围水流的分布、水阻力、船速、吃水和操纵性等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船体下沉、纵倾变化、操纵性能变差、螺旋桨转速下降、舵效降低、回转性能变差等等,大型船舶浅窄水域航行的风险增加.因此船舶进入浅水区域,增强风险意识,熟悉大型船舶的操纵性能及浅窄水域对其的影响,对于安全航行和操纵的风险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研究船舶在浅水中的操纵与控制是船舶航行安全的一项重要课题。根据势流理论,以某型船舶为仿真实体,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对船体进行网格划分,基于不同船体网格模型进行浅水域的操纵性计算。研究结果反映出该型船舶在浅水域的操纵特性,为该型船舶在浅水域的操纵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其它船型的操纵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耙吸挖泥船自身体积大、吃水深、不适宜浅窄水域施工的问题,进行了耙吸船浅窄航道施工技术研究。通过分析潮汐、水深条件、耙吸船特性、施工工艺等要素,得出结论:确保选定的船舶上线位置不仅要满足上线时刻的船舶航行挖泥水深需要,还要保证在施工航速下各个时段的船舶富余水深要求。该施工技术以船底富余水深为关键控制量,尽量延伸上线位置,保证可施工区段长度,逐渐拓展工作面,突破了耙吸船浅窄航道水域施工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维潮流模型分析人工岛对海湾污染物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煌  孙大鹏  孙志国 《水道港口》2013,34(3):263-271
人工岛作为人工建造的海洋工程结构物,其嵌入必然对其附近水域的水动力特征造成影响。针对不同的人工岛建设预案,基于ECOMSED建立了大连湾海域的三维潮流模型,通过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技术,采用单个粒子和粒子群模拟了大连湾水域污染物输运过程。对比分析了人工岛嵌入前后粒子运动的三维运动规律,最后从污染物扩散的角度为人工岛的规划以及排污口的布置给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2.
0引言受航道深度、宽度、纵距限制及通航环境、风流等因素影响,大型船舶在狭窄水域遭遇险情时操纵非常困难,且避险时机稍纵即逝,因而对驾引人员的应急操纵技术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应急操纵实例,阐述船舶在狭窄水域的应急操纵方法,包括判断要素、车舵锚的应用、关键节点、操纵要领和注意事项等,供同人参考。1可能遭遇的危险情况(1)船舶无法按操纵意图运动。多数由船舶自身性能变化所致:(1)船舶装载不当造成过大的纵倾  相似文献   

13.
结合船吸理论,对长江南通段狭水道船舶船吸事故进行分析,归纳出此类事故的特点。长江南通段船舶流量大,水域繁忙,日均船舶流量2500艘次,其中万吨级以上船舶近150艘次,日过境危险品超过30万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对我国水域环境的污染威胁越来越严重,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当前,我国已经加入了一些与船舶污染防治有关的国际公约,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船舶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初步构筑了我国船舶污染防治的法规体系框架。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船舶防污染法规体  相似文献   

15.
人工岛建设对周围水域潮流场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琼州海峡这样一个水动力环境相当复杂的区域建设人工岛,不仅要考虑人工岛本身的稳定性问题,还要深入 地认识人工岛建设引起的周围水域流场变化以及泥沙冲淤变化。为了深入研究工程建设的影响,基于潮流泥沙整体物理模 型试验研究了海口如意岛人工岛工程周围水域工程前后的潮流场变化,得出了人工岛工程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同时对工程 海域泥沙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得出了人工岛工程的建设仅对工程区域附近水域有一定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 番禺海事强化水上加油船安全标准日前,广东番禺海事处对辖区内的水上加油船开展安全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要求,提高加油船的安全管理标准。当天,检查组主要检查了辖区内八塘尾水域停泊的"粤番禺油3512"、"穗增油20"和"穗增油17"等水上加油船,重点检查船舶和船员证书、救生消防设备、防污器材、应急演练情况以及船舶安全管理情况,详细询问了解亚运前水上加油船所采取的相关安全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农用船舶,是指仅用于农副业生产需要,不参加社会经营性运输、长度在10米及以下的船舶.据初步统计,广州番禺农用船舶数量超过10000艘,这些船舶航行在本乡镇内或者相邻乡镇水域,有的还到达邻近的中山、东莞等市,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和农用物资运输,也有的作为出行工具.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以来,船舶在长江口上海段水域和黄浦江水域频频与小船发生碰撞,分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在一些事故多发的水域中小船航行特点及避让措施。一、航行在上海港水域小型船舶的现状1.航行在上海港水域小型船舶种类  相似文献   

19.
<正>0引言条帚门航道位于舟山本岛东南侧水域,介于六横岛与虾峙岛之间,由条帚门口外航道(AC段)、条帚门支线航道(BC段)和条帚门口内航道(CE段)等组成,航道全长22.6 n mile。条帚门航道示意见图1。AC段满足15万吨级船舶满载(船舶总长289 m,型宽45 m,型深24 m,满载吃水17.6 m),30万吨级船舶空载通航深度要求,30万吨级船舶+15万吨级船舶  相似文献   

20.
做好极端天气通航条件研究,是保障三峡枢纽通航及运行安全的重要基础。通过观测大风气象条件下船舶通航原型,归纳了6级以上大风条件下近坝水域的航道适航性能,即不同航段风力场、风速、风向与避风区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耐波性关键指标,即船舶遇风风压倾侧力矩与风压复原力矩对比值,归纳了不同类型船舶的适航性能及抗风能力差异性。计算结果表明:三峡船闸上引航道在其连接段水域出现6级以上大风时,船闸及引航道水域风力可能小于6级;因风向与引航道轴线夹角小,进出闸船舶受大风影响也较小;在近坝其他水域因大风禁航时,船闸及引航道封闭式、控制性通航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为三峡通航机构积极解决大风气象条件下应急通航难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