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涛 《中国水运》2014,(7):226-227
甘河子水库工程坝址河道较宽,两岸地形坡度较陡,经过初步设计阶段论证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泄洪建筑物采用左岸泄洪放水洞+右岸表孔溢洪洞(由导流洞改建);施工过程中,因石方爆破开挖所需火工产品的禁批,导致工程处于停工状态;经过考察、了解、试验,比选出唯一可行的挖掘机免爆开挖方法,通过设计方案比选和优化,最终确定技术可行、投资较省、施工可控的泄洪变更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航为向家坝水电站功能之一。为发挥电站通航效益,明确电站适宜通航水流条件,前期通过实船试航试验初步确定电站最大通航流量不超8 500 m3/s,且最大泄洪流量不超2 200 m3/s双控标准。然而,在近年船舶通航实际调度中发现,向家坝水电站通航水流条件除受下泄流量影响以外,还受下游岷江、横江洪水顶托作用影响。通过建立向家坝—泸州一维非恒定流模型,模拟当汛期向家坝水电站依次按4 000 m3/s至8 000 m3/s各级流量恒定出库时,分别遭遇岷江、横江5~100 a一遇不同典型年洪水顶托后,向家坝水文站水位日变幅、小时变幅情况。得出当遭遇岷江50 a一遇、横江100 a一遇洪水顶托时,向家坝水文站最大水位小时变幅分别达0.55、1.19 m/h,最大水位日变幅分别达7.59、6.87 m/d;且仅当遭遇岷江、横江5~10 a一遇部分工况洪水顶托时,向家坝水文站水位满足小时变幅不超过1 m/h、日变幅不超过3 m/d双控要求,其余工况下水位变幅均超标准。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向家坝水电站通航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16,(2):166-169
引航道与泄洪河道交汇区由于水流流向与航行进出闸方向角度较大,常产生较大横向流速,影响船舶安全进出闸。文章建立成子河船闸引航道与泄洪河道交汇区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模拟研究该区域通航水流条件及其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无工程措施条件下,废黄河下泄流量为10 a一遇洪水时,成子河引航道与泄洪河道交汇区表面最大横向流速大于0.3 m/s,不能满足通航要求。当废黄河与引航道交汇区的上游设置导流墙时,导流墙将来流分为左右两股水流,向下游的主流流向逐渐与下游引航道平行,交汇区的水流受导流墙阻挡流速减小迅速,能满足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4.
水库除险加固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水库经过几十年的长期运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主要表现为:水库防洪标准低;抗震标准低;大坝稳定性差以及坝体、坝基渗漏严重;输水及泄洪建设物老化;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防汛公路不畅,管理设施、观测设备不完善。因而在水库除险加固时应针对病险成因,进行大坝加高与泄水建筑物扩建方案比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定加固定方案,保证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大坝加高期间,在对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混凝土坝泄洪深孔明流段进行详细检查后发现了裂缝、错台、蜂窝麻面、外露钢筋头等混凝土缺陷,为保证加高后泄洪深孔正常、安全运行,必须对已经发现的缺陷进行妥善处理。本文重点介绍了泄洪深孔高速水流去混凝土裂缝修补施工技术及处理效果,希望对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程龙  李云  安建峰 《水运工程》2016,(12):158-163
通过1:80的三峡枢纽及下游引航道整体物理模型研究了典型的大坝泄洪、电站调峰、船闸泄水及其叠加工况下的升船机下游引航道非恒定流波动特性。结果表明:三峡枢纽下游引航道内的水位波动是引航道波流运动和两坝间流量差引起的河道涨、落水长波耦合叠加的结果。枢纽进行百年一遇洪水调节时升船机下闸首水位波动最大小时变幅061 m/h。当大坝泄洪单次调节流量小于2 000 m3/s时,升船机下闸首水位波动小时变幅小于042 m/h。电站调峰运行时,升船机引航道水位波动首波幅值随流量变幅和变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小时变幅则取决于流量变幅和两坝间净流量大小。船闸双线同时泄水时升船机下闸首水位最大小时变幅018 m/h,基本不影响升船机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汉江某航电枢纽土石围堰汛期导截流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工程方案进行优化,研究戗堤进占过程的水力特性以及截流对岸坡的冲刷影响,合理确定水下抛石料粒径。结果表明:1)通过对比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2)成功预测了一期围堰挡水能力,预测水位精度高达0.5 m。3)二期上游围堰采用双向立堵法,减少了截流对岸坡的冲刷。同时预测的龙口流速及抛石粒径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已成功运用于该项目实际施工中,并保证了该工程汛期一次实现成功截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Ⅱ标工程为例,在具体施工时发现难点较多、现有施工图纸与实际出现一定出入等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对水利枢纽导流洞连接线改线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最终为该工程节省了施工时间,保证了整体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9.
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厂房及冲沙闸工程一期截流施工关键技术主要有料源平衡与确定备料量,截流时段与截流流量的选择,安全进占与龙口段施工等等.通过对施工重点、难点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制定了周密、可靠的施工计划和措施,确保截流工程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利泽航运枢纽修建阶段航道能够保证基本的安全通航功能,根据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施工导截流1:100正态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成果,从流速、流态、通航流量以及航行路线等角度分析施工导流期三期的通航水流条件以及围堰截流试验情况,并得出截流时不同龙口宽度的计算参数。结果表明,提出的施工三期导流围堰方案所得出的试验结果在流速、流态等水流条件方面均可较好地解决本枢纽工程的施工期通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三门滩水库为研究对象,选择"5.19"洪水实际调度过程为例,分析"洪前预泄"水库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合理性,表明与"洪前预泄"调度方式相比,按正常蓄水位起调,水库调洪高水位将有所增加,其中设计、校核等稀遇洪水增幅相对较小,中、小洪水增幅较明显,即采用"洪前预泄"调度水库若不能正常预泄将对库区耕地及居民造成淹没风险。现状采用"洪前预泄"调度方式的水库若无完善的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和洪水预报系统,水库防汛运行管理不能完全满足"洪前预泄"调度要求,出于安全考虑,建议设置汛限水位进行防汛调度;并建议对于确定坝顶高程的设计、校核标准级大洪水,仍应采用从正常蓄水位起调以确保大坝安全,而不是"洪前预泄"的调度方式计算调洪高水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良白路-铁东路箱涵为例,采用Mike11模型,运用分流比试算法分析了东深渠分流比,进一步计算白泥坑水河口设计洪水,并分析了箱涵建设前后箱涵断面上游水位壅高情况。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重现期来水情况下,东深渠分流口处分流至右分汊占总流量的47%左右;箱涵建成后,河道50年一遇洪水最大水位壅高0.002m,壅水曲线全长424m,箱涵下游水位无明显变化,不会对河道行洪安全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坝项目施工是水利工程的典型项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坝施工安全监测设计与施工技术应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是保障整个水利工程正常施工的关键。从实践经验处分析,大坝的安全监测主要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监测运行状态,对施工中的安全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并从中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供水利工程施工的科学稳定实施,为实现大坝施工中安全监测设计及施工的有效开展,本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从影响大坝安全影响因素出发,重点分析了大坝施工主要技术,并提出了安全监测设计与施工技术理论方法,旨在提升我国大坝施工技术的稳定发展和质量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德厚水库位于云南文山市德厚河上,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德厚水库大坝截流采用单戗立堵截流方式,两岸双向预进占、由右岸进占截流,工程于2016年12月21日截流成功。  相似文献   

15.
水利水电工程泄洪兼放空隧洞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泄洪兼放空隧洞的修建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有效避免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对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效保证,从根本上了解决农民的灌溉问题、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本文对泄洪隧洞的概况及设计方案、思路和隧洞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找到更合理、更切实可行的泄洪兼放空隧洞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库大坝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建筑,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需要提高水库大坝的防渗设计,提升水库大坝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粘土防渗与复合土膜在水利工程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对水库大坝实施安全鉴定工作,是强化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基本对策,采取安全鉴定的方式来检验水库挡水、输水以及泄洪等情况,可以了解到水库的实际运行状态,认识安全情况,明确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以此降低水库建筑物风险问题的出现,促使水库安全运行。在本文中,主要对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1 概述 西辽河总办窝堡引水工程由24孔拦河闸、3孔冲沙闸、左岸莫力庙取水口和右岸引辽济清取水口4部分组成,其中,左岸莫力庙取水口在拦门河闸上游800m处,其它3部分均处于同一断面上.该河段属游荡性河流,水流含沙量大,河道冲淤迅速.汛期最大含沙量为166kg/m~3,河床质平均粒径为0.25mm,推移质平均粒径为0.117mm,悬移质平均粒径为0.04mm.该工程的设计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流量为847m~3/s;校核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流量为1964m~3/s.该工程试验要求在流量大于100m~3/s时,保证莫力庙取水口与引辽济清取水口能同时引水,并且要求在讯期各取水口不被淤堵,拦河闸、冲沙闸能顺畅地泄洪排沙.  相似文献   

19.
大坝防洪设计标准关系着大坝防洪质量。大坝防洪安全问题关系到我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对大坝防洪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对大坝防洪设计标准明确规定,能够提高大坝防洪安全性,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水库大坝也在水资源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缓解旱情、进水水力发电以及防御汛期洪水等方面。对本文将对于防洪设计标准以及大坝防洪安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某水电站大坝下游厂房出水口附近存在一典型的深厚覆盖层滑坡体。覆盖层厚度为为20~40m,总方量约为260万m3,由于该滑坡体距大坝泄洪建筑物及电站尾水出口较近,其是否会发生滑动变形、稳定性如何,成为该水电站工程必须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之一。文中结合工程边坡的设计要求,通过对该深厚覆盖层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深厚覆盖层边坡加固治理的分析方法和工程措施,从而为其它类似工程的稳定分析与加固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