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合肥市水运资源丰富,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加之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合肥市实现了由"濒湖时代"进入到"濒临长江、沟通江淮"的跨越,本文通过对合肥水运发展现状、发展机遇期分析、研究,探讨合肥水运未来发展重点,提出加快水运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使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市更好、更快地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分析合肥水运的现状和短板,阐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引江济淮工程打通了合肥水运南延北上的主通道,国务院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徽省水运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方式更加多元等战略机遇,提出合肥港建设兆西河Ⅰ级航道、加快重点港区建设等打通合肥港通江达海的水路主通道、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路凌云 《中国水运》2007,(10):50-50
裕溪船闸是合肥、巢湖等地水运进入长江的咽喉,自1969年建成以来,累计过闸量达1.2亿吨。该船闸对促进皖中地区及安徽水运发展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裕溪船闸已经成为制约合肥、巢湖等地水运发展的瓶颈,尽快建设复线船闸,扩建裕溪船闸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合肥水运适应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合肥港打造成"江淮航运中心",通过分析合肥水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干线航道等级和港口规模化水平,建成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打造江淮航运中心"的思路。最后,给出发展建议:提升航道等级,打好发展基础;加快港口建设,提高通过能力;完善支持保障系统,确保安全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建设航运中心;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5.
《水运工程》2011,(10):57
日前,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水利厅和蚌埠市政府在合肥共同签署了加快蚌埠市水运发展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计划总投资3亿元、年吞吐能力达100万吨的蚌埠新港二期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工建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07,(9):4-4
当前,国家将加快推进水运事业的发展作为交通行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已经对水运事业的发展进行新的规划并将加快推进内河航运发展作为水运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珠江航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正>未来,长江内河水运将持续面临新的发展要求,"新旧交替""不断变化"仍将是相当长时期内长江内河水运发展的特点,也将涌现出新的机遇和增长点长江内河水运承担了沿江85%的煤炭、85%的铁矿石和中上游90%的外贸货物运输任务,在长江流域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长江内河水运将持续面临新的发展要求,"新旧交替""不断变化"仍将是相当  相似文献   

8.
刘龙铸 《水运管理》1997,(10):12-13,16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和保障。四川行政区划调整后,水运业必须着眼于今后的振兴和发展,必须处理好水运发展、管理体制调整和稳定过渡的关系,要着力探索实践好三大课题: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的水运发展战略;二是稳步推进,分步实施对水运管理体制的调整改革,建立和完善新的管理和动力机制;三是突出抓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及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调整稳步过渡。  相似文献   

9.
湖北历来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美誉,在我国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出台,给湖北水运发展带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近期制定的《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十二五"规划》,无论是从水运规模、运行机制、服务保障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都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伴随着湖北水运振兴崛起,水运快速发展,湖北水运文化、港航海事精神将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水运文化是水运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水运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我们要认真思考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运》2010,(1):7-7
张德江副总理的长江调研之行,以及在全国内河航运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全国内河航运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标志着全国内河航运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黑航局将以全国内河水运发展座谈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省水运的优势,把握住内河航运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有效地推进黑龙江水运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珠江水运》2014,(22):7-10
珠江,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内河水运河流,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水运市场异常繁荣。但由于珠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珠江水运市场发展的不平衡,目前珠江水运主要集中在珠江中下游地区,上游的云贵两省因闸坝碍航水运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形势,对珠江水运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珠江水运需面向未来谋求发展,让珠江水运市场繁荣之梦照进现实。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目前水路运输集装箱主要采用江海联运的方式进行,未来合肥市依托江淮运河项目打造合肥江淮航运中心,集装箱水路运输枢纽的形成,合肥对外水运联系通道合裕线航道等级的不断提升,外贸集装箱对水路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通过对合肥集装箱的江海直达运输方式和现有江海联运方式对比,得出合肥江淮航运中心江海直达运输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给合肥港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基础,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和政策方向,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在研究合肥港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合肥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合肥港发展新目标与新规划。  相似文献   

14.
董帮友 《中国水运》2012,(10):38-39
国际、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和最发达的城市,都与港口、水运有关,要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目标,发展的重点就是港口经济。本文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准实施,分析了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是承接产业转移核心中的核心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后,世界五百强、国内上市公司等大量企业将落户合肥,城市物流量大,须发挥水路运输优势,规划建设合肥(港)综合保税区,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运输功能向港口综合物流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五"期,是珠江水运构建"一横一网三线"总体格局的关键时期,通过补齐珠江水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珠江水运服务质量。注重珠江水运装备提档升级,推动珠江水运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实现珠江水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在新的平衡。"十二五"期,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珠江水系四省(区)悉数出台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空前,航道、港口及其枢纽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  相似文献   

16.
罗文泊 《珠江水运》2006,(Z1):35-36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历经数十年的云南水运事业如何加快发展,是云南省航务局领导和许多同志一直关注的问题,为了抓住机遇实现云南水运发展的新跨越,云南省航务管理局领导提出了以运输为龙头的云南水运发展新思路。围绕这个新思路的贯彻落实,从以通道建设发展水路运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珠江,奔腾!     
正近期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先后到广东调研珠江水运发展,表明国家对珠江水运发展的高度关注,也对珠江水运发展释放出了积极信号。珠江是中国第二大通航河流,经过水运人多年来的精耕细作,珠江水运得到长足发展,一跃成为沿岸各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珠江水运的发展逐渐成为全国关注热点。今年6月9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25日,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合肥召开。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组长、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期间,交通运输部与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与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国家再增加10亿元预算内资金,  相似文献   

19.
长江的安全绿色发展将是未来长江水运的主旋律,本文提出了智慧水运助力长江经济带安全发展,通过平台的监控系统和大数据,为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找到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说交通运输部"大宗货物绿色运输北江示范项目"落户清远,是清远布局水运绿色发展的第一步,那么下大力度对辖区超过100艘老旧游船的淘汰升级就是清远布局水运绿色发展的第二步。北江黄金水道呼唤绿色水运,清远海事局勇立潮头,敢于担当,通过不断提升海事监管服务水平,为清远水运市场和造船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