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的网络用户访问安全性机制存在着恶意用户识别时间长的缺陷,为此提出船舶网络的用户访问安全性机制分析研究。采用APK软件对船舶网络用户访问数据进行采集,利用JAIA语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上述处理好的船舶网络用户访问数据为依据,对其数据异常进行检测得到船舶网络用户访问数据异常主题,以其为基础对相关特征量进行提取,以提取的特征量为依据采用用户识别算法对恶意用户进行识别,实现了船舶网络的用户访问安全性机制的运行。通过实验得到,提出的船舶网络的用户访问安全性机制的恶意用户识别时间比传统机制快了4 s,说明提出的船舶网络的用户访问安全性机制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船舶间通信的日益频繁提高了船舶网络系统的复杂度,进而提高了对船舶复杂局域网监测系统的要求。传统监测系统价格昂贵,且难以监测跨操作系统的局域网。本文针对船舶网络的特点,提出使用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船舶网络监测系统。通过使用LibPcap实现监控层,使用CGI实现应用层,使用JavaScript和REST实现用户层。本文设计的监测系统,降低了网络监测的延时,提高了威胁识别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船舶网络信息用户访问传输系统中存在的精度低、速度慢,安全性能较差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保证舰船网络用户通信访问的安全性,提出基于统计学的船舶信息传输网络用户访问安全性算法。通过对船舶用户网络信息访问和传输安全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向量进行分析,构建了网络信息传输安全评估体系。由此生成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安全性评估,以便实现多用户之间的网络信息访问传输资源共享安全控制,最终实现基于统计学的船舶信息传输网络的安全访问算法。最后对上述设计的有效性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统计学的船舶信息传输网络用户访问安全性研究能够有效提高舰船网络访问控制的安全性,具有精准度高、评估速度快、安全性强等优势,对日常的大型船舶移动网络信息传输安全防护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船舶航行数据远程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船舶数据远程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嵌入式控制设计,组合船舶C站和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组建系统,利用C站的卫星通信功能接收陆地远程控制指令,通过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对C站和AIS设备的远程控制。采集C站和AIS设备中的船舶航行信息,通过卫星通信将航行信息传送到陆地船舶管理系统,实现了船舶数据的远程采集,为提高船舶自动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对船舶信息无线传输网络进行访问控制是实现船舶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权限管理复杂程度的增长和用户量的增加,基于角色的用户访问安全性算法安全性不足,不能有效控制非法用户的访问请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信任值的用户访问安全性算法。首先计算用户与船舶信息无线传输网络之间的直接信任值;然后通过二者之间的直接信任值获得用户间接信任值;最后在直接信任值和间接信任值的基础上,求得用户的综合信任值,评估用户的信任等级,实现对船舶信息无线传输网络的安全访问。结果表明:与基于角色的用户访问安全性算法相比,基于信任值的用户访问安全性算法的成功访问率降低了13%,表明前者的安全性要好于后者,能有效控制非法用户的访问请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嵌入式系统在船舶监控方面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以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平台设计的嵌入式系统控制板,实现船舶机舱(engine room)的自动监控和数据传输。涉及到数据的采集和web server的功能,使从机舱监控的数据可以直接通过船舶的局域网传送到每一个相关人员的工作间,甚至是房间里。  相似文献   

7.
分析归纳了局域网内多种可能导致信息泄密的途径,深入研究了密码学理论和公钥基础设施PKI,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网络安全系统。该系统以硬件USB KEY产生和管理网内用户的公/私钥对,以符合PKI标准的数字证书来管理用户的公钥及其相关联的身份信息。同时提供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功能,在网络环境中确保了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将USB KEY与客户端软件相结合,通过双因子身份鉴别机制严格管理登录到客户端主机的用户,使得合法用户可以安全的通过Internet网访问内部数据。最终所实现的系统确保了在不影响某研究所所局域网当前业务的前提下,完成对局域网全面的安全管理。保证无论是在本单位的内网或是公网的合法用户在与单位内部资源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时,都能确保系统与数据的安全保密,从而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和信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船舶航行数据进行访问控制是实现数据机密性和进行隐私保护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用户对数据密钥的获取权限完全由数据属主控制,权限管理的复杂程度将随数据量和用户量的增长显著提高,影响数据访问控制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船舶航行数据访问控制方法——AB-ACCS。AB-ACCS对数据访问的安全性进行假定,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AB-ACCS基本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访问用户的身份进行测定,授予或取消用户的访问能力,如果用户身份合理,则对用户读写数据过程进行再次控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控制方法设计完成后,对其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AB-ACCS方法显著降低了数据访问控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受采集结构和网络配线的局限,传统船舶状态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延迟性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WiFi传输技术,设计船舶状态数据分布式采集系统。制备船舶状态数据采集器,作为采集系统终端二阶控制终端,利用内置传感器,实时采集当前船舶状态数据,通过3类不同传输端口,进行数据传导,利用无线网络相关技术,基于802.15无线标准传输协议,制备的一体化无线传输模块,连接采集器和局域网,作为传输通路,设计局域网入网协议,通过对无线数据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确定并保证数据信号伪随机码和当前局域网的载波同步,将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连入局域网,传输到控制区,实现数据采集。实验数据表明,应用设计系统后,船舶状态数据读取和输出延迟分别缩减了31%和27%,可以证明,该系统具有缩减船舶数据采集延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船舶机舱集中了船舶所有的控制设备和电力电子器件,一旦机舱设备出现故障将会导致船舶不能正常运行并造成重大损失。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船舶机舱监控系统中,本文针对船舶机舱监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因特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以及ARM嵌入式技术的船舶机舱实时监控系统,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并对嵌入式平台实现网络通信进行了介绍。本文设计的系统具有成本低、实时性好、扩展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WinCE机舱延伸报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Windows CE嵌入式技术引用到船舶机舱监控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05为开发环境,C#为开发语言,完全自主编写WinCE平台的控件库,不依赖任何的第三方插件,编写的人机界面美观,操作更加方便、直观。在无人值班的情况下,船舶操作人员通过延伸报警系统轻松访问机舱设备运行的各项参数,及时掌握船舶的运行情况,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增加了船舶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各种嵌入式系统的网络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希望系统能够支持TCP/IP及其他Internet协议,使我们能够通过用户熟悉的浏览器查看设备状态、设置设备参数,或者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Windows或Unix/Linux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中.本文对嵌入式系统的网络连接由设备互联到以太网网络互联的实现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局域网和卫星通信的工业网络获得了迅速发展。船联网是一种将物联网和船舶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船舶网络,这种网络的设计目标在于优化船舶之间、船舶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水平,提高船舶调度和物流管理。本文分析了新型船联网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开发了船联网数据存储与信号切换的硬件系统,并重点研究了船联网跨区域的数据关联与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14.
HLD-S SVDR 产品特征:嵌入式操作系统,高可靠性;提供DC24V和AC100-240V两种电源箱(根据需要选择);体积小,安装方便,适合在航船安装;内置非标计程仪接口,脉冲信号直接接入;配置灵活,适应性好(增加可选模块同样适应新造船);提供实时回放软件和接口,可将VDR设备与船舶电脑通过局域网连接,在船舶任何一台电脑上可实现船舶数据实时回放和数据备份,并可以通过数据拷贝回放;多种部件可供用户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杨剑箫 《江苏船舶》2010,27(3):33-36
实现了一种通过访问浏览器查看船舶电站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的船舶电站监视方法。详细介绍了使用施耐德电气提供的Web Designer软件,开发"嵌入式Web服务器"上的网站,并将电站的运行数据发布到网站中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PLC中的运行数据,使其能够反映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该方法在"上海海事大学-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的船舶电站实验平台上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6.
对用户访问舰船通信网络的权限进行控制能够有效保证船舶信息安全,但随着非法用户入侵手段的升级,传统舰船通信网络访问权限控制方法不能准确甄别用户是否有访问权限,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舰船通信网络访问权限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角色进行准确划分,然后根据角色划分赋予相对应的访问权限,实现舰船信息的安全访问。结果表明:与传统舰船通信网络访问权限控制方法相比,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舰船通信网络访问权限控制方法能准确判断出用户的访问权限,访问权限控制的准确率提高了12%,极大减少了非法访问事件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上环境变化莫测,采用传统系统受到信号干扰影响,导致通信能力较差,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的船舶电子通信系统设计。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硬件平台。通过平台信令信道接收来自其他节点呼叫信息,并将接收到的路由信息发送给信道单片机,采用检错后重新发送方式控制数据帧发送,设计复位电路,实现系统数据帧抗干扰传送以及用户按键复位功能。采用C/S模式,以S3C2410平台作为服务器,将PC主机作为客户端,设计系统通信流程,利用vi编辑工具编辑romfs配置文件脚本文件格式,由此完成船舶电子通信系统设计。通过实验对比结果可知,该系统最高通信能力可达到98%,使嵌入式设备可通过网络与其他通信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构建船舶航行安全自动评估系统,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船舶航行安全自动评估系统设计方法。采用航向陀螺仪、三轴磁力计等敏感传感器进行船舶航行姿态参数采集,根据采集的船舶航行姿态数据进行大数据特征重组,建立船舶航行姿态参量大数据库,设计数据访问调度和参数融合算法,进行船舶航行安全大数据信息调度和特征分析,进而实现船舶航行安全自动评估。在嵌入式ARM环境下进行系统的软件开发,实现系统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船舶航行安全自动评估的准确性较好,船舶航行安全信息大数据访问调度的实时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Voyage Data Recorder,简称VDR)是一种专门用于记录和保存船舶航行过程中重要信息参数的智能化记录设备,能够采集并记录船舶的指挥命令和操作控制等数据项目。通过采用多端口复用I/O模式实现了结构紧凑的能够服务于多家设备的TCP Server,为嵌入式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扩充了以太网数据采集的功能,成功实现了该记录仪与船舶主推进监控系统和船舶电站管理系统的设备接口。  相似文献   

20.
以解决船舶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估问题,保障船舶通信网络安全为目的,设计船舶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云计算平台。从数据源内采集船舶通信网络相关数据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类型数据库内,数据挖掘分析层分析所采集数据,构建由物理、软件、网络安全管理组成的船舶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风险评估模型获取船舶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船舶通信网络组件服务层将评估结果等以组件形式传输至船舶通信网络应用展示层内,向用户提供可视化结果查询等功能。实验结果显示,该平台能够准确评估船舶通信网络安全风险等级,保障船舶通信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