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都水道演变及航道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炯  陈立  何娟  王鑫  孙亮  鲍倩 《水运工程》2006,(8):83-86
依据蓄水前后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宜都河段——三峡枢纽下游的低水分汊河段的河势和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及其对航道的影响,并对该河段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来沙量减少使宜都水道冲刷,沙泓上浅区冲刷下切,而下浅区以冲滩为主,石泓深泓冲刷下降,南阳碛冲刷缩小,分流格局有发生变化的趋势。沙泓上浅区航道条件改善,但下浅区航道展宽左摆,发展下去不利于航道维护。  相似文献   

2.
薛忠  谌欣 《中国水运》2018,(枯水)
燕子窝水道历来是长江中游重点浅险水道,近年实施了燕子窝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条件有所好转,但燕子窝水道在2017—2018年又出现不利浅滩变化。本文以长江中游燕子窝水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资料对该河道枯水期浅滩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了该河道出浅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航道维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雷雪婷  李有为  周林 《水运工程》2018,(11):145-150
针对长江下游东北水道6. 0 m航道存在的碍航问题,依据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分析了东北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航道条件,并对该河段航道整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北水道总体航道条件较好,仅在局部年份在河心出现浅包,导致航道水深和宽度不足;为改善东北水道航道条件,航道整治工程可考虑在已建东北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基础上,加高下三号洲左缘低滩,稳定过渡段主流流路,并适当缩窄过渡段河槽,集中水流冲刷浅区,也可考虑仅在局部出浅年份采用疏浚措施。  相似文献   

4.
戴家洲水道是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重点碍航水道,河道内圆直两港分流相当,作为主航道的直水道,其滩槽稳定性差,航道条件不稳定,存在多处浅区。近年来,在已建航道整治工程及三峡蓄水的共同作用下,直水道上段浅区航道条件得到改善,但直水道进口及中下段浅区依然存在,随着滩体的冲刷,在2015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恶化。鉴于此,在今后的航道维护工作中,建议重点关注戴家洲水道进口及直港中下段两处区域滩体冲刷变形及相应的航道宽度变化,适时采取疏浚等必要措施,必要时开通圆港通航,以保障航道畅通。  相似文献   

5.
福姜沙水道位于长江下游澄通河段中部,为长江下游河道冲淤变化较剧烈、碍航最严重的水道之一.为了满足沿江和上游港区的发展需要以及深水航道向上延伸的建设要求,结合相关资料对福姜沙水道近期河道演变及演变特性进行分析,认为福姜沙洲前段和如皋中汊近年保持稳定,略有冲刷,双涧沙上部及沙头冲淤进退对福中及福北水道影响较大,深槽不稳定,深泓摆动较大,是影响福北和福中水道航道条件的关键洲滩.  相似文献   

6.
袁达全 《水运工程》2018,(10):161-165
汉江河口段属典型的"两堤一江"河段,河道微弯,河槽单一。根据《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修编)》,本河段将在十三五期间将航道等级提升到Ⅱ级。根据河道地形资料,从河道平面、深泓纵剖面、深槽变化等方面着手,对该河段的河床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碍航特性进行研究,并针对碍航浅区段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为该河段的航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关键瓶颈在于福姜沙南水道(深吃水海轮航道),由于福姜沙南水道进口及下段航道弯曲、狭窄,中段浅区突出,长期存在着通而不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乌江构皮滩枢纽为乌江干流的控制性枢纽,对乌江航运影响巨大.该河段地形复杂,其通航建筑物下游引航道、口门区位于"S"形河道急弯左岸,受上游右岸突嘴挑流影响,加之口门区、连接段河道过流断面小,水流流速大.航道中心线与河槽深泓线夹角达到20°,设计方案下游口门区内横向流速和回流流速严重超标,水流条件不能满足通航要求.通过物理模型、船模对其碍航原因进行研究,提出采用分层透水导堤来解决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航道的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9.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选址在澄通河段中段南通水道进口处,该航段为Ⅰ级航道,此河段由于横港沙及通州沙等影响,河道变化复杂,深泓易摆动,并且桥区河段深水航道稳定对沿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桥墩布置方案必须结合深水航道上延需求,充分考虑航道条件变化及通航要求。在充分考虑水文、河床演变、航道条件、航运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布置桥墩方案,以最大限度满足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0.
长江镇扬河段河势变化对航道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长江下游镇扬河段河势变化特点及其对航道条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河段航道治理的思路.镇扬河段河势变化主要体现在汊道分流比调整和局部深泓主流变化,对该河段航道条件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些变化特点,提出了航道整治思路:结合水利部门河势控制工程,加强影响航道条件有的重要洲滩及岸线的控制,稳定滩槽格局、适当控制或调整汊道分流格局,维持目前相对有利的航道条件;对局部可能出浅的河段,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适当束窄浅区段河道,增大航槽内冲刷能力,提高航道尺度.  相似文献   

11.
雷雪婷 《水运工程》2018,(4):110-114
针对牯牛沙水道航道问题,根据近50年河道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牯牛沙水道河床演变特点、碍航特性及浅区成因。结果表明:牯牛沙水道碍航主要是由于过渡段河道宽浅。虽然近年来该河段已实施的一期工程抑制了牯牛沙边滩的冲刷后退,但一期工程高程较低,未改变过渡段宽浅的河道格局,过渡段水流分散,洪枯水流路不一致,一期工程还不能完全有效导引水流冲刷过渡段浅埂,造成过渡段航槽时而出浅;且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汛后退水期缩短,浅滩退水冲刷强度减弱,航道条件难以保持稳定的4.5 m水深。  相似文献   

12.
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是长江干线武汉—安庆6m水深航道项目的先期工程。近年来,蕲春水道的河床演变特点导致弯道进口处容易出浅,且随着李家洲边滩头部串沟和右槽迅速发展,航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为遏制该水道的不利发展,2017年开始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完工后,根据工程前后的实测资料,多角度分析了河道和航道条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整治工程实施后,守护了李家洲边滩,改善浅区水流动力,稳定了关键部位的高滩岸线,初步遏制了航道条件的不利变化趋势,达到建设目标,工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运用后,下游河段均发生再造床过程,河床冲淤调整相对剧烈。基于枝江水道三峡水库蓄水后2003~2015年原型观测资料,分析蓄水后该水道河床的冲淤及航道条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水道在三峡蓄水后总体处于冲刷态势,尤以河槽冲刷明显,局部区域有所淤积,洲滩受守护工程作用略有淤积,枝江上浅区水深不足问题逐年恶化,进而影响主航道条件,同时极有可能加剧上游芦家河水道坡陡流急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本水道河床演变趋势进行预测,一方面目前尚可的航道条件在自然作用下存在恶化的可能,另一方面枝江上浅区将成为本水道提高航道尺度的关键部位。本文可为本水道航道尺度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治理思路和工程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道港口》2015,(6):542-549
依据河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对长江下游口岸直水道的河床演变、碍航特性和成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提出了本河段航道治理的基本思路。分析表明:口岸直水道河势总体稳定;落成洲左汊主流右摆,洲头及其左缘持续冲刷,枯水河床展宽,浅区过渡段冲刷不力,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转化;鳗鱼沙心滩在不同水文年冲淤频繁,但受上游来沙减少的影响,总体上滩体冲刷萎缩,导致右汊航道条件变差,泰州大桥的兴建又使鳗鱼沙河段航道条件更趋复杂。航道治理的基本思路应在稳定落成洲头部和鳗鱼沙心滩的守护工程的基础上,以丁、潜坝配合守护工程适当增加浅区的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15.
铜锣湾滩群位于岷江河口,是两岸为低山丘陵,河床床面多为卵石夹沙的宽浅型河道,受无序采沙影响,原较为稳定的边滩被破坏,导致水流分散、航槽易变,滩情明显恶化。本文分析滩险河床演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滩险的深泓线、岸线及深槽变化,总结出河床演变因素及趋势,可以为滩险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黑沙洲水道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水道之一。一期整治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改善,但遇不利水文条件时,航道淤积严重,需进一步实施二期整治工程措施缓解航道维护压力。通过分析该河段的河道演变和碍航特征,采用动床模型试验的研究手段,对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初设阶段的工程方案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推荐方案。推荐方案实施后,黑沙洲水道河势基本保持不变;南水道右槽航道分流比增加,浅区冲刷,航道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整治为检验和深化潮汐河口汊道整治理论及方法提供了依据。河势的宏观控制要求北槽维持落潮流输沙优势。分析表明,工程后北槽分流比下降,已接近河槽性质转变的阈值。一、二期整治工程使河槽断面由宽浅向相对窄深转变,形成了覆盖航槽的连续深泓,为航道维护提供了重要保证,但三期减淤工程使-8 m以下河槽断面向相对宽浅逆转,加上北槽中段过高的流速造成该河段的高含沙量和高输沙率以及该河段近底净输沙方向指向航槽内,使回淤量进一步增大。通过现场观测进一步揭示了近底高含沙量及浮泥形成的机制。进一步的减淤措施应注意恢复合理的导治线放宽率以使输沙率的沿程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8.
拉普拉塔河是南美重要的通航水道之一,由于其河道走向的复杂性和水深的多变性,每年都有许多深吃水船舶在河道内搁浅。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河道的自然条件、航道、锚地、引航、报告制度、航行要点及注意事项,为初次进出该河道的同行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长江下游张家洲水道南港(简称张南)下浅区演变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河工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了南港下浅区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该工程于2001-2003年实施后,浅区消失,航道条件明显改善,不仅达到现行航道维护尺度,而且满足<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中规划的近期航道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广州某市政交通隧道工程下穿珠江广州河道,通过计算得出相关河段岸线、深泓线、河段宽深比、河槽容积等变化,分析河道近期演变趋势,为该市政工程下穿珠江广州河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