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鉴于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既有隧道,本文以衢宁铁路塔石岭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塔石公路隧道施工方案,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分析模型,模拟计算隧道爆破开挖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振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测点振动速度随药量的增大而逐渐递增,随爆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塔石公路隧道爆破施工单段药量宜控制在7.2kg以内。此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爆破开挖及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轨道交通的逐渐完善,地铁隧道盾构小距离下穿既有隧道变得越发普遍。盾构机在粉细砂层掘进时,在富水地带容易造成喷涌现象,沉降范围大,施工风险大。保证小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时,控制土体扰动程度,减少沉降,达到既有管片不开裂、微变形的目的变得越发重要。对待该问题本文总结以往施工经验,提出如下完善的施工方案:(1)在下穿节点位置地面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地层加固;(2)在既有隧道下穿范围内进行管片壁后注浆,加固下穿区域土体;(3)在下穿既有隧道前,沿隧道纵向方向布置四道槽钢,纵向连接管片,增加管片抵抗变形的能力;(4)在既有隧道下穿范围隧道内布设沉降点和收敛点,在地面布置沉降点,进行沉降监测;(5)对盾构机进行故障排查、掘进参数调整,保证下穿时盾构机各项参数正常、稳定;(6)盾构机穿越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掘进参数,严格控制地层损失。通过以上施工控制措施后,顺利在粉细砂地层小距离下穿了既有隧道。  相似文献   

3.
以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市政隧道施工为研究对象,在有效模拟盾构施工顶推力和脱环瞬间应力释放的基础上,考虑土体、既有结构、盾构机体、新建结构多体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单线和双线贯通对地层变形、既有隧道内力和变形、围护桩变位以及盾构隧道自身内力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盾构下穿时,既有矩形市政隧道水平向附加拉应力主要出现在隧道底板,竖向最大附加拉压应力出现在两管盾构隧道中心上方隧道边墙底部位置;在盾构隧道正常施工条件下既有隧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新建公路隧道的横断面尺寸一般较大,其施工过程对上部既有的铁路隧道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本文结合龙泉市塔石公路隧道下穿既有衢宁铁路塔石岭隧道的工程实例,基于Rhino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真实的三维地质模型,通过接口程序将其导入ABAQUS有限元软件中,模拟研究爆破开挖施工引起的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位移大小和振动情况,对施工全过程中既有铁路隧道沉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既有衢宁铁路隧道最大沉降值为3.38mm。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某新建码头工程位于已投入运营的海底铁路隧道正上方。码头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对下方隧道产生影响,首先表现在结构受力变形上,其次隧道围岩应力发生改变可能产生新的裂缝,导致隧道壁发生漏水。论文采用FLAC3D三维仿真模拟软件对新建码头工程施工过程中海底铁路隧道结构内力、位移和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隧道施工对周边建筑物产生的变形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工程实例,在隧道施工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根据对周边建筑物监测数据的分析预测,保证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及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樊成 《中国水运》2014,(1):265-266
文中结合某高跨既有铁路连续梁(40+64+40)1TI挂篮施j二过程中几何线彤监控的成功实践,详细闸述了连续梁施工监控网络、结构预拱度分析计算和箱梁线形控制程序,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裂缝是隧道运营期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存在裂缝的衬砌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针对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位置三种不同特征参数变化,求得裂缝尖端附近的位移分量,推算得到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和隧道稳定性系数。随后针对最危险裂缝工况施加列车荷载分析隧道衬砌结构稳定性,得到250、300以及350km/h三种不同时速下列车荷载的激振力对隧道衬砌结构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缝位于拱腰处对隧道衬砌结构稳定性影响最大;裂缝宽度对衬砌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小;裂缝长度对衬砌结构稳定性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隧道运营过程中灾害防治及列车速度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各级公路的基础建设在不断完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超前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施工措施不合理会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沉降和坍塌,严重时会导致交通中断,造价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施工时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下穿施工技术。以下是结合具体工程,就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展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涉及到地质学、工程学的复杂系统工程项目,隧道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对整个系统的顺利完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的施工原则应紧密围绕水文地质条件、建造的方法、工程地质周边环境以及工程的使用要求来掌控。本文针对道路下穿隧道工程防水施工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韩海军 《中国水运》2014,(7):186-187
隧道施工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它涉及到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生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自然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多种因素,隧道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生在施工期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地下水流失、洞口水土流失与植被破坏、隧道弃渣。文中针对隧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洞口水土流失、地下水流失以及隧道弃渣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隧道施工的环境保护具有参考性。  相似文献   

12.
在盾构穿越地上建(构)筑过程中,极易发生地面沉陷和既有建(构)筑的变形破坏等情况,基于此,文章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制定周密详细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各项技术参数,具体分析各主要风险及其应对措施,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盾构法隧道侧穿既有高速立交桥桩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爆破振动对宋家湾隧道施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在生产常规作业阶段爆破施工方式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对宋家湾隧道爆破振动进行监测,以获取主振频率,最终以频率和振动速度2个指标评估隧道爆破作业振动效应。本次爆破的最大振动速度为3.1cm/s,主振频率范围为27.34~70.31Hz,最大振动速度远小于国家标准。可知对隧道支护结构影响有限频率范围为27.34~70.31Hz,远高于隧道的自振频率(一般在3~9Hz范围内),不会出现共振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铁路的运营系统中,隧道的防水、排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铁路隧道渗透水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在防水层施工、施工缝防水处理以及隧道排水系统施工中的施工要点,以促进我国铁路隧道建设中防排水施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标准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标准化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以编制《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程》为例,介绍了标准化的原则、方法途径、内容、具体编制过程等,体现了以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标准化促进施工地质预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托北京地铁17号线地铁隧道工程,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加固方案下,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框构桥引起的该区段地表变形规律以及对既有桥梁的影响,为同种地层条件下的盾构下穿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盾构掘进过程中,随着掌子面的推进,隧道顶地表沉降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仅采取同步注浆加固方案时,地表及铁路框构桥的变形远远大于同期采用同步注浆和二次深孔注浆的方案,因此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减小盾构掘进对周围地层的扰动,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道港口》2017,(3):291-298
文章以宁波轨道交通某区间隧道旁基坑开挖为实际背景开展模拟探究,分析了地铁隧道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隧道--基坑水平净距、隧道埋深、基坑地连墙厚度、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尺寸、基坑坑底是否加固等因素对地铁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隧道位移和应力的最大值均呈增大趋势;各影响因素中,隧道--基坑水平净距和隧道埋深对隧道位移和应力影响较大;地铁隧道控制保护,应重点考虑基坑--隧道水平净距、隧道埋深及基坑开挖深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进  王凯  熊伟 《珠江水运》2022,(9):43-45
本文结合赵家条220千伏电力通道土建工程,针对深基坑施工时对既有武汉长江二桥黄浦立交桥(Z1匝道桥)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Midas GTS NX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深基坑施工各阶段附近桥梁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制定限制变形的保护措施,达到保护桥梁安全运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波 《中国水运》2014,(3):275-277
为保证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邻近既有桥梁的安全,在地铁施工前,应对桥梁桩基进行主动防护,在隧道与桩基间布设隔离桩。以南京城轨线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的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隧道盾构施工与隔离桩施工时对既有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离桩主动防护技术,极大减少了盾构对桥梁桩基的扰动作用,保障了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以白云山车站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软件,对连拱与大跨度车站隧道过渡段进行了施工力学行为研究,获得了过渡段施工过程中隧道周边位移、塑性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