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志军 《集装箱化》2012,23(7):28-33
2009年9月23日,《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以下简称《鹿特丹规则》)在荷兰鹿特丹开放供各国签署。《鹿特丹规则。》的目标是取代现有的海上货物运输领域的三大国际公约,即《海牙规则》《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以统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根据公约规定,  相似文献   

2.
李凌 《水运管理》2010,32(5):30-33
通过对《鹿特丹规则》与《海牙规则》《海牙一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等3个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有关规定的比较,从承运人的角度论述《鹿特丹规则》在承运人责任基础、义务等方面的变化,指出其为了平衡船货各方利益,加重承运人的责任并重新构建承运人的责任基础。  相似文献   

3.
盛冰  孙树 《中国水运》2007,7(12):250-252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很不统一,一方面有三个同时生效的公约--《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的存在且同时作用于该领域,另一方面,各个国家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选择或制定本国的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导致了在实践中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识别上的困难和冲突,本文通过对承运人定义的比较和对班轮运输与租船运输下"各类人物角色"的分析来试图指出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常用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制定新的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的背景和目前进程1992年《汉堡规则》生效之后,国际海运界出现《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三个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海商法》于1993年7月1日实施,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所推行的是以《海牙—维斯比规则》为基础、包括若干《汉堡规则》规定的承运人责任混合制度。北欧四国的《海上货物运输法》  相似文献   

5.
一、制定新的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的背景和目前进程 1992年《汉堡规则》生效之后,国际海运界出现《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三个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海商法》于1993年7月1日实施,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所推行的是以《海牙一维斯比规则》为基础、包括若干《汉堡规则》规定的承运人责任混合制度。北欧四国的《海上货物运输法》也采用了类似责任制度,美国则对是否加盟《维斯比规则》举棋不定。1999年修改1936年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国会草案也有采用上述承运人责任混合制度的倾向。在上述情况下,可以说,上一世纪三十年代以《海牙规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统一的局面已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化》1999,(3):14-15,22
1893年.美国首开先河制定了世界第一部专门规范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哈特法》。在它的带动下、其他国家相继效法,纷纷制定自己的海上货物运输法律.从而导致了1924年《海牙规则》的问世。1936年.美国通过了《海上货物运输法》(美国法典第46类第1300条及以后诸条等),把《海牙规则》略加修改后并入为国内法。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化和国际海运立法的频繁更新,  相似文献   

7.
朱强 《水运管理》2000,(9):16-17,11
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经常碰到迟延交付索赔案件。本文就班轮运输情况下迟延交付的索赔,依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并结合笔者的律师实务,提出以下几点供同仁参考。 一.法律适用 在调整海上货物运输各方权利义务的三个国际公约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汉堡规则》对于承运人的责任要严于《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被认为侧重了货方的利益而加重了承运人的责任,特别是《汉堡规则》还规定了承运人应承担迟延交付的赔偿责任。由于《海牙规则》的广泛性影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调整海上运输法律关系的国内法中采纳了《海牙…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17,(6):36-39
海运是最主要的国际货物运输方式之一,然而与其相适应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很不统一。随着海上货物运输发展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和现代化,海运法律的统一势必是未来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发展的方向。针对现阶段国际海运法律统一化的发展现状,在分析不同学者对未来国际海运法律统一化发展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考虑各方面客观合理性因素,借鉴学者"循序渐进推进式"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对未来国际海运法律统一化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运管理》2009,31(12):42-42
备受瞩目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鹿特丹规则》)签约仪式于2009年的9月23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相对于现存的3大国际海上运输公约(《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及我国《海商法》而言,  相似文献   

10.
媒体之音     
《世界海运》2010,(10):7-7
<正>《中国远洋航务》2010.8"鹿特丹规则"新变化与影响力"鹿特丹规则"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贸易、国际航运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加深的格局下,为谋求国际贸易运输法律的统一化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关于海上货物运输,国际上存在着三个公约(海牙规则、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再加上各国的国内立法,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十分复杂.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门到门"运输迅速普及,电子商务逐步兴起,传统运输方式急剧改变,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对现有规范运输关系的国际公约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远洋航务》2009,(5):41-42
关于海上货物运输,国际上存在着三个公约(海牙规则、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再加上各国的国内立法,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十分复杂。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门到门”运输迅速普及,电子商务逐步兴起,传统运输方式急剧改变,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对现有规范运输关系的国际公约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不论是《海牙规则》(及《维斯比规则》),还是《汉堡规则》,或是关于海上货物运输的国内立法,承运人均有谨慎、合理管理船舶的义务。法律并不免除承运人因管船过失所应负的赔偿责任,如果管船过失行为与货物损失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外交大会通过了《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并定于2009年9月23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开放式签字仪式,将该公约命名为“鹿特丹规则”。这是继“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之后,第四个统一的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经开放式签字加入,满足公约规定的缔结国后,该公约将生效。  相似文献   

15.
1.与国际接轨 海运是世界性的,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的海商法,当然应与国际接轨。 《海商法》第3章“船舶”中关于船舶抵押权和船舶优先权的规定,吸收了1967年《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某些规定的国际公约》的内容;第4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以1968年《海牙—维斯比规则》为基础,吸收了1978年《汉堡规则》的部分内容;第5章“海上旅客运输  相似文献   

16.
黄毅 《世界海运》2013,36(1):52-54
<正>一、引言我国水上货物运输法律适用实行"双轨制"。《海商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这就是说沿海货物运输不适用《海商法》第四章的规定,第四章仅适用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除《合同法》第十七章运输合同的规定外,我国在法律、行政法规层面上缺乏国内水路货物运输的相关规定。海事法院审理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相似文献   

17.
王晓佩 《世界海运》2012,35(1):45-48
对海上货物运输实务中"港站经营人"范围的沿革变化、现行立法规定以及港站经营人法律地位的分歧和争议作分析论述,在借鉴《鹿特丹规则》对"海运履约方"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以及港站作业发展趋势的统一立法的建议,旨在通过一部统一的立法全面调整港站经营人经营活动,借以明确港站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的承担,进而统一司法实践,促进中国港站作业以及航运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加大了对沿线港口和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国际合资合作成果丰富。中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海外港口的投资布局,为促进"一带一路"设施连通作出贡献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载体,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加大了对沿线港口及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国际合资合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海运强国"的战略目标,推动我国航运业发展,提升我国航运企业核心竞争力,从竞争性、引领性和保障性等方面分析《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简称《鹿特丹规则》)对我国"海运强国"战略产生的影响,认为《鹿特丹规则》对我国航运业的竞争性影响比较大,但对我国航运业的保障性和引领性的影响不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能拖就拖,积极应对"作为我国应对《鹿特丹规则》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钧 《水运管理》2010,32(10):34-36
针对我国有关法律、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对货物控制权的规定比较笼统和简略,缺乏可操作性的实际,根据《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简称《鹿特丹规则》)对货物控制权内容、主体、行使及转让等方面的规定,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在航运实践中如何正确行使货物控制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