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上航运业、渔业和海上军事领域等对网络通信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也对海上通信网络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高效、稳定的海上船舶通信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VSAT卫星通信技术可以为船舶提供稳定的互联网访问功能和通信功能,不仅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等优点,还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本文首先介绍了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信号调制解调原理,然后基于传统的船舶通信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VAST技术的船舶通信系统,提高船舶通信的效率和信息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船舶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船舶航行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因此对船舶通信远程导航监控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但由于当前船舶导航定位雷达存在较多局限性,难以满足精准定位、准确导航的系统设计要求。因此结合软件技术和航空雷达技术对船舶导航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和设计,以便解决当前船舶通信终端远程导航监控系统中存在的盲区问题。基于以上背景,结合GIS技术对船舶通信终端远程导航监控覆盖系统进行设计,以便对船舶位移雷达配置信息进行提取和配置,从而达到精准及时的显示船舶航行监控信息,保障船舶在航线上准确航行的设计目标。为检测该方法的实用性针对系统动态的管理雷达导航监控功能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构证实该系统可有效达到对船舶航行通信远程导航监控进行精准动态模拟的效果,可为船舶航行航线数据进行稳定的监控,对航行数据误差进行精准分析。由此证实船舶通信终端远程导航监控系统对航运事业远程自动导航监控系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5,(8):40-42
随着导航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将导航、位置服务应用于船舶管理已成为发展趋势。应用导航、通信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船舶行驶效率,方便海运出行,对于特殊船舶的监管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实现的船载多制式综合导航终端兼容GSM/GPRS、WCDMA、北斗卫星、海事卫星并具有导航服务、位置监控服务和行驶数据采集记录服务。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船舶航运业务与海上交通的不断发展,船舶导航与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数据类型越来越丰富,包括音频数据、传真和视频图像等,在提高船舶通信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船舶之间、船与基站之间的数据类型不统一、数据格式转换设备的成本高、操作繁琐等。因此,开发一个船舶导航与通信数据融合平台,提高船舶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Linux的多源数据混合技术,并在该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船舶导航与通信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准确地定位船舶的位置,船舶的导航设备系统需要给船舶提供精确的速度、位置等信息,单一的导航系统无法满足该要求,因此发展了组合导航系统。将多种导航设备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取长补短,这使得船舶的导航系统的精度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与此同时,随着组合导航系统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其出现故障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本文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船舶组合导航系统故障的识别技术。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我国船舶组合导航系统的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北斗导航为船舶定位、船舶监管和信息交互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原理和通信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船舶互联控制系统,系统基于北斗通信数据形成船舶局域网络,对于提高区域内船舶导航与管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河航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商品贸易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造船业与工业技术的发展,内河航运船舶的吨位和速度不断提高,给内河船舶的监控与调度带来了挑战。GPS是目前远程导航与定位最成熟的方式,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很高,被应用于各种工业产品。电子海图将地理信息集成于存储器中,同时具有导航和通信功能。本文基于GPS和电子海图技术,研发了一种内河船舶监控与调度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船舶的定位和调度系统包含船舶位置、航行状态、航线交通状况和船舶通信等信息,对提高航运物流水平、应对海上突发事故和船舶导航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随着通信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船舶调度系统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本文主要结合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和AIS技术,对传统的船舶调度系统进行优化,提高了船舶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船舶导航信息系统接口设计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船舶导航信息系统是当代航运中不可或缺的助航设备。随着国际航运业的持续发展,在实时性、稳定性和多用途性等方面,对船舶导航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利用最新的GIS和通信定位技术等,实现更加精确、实时的导航功能,对于如何具体设计和实现这样的导航系统研究较少。本文针对当前船舶导航系统的新发展,研究了该系统的实际需求,分析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种类和结构,并对导航信息系统中若干关键接口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实现和仿真,证明本文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为今后导航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的近海渔业资源变得越来越贫乏,更多的渔船需要到更加偏远的海域中捕鱼,因此船舶的导航能力和航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北斗导航技术,人们能够实现船舶的精确定位和航行控制。本文结合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对远洋渔船进行集中管理和状态监测,能够在岸基人员的帮助下,对船舶进行远程通信和故障预警,为船舶的安全航行保驾护航,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船舶的运行成本得到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是由舰船、飞机的敌我侦察系统发展而来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不论在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包括船舶定位和导航、船舶通信、渔业生产管理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主要由海岸基站、VHF通信器和船载基站等组成,目前,在船舶的障碍避让、船岸通信、海上交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将机器视觉跟踪技术应用于船舶的识别和侦察过程中,并对该系统的噪声过滤等问题进行研究,大幅提高了AIS系统的船舶识别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船舶通信系统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场通信、定位、无线电预警、导航等多种功能。船舶通信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地面通信、卫星通信、定位系统和海上安全信息收发等几种,通信设备包括电台、VHF无线设备、雷达和信号基站等多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船舶通信信号设备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其故障率也随之提高。为了保障船舶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通信信号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船舶通信系统的信号设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设计和开发了一种船舶通信信号设备的故障检测系统,并对该故障诊断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程序进行详细介绍。本文对改善船舶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故障诊断速度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北斗导航系统建成以前,我国的船舶定位主要依靠GPS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全球覆盖,不仅打破了GPS的垄断,也为我国的船舶定位提供了另一,种更加安全和精确的导航定位途径。本文简要探析北斗导航技术在船舶定位方面的应用首先对北斗导航技术简要叙述,在此基础上对北斗导航技术在船舶定位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组成进行阐述,以供同行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之间的通信以及数据传输变得越来越重要,船联网是未来船舶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船联网可以有效管理船舶之间的通信,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同时使得船舶之间的通信数据量越来越大,并且对通信的准确性以及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船联网中通信网络存在的一些问题,对Qo S保障技术在船联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使用NS2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动态最短路径机制可以有效保障网络传输通畅。  相似文献   

15.
船舶远程定位和通信终端是船舶与岸上控制中心、海上交通管理中心进行通信的媒介,近年来,随着船舶远程定位终端的不断发展,逐渐集成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移动通信GPRS网络技术,船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定位,而且使船舶的移动通信能力有了更高的水平。本文首先介绍GPRS网络技术的基本构成,然后构建基于GPS和GPRS的船舶远程定位终端,并针对远程定位终端中的电磁干扰问题,进行终端的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16.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采用雷达等传感器作为基本检测手段,受到雷达探测距离和精度等技术条件的限制,在船舶定位、导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雷达探测器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相结合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结合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对船舶的航向、航迹、航速等信息采集和处理,并利用VHF发送给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其他船只。本文针对我国内河航运船舶的交通管理系统,研究了AIS与雷达信号的信息融合算法、航迹关联算法等,对提高内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性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于盈  孙亚龙 《中国水运》2014,(9):182-183
基于航海保障领域对中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和AIS航标应用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研究了符合IEC62320-2标准要求的AIS航标终端设备,该设备基于北斗二代定位系统,具有标准I型AIS航标所有功能。该设备由北斗二代导航定位(兼容GPS导航定位)模块和AIS通信收发机组成,能够自动在AIS信道上发送符合ITU-R M.1371标准协议规定的21号AIS航标电文。基站接收后,能够发送到系统中心利用相应软件系统进行显示,其他船舶接收后能够直接在ECS和AIS显示终端上进行显示,可在雾天和夜间能见度不良情况下为船舶导航,可有效提高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钟文建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45-14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船舶导航领域,电子海图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地图。电子海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为舰船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和导航信息,同时也能提供信息查询、存储等功能。S-57数据标准是电子海图的关键标准,本文首先介绍电子海图显示平台的基本组成,然后针对S-57数据标准的数据模型和拓扑结构进行分析,重点介绍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中地理位置信息的坐标转换和船舶航迹信息的查询等功能,对于改善传统的电子海图显示平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捷 《世界海运》2006,29(4):14-16
现代卫星技术已广泛应用在船舶卫星定位、海上遇险通信、船岸和船舶间通信、船舶监控和业务管理、船员休闲通信等方面,而且卫星技术发展对航海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适应卫星技术的发展是航运界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新通过的有关通信导航方面的新要求及其热点问题,并结合热点问题提出了改变我国船舶通信导航业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