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年代后期以来,长江中下游河道内乱采滥挖江砂问题越来越突出,长江流域采砂船舶不断增多,采砂行为越来越频繁,乱采滥挖的采砂行为对航道生态环境、河床稳定、防洪以及通航安全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危害。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大了对长江河道采砂船舶的治理力度,采砂秩序已有所好转。然而,由于受暴利驱使,局部水域的非法采砂行为,特别是以小型采砂船为手段的非法采砂活动是当前采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长江中游武穴水道河床演变和碍航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与当地采砂规划相协调的新的航道整治思路,并通过河工模型试验研究,解决工程与采砂之间的矛盾,同时,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施工时工程区地形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程方案和分期实施工程内容。该工程于2006—2008年实施后,河道演变趋势与模型预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航道条件明显改善,规范了无序的采砂活动,使航道整治与采砂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3.
东江航道整治条件复杂,模型试验研究能够为航道整治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依据。通过坝下游近坝段河床演变、水流条件分析及航道整治模型,研究不同整治方案的合理性与整治效果,提出航道整治推荐方案。结果表明:航道整治设计方案在设计流量下岚派浅滩、横岭浅滩以及观音阁浅滩下游段航道水深大于2.5 m,猛虎跳墙浅滩与观音阁上游段航槽水深小于2.5 m;推荐航槽整治方案,设计流量下航槽沿程水深均大于2.5 m,沿程水位降低值为0.77~2.26 m;各浅滩段局部采砂后,其上游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局部航槽采砂后,航槽水深不满足2.5 m的要求。试验河段为采砂河段,而采砂对航道整治方案的影响较为敏感,东江沥口枢纽坝下游采用航道整治推荐方案,并严格控制河道采砂行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澄通河段采砂项目日益增多,河道采砂可能引起工程河段的局部河道调整、河床冲淤变化,给工程河段的航道与通航安全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以福山水道南岸边滩整治工程为例,根据最新测图资料与水文测验数据,分析采砂后工程河段泥沙回淤情况,并讨论采砂对航道和通航安全的影响,对当地后续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澄通河段采砂项目日益增多,河道采砂可能引起工程河段的局部河道调整、河床冲淤变化,给工程河段的航道与通航安全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以福山水道南岸边滩整治工程为例,根据最新测图资料与水文测验数据,分析采砂后工程河段泥沙回淤情况,并讨论采砂对航道和通航安全的影响,对当地后续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帅帅 《水运工程》2021,(6):135-140
从多年实际情况来看,长江宜宾至重庆河段冲淤是基本平衡的,相对于采砂来说砂石补充量很小,同时也很慢,所以势必造成河床纵向和横向变形,从而改变河流河势,进而引起航道水流条件变化。通过实测资料得到长江宜宾至重庆河段的滩面破坏区特征参数。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并结合典型滩险实测地形和水位资料,分析得出:目前无序采砂坑已经使甑柄碛河段和部分航行水尺附近的水位在枯水期有一定的降低,给航道维护部门和船舶航行带来了一定困难。需要重点研究和关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江河道采砂事关河势稳定和防洪、通航安全。非法采砂存在许多危害,但却屡禁不止。故研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非法采砂进行整治,建立有效的长江河道采砂监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江贵池河段的河床演变分析,阐述贵池汽车轮渡码头一带河床演变的趋势,论证了轮渡码头的淤积成因,并提出了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现场勘测以及分析河床演变趋势和卵石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潼南县涪江中坝采砂方案,采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采砂后水流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坝采砂方案实施后,对工程河段的河势、河床演变、行洪以及涉河工程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嘉陵江礼嘉边滩采砂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江  兰艳萍  马稳举 《水运工程》2007,(1):16-19,41
实地勘测嘉陵江礼嘉河段基础上提出采砂方案,采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嘉陵江礼、嘉边滩采砂后河道水流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砂对河床演变、通航、河道行洪以及涉河工程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秤杆碛边滩采砂对嘉陵江河道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秤杆碛是嘉陵江上一大型的卵砾石边滩,在实地勘测秤杆碛河段基础上提出多个采砂方案.通过物理模型研究该河段卵石输移规律,建立采砂河段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嘉陵江秤杆碛边滩采砂后河道水流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砂对河床演变、通航、河道行洪以及涉河工程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的概况及采砂船的开采能力发展现状及不合理采砂对河道带来的危害,并深层次分析了不合理采砂的症结,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遏制非法采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道采砂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了河床结构的稳定性及演变特性。根据2007—2019年江津—涪陵河段的实测地形资料,对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采砂坑分布进行统计,并分析了重点河段的采砂坑恢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变动回水区2007—2019年的采砂量约为1.63亿m3,剧烈采砂活动集中于2007—2016年,主要采砂区段为江津—长寿河段,采砂位置主要分布于河道边滩。自2016年长江上游禁采措施实施以来,变动回水区采砂活动大幅减小,而三峡入库来沙的进一步减小引起库尾河段年际冲淤变化较小。在目前三峡入库来沙条件下,库尾边滩采砂坑基本无法恢复至原有形态。  相似文献   

14.
随着长江上游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建筑行业日益兴旺,砂石需求量与日俱增,沿江江砂开采规模不断扩大,滥采乱挖给河道防洪和航道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以宜宾—重庆涪陵河段为例,基于2007—2016年的河道地形资料研究沿线采砂分布状况,并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破坏的滩面恢复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宜宾—涪陵河道采砂累计量约为3.95亿m3,部分卵石滩滩面破坏,引起局部高差变化达40 m,其对地貌的改变远远超过河道自身调整与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考虑上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及河床卵石存量的限制,已破坏的滩面采砂区基本无法恢复至原有形态。  相似文献   

15.
梁艳慧 《水运工程》2018,(3):129-134
湘江尾闾位于洞庭湖区,属典型的河湖两相性河段,水文变化规律复杂。为了研究湘江尾闾段枯水水位变化,从三峡蓄水、湘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下游河道采砂等多因素进行分析:三峡蓄水后,洞庭湖湖口城陵矶站枯水水位略有抬高,湘江上游来水量未减少,长沙枢纽坝下并未出现河床整体下切,三口四水来沙量虽逐年下降,但远小于河道泥沙开采量。研究认为引起湘江尾闾段枯水水位不断下切的主要原因在于河道大规模采砂,极大地破坏了河床形态,不仅严重影响湘江尾闾航道正常通行、威胁涉水建筑物安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破坏。遏止湘江尾闾段枯水水位下降,维护航道内船舶正常通航,洞庭湖湖区采砂科学规划和管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正>受高额利润驱使,长江非法采砂行为近年来屡禁不绝。水利部今天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河道非法采砂行为的日常监管执法力度,"非法采砂入刑"相关司法解释有望在明年颁布。水利部建设管理督察专员祖雷鸣介绍,从2002年开始,我国已经将长江河道采砂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但由于市场砂石需求量近年来持续猛增,再加上目前我国还  相似文献   

17.
岷江航道受人类采砂活动影响,河床演变快,航槽稳定性较差,探究河道采砂对岷江龙溪口至合江门航道条件的影响对该航道的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采砂前后航道的流速、水位以及沿程比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砂后岷江的水位下降幅度为0.01~0.80m,流速变化的幅度为-1.56~0.67m/s,比降变化的幅度为-1.419~1.516‰。可以看出采砂对航道内水位、流速、比降影响均较小,对航道水流条件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岷江下段航道整治工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长洲枢纽下游航道水位实测值呈现下降趋势,与原航道水位设计值不符。通过收集该河道的水文资料对河床演变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游来水来沙对枢纽下游河床的影响、下游河道过度采砂、河流梯级开发及水利枢纽建设以及航道整治建筑物的修建等是导致长洲枢纽下游河床下切水位下降的原因。结合该处具体情况,提出控制枢纽下游河道过度采砂、采用限制性整治措施以及加强河道断面检测的改善措施,为确保长洲枢纽下游航道的正常通航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长江沿江可利用岸线资源的日益减少,一些复杂条件下的长江岸线急需要开发出来,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以支汊可通航作为基础。现今倡导绿色水运、和谐水运,对长江干线支汊航道进行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不仅是为沿江经济服务,更是保护航道资源的需要。针对有强烈开发需求的江口水道,通过河床演变分析、航道条件核查、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航道等级与维护尺度研究,并进一步预测了支汊开通后带来的社会经济价值,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苏通大桥自2015年以来河床面局部冲刷问题较为突出,基于对苏通大桥运营期北主墩范围现有水下冲刷边坡的分析,评价河床防护层对北主墩稳定性的作用。利用FLAC ~(3D)软件,分析北主墩2016年枯水期和丰水期时段有河床防护层和无河床防护层条件下水下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显示有河床防护层时边坡能保持稳定,无河床防护层时不能保持稳定,论证了河床防护层对于北主墩基础的整体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