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振兴船舶工业,发展造船生产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将船舶工业生产建立在先进的、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上。这个道理大家都承认,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工艺发展工作常常被忽视,因此愿就此问题作些粗浅检讨与呼吁,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船舶工业众所周知是综合性工业,内部行业甚多。船舶产品是水上浮动的庞大建筑物,是种类繁多的现代化工业产品的综合。从船舶壳体结构制造到各种器具、设备、机电系统等的组合安装,整个船舶建造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工艺过程,涉及到了许许多多专业工艺技术,需要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船舶工业的电气自动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设备通过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亦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我国科技竞争力的提高,船舶的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发展,船舶自动化技术将有新的突破。本文就船舶电气设备领域中与船舶设备安全和性能关系较大的设备和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其关注这些问题的船电界人士予以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船舶工程”创刊十年来,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推进船舶科技进步、发展船舶工业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一船舶是多学科、多专业、高技术的综合产品,现代舰船工程体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世界上一些先进工业国家在本国科技、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船舶工业的发展都曾起过重要作用,并曾是这些国家进入世界经济贸易竞争中的战略支柱产业,如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英国和战后的日本。我国船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我国现代水上运输、现代海洋开发、现代渔业和现代国防装备的制造部门。对外开放以来,船舶产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机电出口产品。发展船舶工业对发展我国水运事业,解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交通、能源紧张状况,加强海军工程开发和国防现代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绍衡 《船舶工程》2010,32(5):37-39,43
文章提出将监测报警系统升级为船舶信息平台、采用PLC技术实现控制独立的安全原则、船舶所有设备直接读写平台数据库共享数据、增加电脑方便扩展船舶管理系统、信息化增加了船舶安全、在不提高造船舶配套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船舶自动化设备现代化改革,实现该方案对我国的造船配套的现代化、提高船舶安全性及赶上发达国家的造船配套水平有很大的意义.值得船舶设计、规范部门及船东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是唯一经我国政府部门认可的船舶行业标准出版发行单位,同时对外提供国外船舶标准与规范咨询服务、船舶工业标准档案咨询服务,官方网站"中国船舶标准网"(www.shipstd.com.cn)提供权威数据发布和标准检索服务。中国船舶标准网是船舶行业标准化专业网站,内容涉及政策法规与工作要求、船舶工业标准制修订信息、船舶标准出版发行信息、国际标准及规范动态等,是船舶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是唯一经我国政府部门认可的船舶行业标准出版发行单位,同时对外提供国外船舶标准与规范咨询服务、船舶工业标准档案咨询服务,官方网站"中国船舶标准网"(www.shipstd.com.cn)提供权威数据发布和标准检索服务。中国船舶标准网是船舶行业标准化专业网站,内容涉及政策法规与工作要求、船舶工业标准制修订信息、船舶标准出版发行信息、国际标准及规范动态等,是船舶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是唯一经我国政府部门认可的船舶行业标准出版发行单位,同时对外提供国外船舶标准与规范咨询服务,船舶工业标准档案咨询服务,官方网站"中国船舶标准网"(www.shipstd.com.cn)提供权威数据发布和标准检索服务。中国船舶标准网是船舶行业标准化专业网站,内容涉及政策法规与工作要求、船舶工业标准制修订信息、船舶标准出版发行信息、国际标准及规范动态等,是船舶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8.
船舶工业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船载自动化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中,船舶机舱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在船舶自动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传统船舶机舱监控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无线以太网的通信技术,设计和改进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的通信网络,并系统的介绍该系统的数据采集原理、远程监控和现场监控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骆公军 《中国水运》2007,5(11):38-39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船舶建造向大型化、专业方向发展,目前中小船厂承担着大量的船舶建造任务,但中小船厂的人才、管理、设备还不能完全达到国家相关要求,行业管理水平还不适应当前船舶工业发展需要,相关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为加强船舶建造质量的管理,南京船检认真分析中小船厂在船舶建造过程  相似文献   

10.
舰船自动化一直是船舶工业的发展重点,随着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进步,传统的船舶机械式设备逐渐被取代,不仅提高了船舶主要系统的运行效率,更提高了船舶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Labview程序控制平台是美国NI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可编程控制平台,具有可靠性高、集成程度高、灵活性强等优点,目前在小型工业系统、实验设备等方面应用广泛。船舶主机是其动力来源,主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船舶主机的运行安全性,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的船舶主机机旁监控装置,并详细介绍了该监控装置的原理和Labview程序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的安全性大大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船舶监测报警系统需要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于船舶监测报警系统的信息平台、PLC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以此来掌握船舶自动化设备的信息化情况,从而实现船舶管理信息化,保障船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希望可以为我国的船舶事业的发展提供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面向云计算的船舶生产信息平台建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4,(12):107-111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迅速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船舶制造企业相比较,我国在船舶生产管理方法与理念方面还存在差距,尤其在生产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上。为此,本文对船舶生产信息平台建设进行研究,针对我国船舶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知识工程的船舶制造与管理模型,提出云架构下的船舶生产信息平台结构设计,同时对该平台的开发环境、安全措施及费用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不断进步,船舶工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提高了船舶工业的制造水平,也为船舶的日常维护和故障诊断等方面提供了高效的工具。动力系统作为船舶的心脏,包括主机、传动装置、主轴、变速装置和螺旋桨等部件,具有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等特点,船舶动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一直是船舶工业的重点。本文结合传统的船舶动力系统监测装置,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船舶动力系统的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海上大型船舶装备了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具有较高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可以进行24 h的海上勘测、船舶信息采集和气象信息采集等功能,研究船舶数据平台的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船舶物联网平台成为了业内的研究热点。本文深入研究了船舶装备物联网服务平台的组成架构与原理,重点研究了船舶物联网平台海量异构数据存储与共享的策略,对改善海上试验平台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苏与上海船舶工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陶永宏 《造船技术》2007,(6):1-5,33
江苏与上海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两大重要基地,本文从船舶制造业、船舶配套业和船舶科研技术等方面对江苏与上海船舶工业的发展作了系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海卫 《中国水运》2005,(12):44-45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船舶工业的电气自动化程度、性能和技术水平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少设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亦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我国科技竞争力的提高,船舶自动化技术势必有不少新的突破。本文就与船舶安全和性能关系较大、技术进步较快和具有发展前景的船舶电气设备发展趋势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7.
国内主机遥控现状和我们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改革开放给船舶工业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在船舶配套工业中出现了一门新兴学科——机舱自动化。近十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为发展我国船舶自动化作出了贡献。一、机舱自动化发展简介1.国外机舱自动化的兴起和发展机舱自动化在国外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当时,主要采用气动、液压、电动等方式对机舱设备分散控制、单机遥控、集中监视。具有代表性的是1961年世界上第一艘柴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分析归纳"船舶结构内使用纤维增强塑料(FRP)单元构件的暂行指南"的主要内容,指出该指南对我国船舶产业尤其是纤维增强塑料船舶业的影响,得出该指南将全面提升我国船舶标准规范体系、推进我国船舶企业的优胜劣汰、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实现进一步创新发展、促进我国船舶行业与IMO的互动等观点,进而从法律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政策层面等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9.
船舶焊接技术的进展及对再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船舶焊接技术是船舶工业的主要关键工艺技术之一。近年来,我国船舶焊接高效化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焊接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实现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是进一步提高焊接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06,23(5):I0001-I0001
配套业成为对外合作重要领域 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需要一个同样强大的船舶配套业作为支撑。据国内最新调查,目前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为46%,如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包括在内,配套本土化水平更低。船舶配套业未能实现与造船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造船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未来五年,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将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