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建设问题,基于通过能力分析、运量预测、过闸规划船型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和排队论方法分别对枢纽上下游待闸锚地所需泊位数进行分析测算,同时研究分析两坝间待闸锚地容量需求。三峡坝上、葛洲坝坝下锚地需满足96艘船舶待闸,两坝间上下行待闸锚地均需满足28艘船舶待闸。结合三峡枢纽河段锚地设置现状、未来通航交通组织需求,研究提出了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旨在为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提供方案参考,更好满足船舶待闸需求,发挥枢纽航运效益。  相似文献   

2.
就苏北运河梯级多、运量大、水面窄特点,对苏北运河航道锚地布局、型式、规模和运行管理进行论述,提出了布局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当前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能满足船舶过闸需求,船舶频繁在锚地积压停泊,待闸锚地安全管理形势严峻,本文结合安全本质化理论和安全防范理论,研究提出从人、物、环境与管理四个方面保障船舶待闸锚地安全的管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马晶  孙波 《水运工程》2024,(2):120-123
以京杭运河二通道上设置的八堡船闸待闸锚地为研究对象,基于运量预测、通航条件分析、八堡船闸运行特点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排队模型对待闸锚地所需锚泊位数量分析计算,同时利用三堡船闸待闸锚地布置情况进行实例对比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锚地改造措施。结果表明,合适的待闸锚地容量为不小于3个闸次船舶数量,并建议设置远程调度锚地进行梯级调度。  相似文献   

5.
受恶劣天气、汛期大流量、船闸停航检修等因素影响,三峡坝上大量船舶积压,待闸锚地锚位数量严重不足。利用排队论相关理论,建立待闸锚地排队模型,并结合过闸船舶的统计资料对现有锚地规模进行分析评价,可为三峡待闸锚地的建设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中通过分析苏北运河船闸集中值守模式的过闸操作流程、船舶过闸安全以及值班员人员操作习惯,采用疲劳测试实验,提出了苏北运河船闸集中值守的人员配备、安全管理、工作时间等制度,研究成果在淮阴1号船闸中得到成功应用,成为苏北运河船闸集中值守模式推广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三峡近坝河段船舶待闸锚地运行管理直接影响三峡枢纽通航建筑物高效运行。本文结合待闸锚地设置与管理现状,呈现待闸锚地管理的关键环节,并研究提出各关键环节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8.
介绍三峡危险品船舶待闸锚地现状.指出其不能适应船舶停泊需要的原因为提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保障三峡大坝和船舶安全,提出建设多元化待闸锚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规划锚地面积,合理利用锚地水域资源,本文实地调研锦州港锚泊需求和锚地运行状况,分析得出锚地面积不足、位置布局不合理、功能划分不完善、锚泊安全缺失等问题,通过分析影响锦州港锚地规划的因素,并结合港口定位与需求,提出近期和中远期锚地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三峡航运货运量及过坝各类运输船舶数量的大幅增长,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已达到饱和,现有的通过能力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过闸货运量要求,为缓解持续增长的船舶过坝需求与过坝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拟建设一批待闸锚地,本工程罗家河锚地为其中之一。针对锚地的系泊方式,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了将其中一种方案作为罗家河锚地系泊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条帚门外锚地是直接服务于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的大型锚地。拟建锚地位于我国典型的岛礁群港区,周边条件复杂、制约因素多,锚位需求大、功能类型多,锚地布局复杂。分析锚地服务港区和工程海域的制约因素,对锚地选址进行论证,通过锚地类型和锚位需求数的综合测算,提出基于锚位分区布局下的锚地平面布置和锚地容量计算,并对进出锚地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设计。提出的复杂岛礁海域大型锚地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为类似锚地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芸  肖英杰 《水运管理》2012,34(9):32-34,40
阐述船舶在锚地中的无序排列及违章停泊现象,指出其降低了锚地的利用率,使得锚地资源不能合理运用;认为定点锚泊是一种可以合理安排锚泊船在锚地中布局的制度,它可以有效缓解锚地需求压力,提高锚地利用率;认为设计布局方案是船舶定点锚泊的前提,通过分析布局方案中的主要考虑因素,提出船舶定点锚泊设计方案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3.
船闸服务水平与船舶待闸时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船闸服务水平研究中,服务水平系数是进行船闸通过能力设计的主要依据,而船舶的平均待闸时间则更受服务对象和管理部门的关注。由于缺乏船舶待闸时间的实测资料。直接根据待闸时间来划分船闸服务水平等级暂时无法实现。文章重点探讨了船闸服务水平系数与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其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从而将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最后,根据苏北运河施桥船闸的实测资料对文中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介绍苏北运河过闸船舶的现状,分析江苏省内河船闸现有排档船使用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船用机械设备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中型排档艇使用需求意见,为确定初步设计方案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骆世钟 《水运工程》2005,(10):64-66,69
危险品待闸锚地多元化,是过闸危险品多样化和零星分散抵闸的运行规律,是提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保障三峡大坝和船舶安全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6.
大治河西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总体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利勇 《水运工程》2020,(4):120-124
受已建建筑物、用地指标、外河无锚地、内河有跨河桥梁等因素限制,大治河西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布置条件较为复杂。通过综合考虑枢纽水流条件、船闸通航条件、设计船型特殊性、停泊条件、相邻建筑物安全及施工条件等方面因素,确定合理的船闸横、纵轴线布置方案,得出合适的闸首、闸室、引航道设计尺度,采取内外引航道非对称布置形式,避免节制闸引排水对船闸通航安全的影响,解决外河无锚地条件下船闸进出闸停泊锚泊需求,实现了节约用地与减轻施工影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对三峡船闸换向运行的时机把握、时间控制、运行闸次间隔时间控制及导航墙、靠船墩船舶数量的控制、两坝间待闸锚地船舶数量控制阐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换向运行的启动条件、原则、交通组织要点、关键点控制技巧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三峡大坝175m水位运行期坝上库区水域各类船舶待闸锚泊的需要,需在坝上库区建设待泊锚地。文章重点介绍了我国首座适应水位变幅达30m的深水锚地,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期极度紧张,服务船舶种类多且使用频繁的条件下,进行结构选型需考虑的相关因素。三峡坝区待泊锚地经过1年多的试运行表明,该结构安全可靠,完全能适应库区深水及水位变幅条件下各类船舶的安全锚泊需要。  相似文献   

19.
刘浩  王俊 《水运工程》2023,(6):81-84
三峡坝区锚地数量多、水域地形复杂、船舶靠泊形式多样,给岸电的技术推广和应用带来困难。本文从基础设施的角度,通过对三峡坝区锚地和待闸船舶调研、分析,结合三峡坝区常见的趸船、直立式靠船墩、丁靠、抛锚4种船舶靠泊方式,研究三峡坝区岸电接入锚地的方式和布置形式,提出了可行的锚地差异化岸电接入方案,为锚地岸电建设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不仅解决了三峡库区船舶污染问题,而且对水上绿色服务区建设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峡船舶待闸锚地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锚地是为通过三峡船闸船舶等待过闸提供锚泊的专用基地,是三峡通航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三峡通航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船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通航效率的重要基础,是充分发挥三峡工程通航效益的重要体现。锚地的安全、和谐在三峡通航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提供安全、高效、和谐、便捷的锚地服务,是建立锚地安全文化的需要,更是通航管理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