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水运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并将其过程、参数推荐值与建筑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水运工程关乎我国水运行业的发展,其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在水运工程建设中,预制混凝土构件属于常用的施工材料,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安全的展开,加强混凝土工程实体检测以及提高其构件生产质量显得尤为关键,与此同时加强施工期间的技术管理是确保整个工程有条不紊展开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水运工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施工与技术管理做出简要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水运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水运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了我国一部分的运输任务。因此,水运工程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影响水运工程效益实现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必须严格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加以控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运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发挥水运工程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保持水运工程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日前,新修订的《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审查。新修订的规范内容更系统、结构更完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更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水运事业和港口建设发展迅猛,特别是结构可靠度设计理论的广泛应用、节能和环保新技术的突破等对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为充分发挥规范对结构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施工作为水运工程中最主要的施工方式,其构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航道的应用质量。基于此,文章以水运工程为切入点,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施工与技术管理进行相应探讨,以提高其生产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实行水泥新标准后的部分室内试验及一航局各公司提供的抗冻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线性回归给出适用于水运工程的鲍罗米公式,同时验证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中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在实施新水泥标准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提高耐久性混凝土可泵送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水运工程中多使用泵送混凝土,可从外掺料、砂率变化、碎石级配等方面优化配合比,提高耐久性混凝土的可泵送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运工程混凝土受弯构件采用高强钢筋后裂缝宽度计算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各专业混凝土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得出水运工程规范裂缝宽度的计算结果最大。在设计中虽然采用高强钢筋,但钢筋用量基本不变,限制其强度的发挥,不利于高强钢筋的推广,根据其他学者的同类统计公式,提出适用于水运工程的裂缝宽度修正公式,并经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公式与其他公式符合性较好,可供规范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配置HRBF500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试验,并依据《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条文规定,研究该高强钢筋在港口工程混凝土受剪构件中的应用。试验观测构件斜裂缝开展规律及破坏形态,采集构件不同状态时的荷载数据。依据《港口工程荷载规范》条文规定,并引入荷载长期影响系数,分析构件斜截面极限承载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斜裂缝宽度。研究结果表明,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斜向开裂规律与普通梁基本相同,其钢筋强度可以被充分利用,基于水运规范所得极限承载力和考虑荷载长期影响的正常使用阶段斜裂缝宽度满足要求,且有较好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允许偏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钢筋腐蚀是造成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保护层是保证钢筋延迟开始腐蚀时间的重要屏障。文中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允许偏差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以合理有效地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允许偏差,提高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允许偏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对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实施保护层厚度的实体检测对水运工程而言是新生事物,合理确定实体检测保护层厚度的允差,对顺利及正确地开展水运工程实体检测保护层厚度是很必要的,势必促进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钢筋腐蚀是造成水运工程钢筋混凝土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保护层是保证钢筋延迟开始腐蚀的重要屏障。认识保护层的主要作用,对提高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在建水运工程众多,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检测也有多种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超声回弹综合法。笔者检测时发现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结构混凝土时会遇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以减少检测人员的误判、保证检测工作的正确性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志伟 《水运工程》2017,(S2):55-58
针对水运工程中模袋混凝土护坡破损修复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案例,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进行模袋混凝土护坡破损修复施工技术的研究。论述插筋挂模施工设计思路,进行护坡修复稳定分析,综合考虑新浇筑模袋混凝土护坡修复设计,采用打设钢筋、挂模施工,施工方法简单,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解决了模袋混凝土护坡破损修复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5.
从设计理念、公式推导及裂缝对比等方面,对JTS 151—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BS 8110—1997Structural Use of Concrete中英混凝土规范中的T型压弯构件进行对比,经过实例验证得到一些有益结论,供涉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对国家的各种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这其中也包括水运、码头等海上基建项目。而水运项目里的附属建筑的设计状况无论在使用功能还是在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方面都对整个水运项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水运项目,建筑师应该不断地总结设计经验,把水运工程里的建筑设计做好,对于整个水运行业的蓬勃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以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PE管)作为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国内自二滩及三峡水利枢纽后才在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得到普遍使用,但在交通水运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鲜有使用。本工程在保证靠船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大胆以PE管材替代传统使用的冷却材料——黑铁管,在加快施工进度、优化施工工艺、节约工程费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预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堆石混凝土技术以其低水化热、施工工艺简便、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高等优势广泛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但在水运工程存在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部位(如胸墙)中却很少得到应用。文中以黄骅港围堰二期工程为例,从施工方案设计、综合评定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堆石混凝土技术在该工程中的成功运用,优势明显。本工程也为堆石混凝土技术应用在水运工程敲开了大门,前景宽广。  相似文献   

19.
<正>《水运工程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以下简称为《规程》)为水运工程强制性行业标准,标准代码为JTS 167-15—2019,现予发布,自2019年9月30日起施行。本《规程》第3. 1. 3条、第3. 4. 1条和第3. 4. 4条中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为水运工程中常见质量病害,本文介绍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并在笔者参与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分析东人工岛现浇清水混凝土挡浪墙施工中采取的控裂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