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四川省平武县某拟建公路项目为例,介绍了区域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调查研究了区域内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对拟建公路区域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并对全线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区,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系统总结近年来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主要从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系统、地质灾害区域评价预测及预警系统、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五个方面探讨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拟建龙池服务区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探讨了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的方法。在汶川大地震后,根据场地灾害发育特点,以场地地质灾害种类和影响场地安全的灾害点的密集程度等指标作为定量评估的量化指标,并且充分考虑地震对场地的安全影响,再结合现状评估以及预测评估的结果对场地进行危险性综合分区,突出量化结合定性的评估特点,分区结果合理且较为切合实际,并且体现出"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评估原则,该方法对以后场地地质灾害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矿山区域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人文环境背景分析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时空特征与矿山开采地质作用效用,构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程图,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的工作步骤、内容以及相互关系,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一些具体措施,客观而科学的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思路与基本方法,以期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道路工程一般多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岩土体和地下水类型存在差异,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文章以京开高速公路(辛立村收费站~市界段)为例,对道路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该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山东省湖东滞洪区建设工程的影响,工程立项建设前有必要对工程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于新增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分布现状,预测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建成后引发或加剧以及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毛文飞  董雪娇 《中国水运》2014,(10):245-246
文章以云南省某矿山为研究背景,结合矿山开采背景和地质条件,从危险性级别、分区、矿体开采适宜性等多方面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估,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及治理措施,并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特征提出了防治建议,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综合研究,评价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对水库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影响,预测评估工程建设过程或运营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对工程本身和周围环境的潜在危害和威胁;对评估区地质灾害河水库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综合评价,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为例,根据现场地质灾害调查,分析现有的区域地质、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的资料,对沿渡河镇城镇规划(2014~2030)范围内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主要从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继而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对规划区场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为沿渡河镇发展建设用地征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省泰顺县新58省道连接雪溪公路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依据、范围、方法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某拟建新村项目为例,对评估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研究。对拟建工程区域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评估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或诱发的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为工程建设与规划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它的开展对减少或防止地质灾害的危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想法。  相似文献   

13.
以宁樟高速公路湖北段为例,论述了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依据,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出发,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范围及成因类型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通过现场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该场地地质灾害发育的特征,建立与之相应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权重法,以Ilw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利用该软件的强大空间分析功能得出了该场镇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图,该综合分区结果与现场实际调查所得的定性结论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宁都县为研究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分析,希望能够对宁都县灾害分布特征有进一步了解,更好的完成灾害的防治工作,所以在防治规划报告和1:50,000地形图的基础上,根据灾害点在图上各处的分布状况,采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将宁都县划分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用网格覆盖,使用Arcgis软件计算不同边长网格下所覆盖的灾害点的分维值,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值线图,与特征分区进行比对,危险性分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集值统计的船舶舱室火灾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火灾危险性指标中的不确定性,利用区间数来表征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同时,为了减少专家评估的主观性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引入了专家权威度,并运用集值统计理论对多个专家的评估意见进行合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船舶舱室火灾危险性评估的新方法,并引用算例进行验证。算例表明该方法比较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7.
刘令  宋志 《中国水运》2014,(2):294-295,229
川西高原堆积河谷区相对邻区中一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区一,环境地质问题较小,对城镇选址、规划用地的适宜性强。该区域危险性分区以危险性小为主,对城镇主要的地质灾害威胁为支沟的泥石流,工程建设活动应着重避开沟道两侧近距离区域,斜坡的自然稳定性好,人类活动尽量避开切坡,以免形成不稳定斜坡。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的核心任务。通过对甘肃省岷县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研究该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并结合AHP法和GIS空间分析法,选取地质灾害的空间发生频率、岩土体性质、降雨等影响因子,建立相应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基于分析模型,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3个等级,并给出3个等级的划分标准。将评价结果与岷县地质灾害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评价模型结果与实际符合,证明该方法能够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多种学科领域,从比较简单的、单一功能的、分散的系统发展到多功能的、共享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并向多媒体GIS、智能化、三维、虚拟现实及网络方向发展,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将运用专家系统知识,进行分析、预报和辅助决策。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地质灾害评价和管理、地质灾害的危险度区划评价和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北京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房山区突发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根据野外实地的调查资料,分析掌握房山区的地质灾的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利用ARCGIS、MAPGIS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研究。目前,房山区突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约为400.2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9.8%;中易发区面积约为295.5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4.6%;低易发区面积约为746.1km2,约占全区面积的3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