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肯尼亚拉姆港疏浚及吹填项目中吹填区须进行临时围埝施工。由于当地石料价格较高,陆地砂源少,因此只能通过大型绞吸挖泥船采用水下取砂的方式进行备砂。而施工区土质为黏土混砂,且含有大量贝壳,砂层较薄,取砂效率极低。为此,研制一种管线用滤砂装置,该装置可将砂与其他废土分离,并分别吹填至不同区域。该大型绞吸挖泥船黏土与砂混挖分离施工技术,解决了砂与黏土球及贝壳分离的难题,保证了砂袋充填砂的质量,提高了充填砂袋施工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扩建工程吹填料受限、需要用机制砂进行环保施工的要求,对“海洋英豪”绞吸式挖泥船进行适应性改造,在桥架前端加装砂水混合装置,将机制砂与海水在装置内混合,再通过绞吸船的吸砂管输送到泥泵进行远距离吹填,实现环保疏浚。该砂水混合装置可以推广到对吹填转运有高环保要求的施工项目,同时对国内外的环保接力输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项目工期和控制吹填砂细颗粒含量小于20%,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海上标准贯入实验SPT,并通过N值和室内筛分试验结果,对地层的土质类别及细颗粒含量等情况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现场挖泥船实际吹填效率分析,得到实际疏浚吹填中SPT标准贯击数与不同类型挖泥船的挖掘能力的关系:当N值大于30时,现场7025型绞吸船较难开挖,需引入大型绞吸船或耙吸船开挖。相同土质耙吸船吹填料的细颗粒含量远远低于绞吸船。因此,根据SPT钻孔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船舶和施工工艺,对项目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政  王丽华 《水运工程》2017,(12):232-235
吹填造陆项目需要从远距离取砂到近岸填陆,自航泥驳船联合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能提高远运距项目综合工效,补充耙吸船施工能力不足,从而降低综合成本。根据施工工艺特点,基于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不同工效计算理论模型,借助实际施工效率数据,测算不同运距、不同工艺形式的综合工效,得到典型工况的综合效率及应用边界条件,为工程应用耙吸船与自航泥驳船联合施工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素明  韩政 《水运工程》2017,(4):161-165
大型耙吸挖泥船艏吹中粗砂施工对船机设备、临界流速、管线配置等的要求与常规的吹填工艺不同。针对中粗砂的特性,开发专用软件计算确定不同粒径中粗砂的临界流速和最低实用流速;结合泥泵特性和管线摩阻特性,测算典型耙吸挖泥船艏吹中粗砂的最佳效率;研究快速接管工艺,结合吹填区初平和后整平,提高大型耙吸挖泥船艏吹中粗砂造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航道疏浚吹填工程中,常常遇到特殊施工工况,影响至生产效率,笔者以已完工的钦州港金鼓江航道工程大型绞吸挖泥船施工为例,以提高施工效率方法探讨,找出影响效率主因,以寻找对策措施,有效解决挖泥船效率低下问题,供以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疏浚工程作为国内首个长江内河疏浚吹填工程,在施工期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技术难题。基于对长江内河、细粉砂和亚黏土土质等复杂工况条件的分析,改进耙头和耙齿,优化挖泥施工工艺参数和艏吹方案,提高施工效率,为今后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在长江内河疏浚和艏吹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投湄洲湾石门澳陆域填海一期工程(C标段)原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快速形成围区、具备吹填条件的问题,研究可行的替代方案。通过分析取土区土质,发现泥砂分层明显,决定采用绞吸挖泥船直接吹砂分层修筑围区子堰、路网的优化方案,满足工程要求,节约了工程成本,缩短工期,发挥绞吸挖泥船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防波堤陆路施工通常要建设临时通道,而采用耙吸式挖泥船回填砂垫层和加宽砂基础是陆路临时通道施工的关键步骤。本文以某境外大型填海造地项目防波堤施工中的临时通道砂基础回填为例,围绕其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保障措施、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苏文广 《水运工程》2017,(S2):44-46
针对袋装砂围堤施工存在砂源紧张、砂源较远、土质情况不适合袋装砂围堤就地取砂施工问题,依托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进行绞吸船结合袋装砂围堤施工研究,采用大型绞吸船吹填提供砂源进行袋装砂围堤施工,探索袋装砂围堤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效率、质量、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上海航道局与中交机电局、荷兰Royal IHC公司签订总承包和设计合同,投资建造两艘6 500 m3自航耙吸挖泥船。两艘船长108.7 m、型宽24.5 m、型深7.6 m,是带有双机双桨、双导管、单甲板,设有艏楼甲板、球鼻艏的自航耙吸挖泥船,适用于深海取砂、建设沿海港口、深水航道疏浚和吹填工程,并兼做海洋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绞吸式挖泥船水力吹填形成陆域后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对吹填砂颗粒成分分析、地基试夯处理和静力触探检测的综合分析,针对不同使用功能区域分别采取振冲和强夯地基处理,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根据调整和优化的加固处理方案顺利完成地基处理工作,为港区陆域后续基础设施的施工开展创造了条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程的成功实施为类似吹填造地沙漠地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控制投资,需根据项目施工条件合理选择疏浚船型。以绞吸挖泥船为基础,依据现行疏浚定额,分析疏浚价格组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疏浚船型在不同吹距时的价格曲线得到单价的变化趋势,找出吹距相同时的经济船型;总结得出大中型绞吸挖泥船的经济适用的疏浚工程量范围。结果表明,当吹距相同时,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成本优势明显,更适合远距离吹填;当疏浚工程量较小时,中小型绞吸船疏浚成本优势明显;当工程量大于200万m3时,大型船舶具有成本优势;当运(吹)距超过14 km时,选用抓斗挖泥船比耙吸挖泥船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14.
王朋  吴剑  赵健  郑选斌 《水运工程》2022,(1):224-228
为适应香港某吹填工程严格的环保要求,创新改造普通绞吸船,并提出一种加装砂斗装置的绞吸船吹填施工工艺.针对改造后船舶施工效率较低、吹填砂易外漏、砂斗易堵口等问题,基于型号公称产量2000~3000 m3/h的加装砂斗装置绞吸船,采用试验类比和现场数据采集论证的方法,提出效率控制要点、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格栅改造思路,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黄骅港内航道、港池、泊位水域,采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艏吹施工工艺进行吹填施工,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减少疏浚船舶施工与正常航行作业船舶之间的干扰,保证了进出港船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马来西亚关丹新深水港疏浚工程抓斗船及泵吸船施工码头前沿狭窄水域浮泥施工效率低、施工工艺复杂的情况,提出采用平板驳辅助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通过将平板驳与耙吸船进行绑靠,使平板驳成为耙吸挖泥船与码头水工建筑物之间的缓冲。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有效规避了耙吸挖泥船近岸作业可能带来的碰撞风险,使耙吸挖泥船在码头前沿近距离施工成为可能,充分发挥了耙吸挖泥船大泥泵施工的优势,简化了施工工艺,大幅提高此类区域施工效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明 《中国水运》2010,(10):239-240
文中从实际经验出发概述绞吸挖泥船疏浚航道和港口的施工方式,涉及分层、分条、分段、顺逆流施工方法和喷管与双机双泵并单机单泵施工方式以及障碍物区和锚链区施工,还介绍了水上水下沉管吹填工程。  相似文献   

18.
港口工程在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枢纽作用,而与之相关的疏浚吹填施工技术能保障港口运行质量。基于此,结合某港口项目工程,围绕港口疏浚吹填施工技术展开探讨,阐述其施工总体部署,并从测量控制、管线组装以及绞吸式挖泥船疏浚施工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其施工技术与工艺,希望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航耙吸挖泥船机动灵活、施工效率高,在疏浚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北方港口冬季普遍存在结冰期,冰期疏浚施工溢油危险因素较多。文中分析了自航耙吸挖泥船冰期施工存在的溢油风险,提出了自航耙吸挖泥船溢油预防措施,结合自航耙吸挖泥船和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施工工艺给出了溢油事故发生后的新处理方法。对其他类型的溢油事故也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疏浚吹填工程中抛填沙的运动扩散和流失导致的工程成本增加、绞吸挖泥船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以福建省古雷石化产业园增填沙工程为对象,研究抛填沙的运动扩散流失问题.通过机理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验证等方法,对抛填沙的水下堆积形态和流失量进行模拟分析和计算,并制定根据潮位、流场变化动态调整优化的施工方法.机理试验和数值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