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大连及其附近海域11个站的波浪实测资料,研究分析了大连海域不同岸线段的波浪基本特征,包括常浪向、强浪向及其频率等,绘制了波浪玫瑰图;根据有关文献,对大连海域不同岸线外海深水波浪要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50a一遇强浪向的波高和周期.结果表明:大连海域在渤海侧强浪向主要为偏北向,黄海侧海域的强浪向主要是偏南向.  相似文献   

2.
大连太平湾海域潮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东华 《水道港口》2013,(6):533-536
根据太平湾海域实测潮位资料,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太平湾海区的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性质,日潮不等现象明显;平均海平面在国家85基面下0.05 m,理论最低潮面在国家85基面下1.70 m;设计高水位1.62 m,设计低水位-1.36 m(国家85基面)。  相似文献   

3.
李振云  熊伟  刘杰 《水道港口》2021,(3):334-338
基于漳州东山湾附近海域5个潮位观测站的四季实测数据,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余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兼具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特性,各观测站的最大潮差分别为2.98 m、3.82 m、4.10 m、4.32 m、4.48 m,各站最高潮位、最低潮位等特征值的出现时刻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北海近岸测站1 a实测波浪资料,分析该海域的波浪特征,得出:海域不分方向H1/10年平均值为0.6 m,常浪向为WSW向,出现的频率为15.48%,强浪向为ESE向,观测期间最大波高出现在201409号“威马逊”台风期间,Hmax最大值为8.23 m,对应H1/10值为6.26 m;波高与周期的联合分布基本呈类似斜三角形分布。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该海域各特征波高与平均波高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连卫东  刘针 《水道港口》2010,31(1):40-44
根据龙口、蓬莱海洋站实测波浪资料,分析烟台港栾家口港区和蓬莱东港区的波浪特性,结果显示该海区属于以风浪为主、涌浪为辅的混合浪。利用TK-2D的PEM波浪数学模型模拟工程前波浪,得到工程区设计波要素,栾家口港区的强浪向是偏WNW向,蓬莱东港区的强浪向是偏NE向。利用MIKE21的BW方程波浪数学模型对平面布置方案下港内的波况进行模拟。在掩护水域由于采用直立式码头,波浪发生多次反射,码头前波高较大,为减小港内波高,对方案进行优化,采用高桩等反射率小的码头结构型式,可以消散港内波能,有效减小码头前波高。  相似文献   

6.
大埕湾位于我国福建和广东省交界处,北回归线穿过海区,该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夏季受台风影响较大,冬季受季风影响,因此该海域每年大浪均出现在台风作用明显的夏季而方向多为偏东南向,但大浪作用时间较短,而冬季受季风影响,大浪持续时间较长,冬季平均波高大于夏季,且方向多为偏NE向。尽管海湾附近有云澳海洋站,但由于该站站位的关系,实测波浪特征与该海湾有较大区别。本研究中以历史台风资料为背景,采用台风风场模式和SWAN波浪数学模型,模拟该海域波浪场,并以卫星高度计资料和海洋站重现期资料为验证,模拟结果与验证资料符合较好,海区偏E至S向波浪主要以台风浪为主,波高较大,海湾内受南侧岛屿掩护,偏S向波浪影响较小,湾内强浪向为ESE向。  相似文献   

7.
茂名港区工程海域波浪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辉 《水道港口》2012,33(6):480-485
通过对茂名附近海域不同测波站短期的波浪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常浪向为ESE—SE向,强浪向为E—S向,大浪主要为台风浪;波浪年平均有效波高不超过1.5 m,年平均波周期在6 s以下,存在平均周期8 s以上的波浪。  相似文献   

8.
左军  严冰  刘涛  侯志强 《水道港口》2016,(4):385-391
通过气象、水文、泥沙等实测资料和汇总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滨州港海区水动力、泥沙环境和航道淤积情况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滨州港附近海域属不正规半日潮海区,潮流属于规则半日潮流,基本呈往复流形式运动;(2)波浪以风浪为主,常浪向ENE,强浪向ENE;(3)滨州港位于粉沙质海岸,正常天气条件下水体含沙浓度较低,大风天泥沙运动活跃,含沙量较高,-6 m等深线处底层含沙量可达为5 kg/m3以上;(4)滨州港外航道淤积的主要泥源为风浪和潮流作用下滩面泥沙的搬运输移,2015年11月寒潮大风滨州港外航道平均淤积厚度约1.8 m,最大淤厚达4.0 m。  相似文献   

9.
以1991—2011年风场数据为驱动,运用第3代波浪模型SWAN对江苏海域的波浪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运用基于浅水方程的Delft3D-flow模块对江苏海域的潮波进行模拟,给波浪模型提供一个准确的边界条件;其次运用SWAN模型对江苏海域的波浪进行模拟并与观测值进行比较;最后对江苏海域的波浪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海域年平均波高由南往北依次递减,年平均最大值为1.5 m左右,强浪向为NE向,四季中冬季的平均波浪最大,春秋次之,夏季最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波浪浮标和海流计等仪器,对茂名站及其附近海域的水文气象要素进行了观测分析。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平均落潮流方向为80o,自表层到底层余流值递减,余流方向均为偏西向,秋季余流大于春季余流。波浪主要是以风浪和涌浪为主的混合浪,常浪向为SSE向,次常浪向为ESE向;全年平均有效波高为0.84m,各月平均有效波高差异较小。观测期间共观测到两例台风影响本站,茂名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港工技术》2021,58(3)
本文分析了理论最低潮面计算原理,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理论最低潮面算法,根据潮汐表中黄、渤海29个站位两年逐时潮位预报数据分析不同算法差异。搜集8个站位23年实测潮位数据,分析了采用不同数据计算理论最低潮面的差异。文中还简述了影响计算理论最低潮面的其他相关因素。通过对比、分析、汇总,提出了确定理论最低潮面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道港口》2015,(6):523-527
文章以欧洲中长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SWAN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了缅甸土瓦海域波浪传播至近岸的过程。模型采用卫星高度计资料和现场实测资料同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两种资料结果趋势均符合较好。该海域波浪传播至近岸海域受地形折射与岛屿链影响明显,外海WSW向浪入射时,受岛屿掩护近岸海域波高迅速减小,岸线北部区域波浪折向W向,而外海SSW向浪入射时,波高受岛链掩护不明显,波高相对减小缓慢,岸线南部波浪折向SW向。  相似文献   

13.
根据龙栖湾海域近期实测水文资料,对其水文泥沙环境与泥沙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泥沙起动流速、临界起动水深、沿岸输沙和横向输沙等参数。研究表明:潮汐性质为不规则全日潮,多年平均潮差为1.53 m;潮流性质为不规则全日混合潮,主要呈往复流运动,2016年8月实测大潮平均流速为0.28~0.89 m/s,涨落潮流速相差不大;波浪主要为风浪,以偏SW浪为主;海域平均含沙量在0.03 kg/m~3以下;表层沉积物平均中值粒径为0.384 mm,属中砂范畴;水流作用下的泥沙起动流速在0.45 m/s左右,一般天气下泥沙完全起动水深在1.5 m以浅,表层泥沙起动水深在3 m以浅。该海岸岸滩净的输沙方向为西北向,净输沙能力为1.3万m~3。不同风浪条件,横沙输沙特征略有差别,在一般天气下,主要以向岸堆积;大浪作用时淘刷,泥沙离岸流失。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利石化5万t级化工码头工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首先研究了E向波浪作用下,码头各位置的波高与波峰面高程,并对码头面高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NE向和SE向浪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检验,最终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码头面高程。  相似文献   

15.
齐越  张功瑾  夏波  高峰  刘针  董敏 《水道港口》2021,(2):207-213
基于辽东湾西北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1 a的风和波浪观测数据,分析风浪特征,统计分析风和浪的年和季节变化规律,对波高与周期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了大风浪时风速与波浪的相关性.受地形影响主要浪向是偏S向,强浪向为偏SE向,秋季和冬季偏E向的波浪所占频率有所增大.年常风向为SW向,强风向为SW向,春夏季节的常风...  相似文献   

16.
鼠浪湖岛海域处于杭州湾外海,岸线地形和水流波浪动力环境复杂。为研究鼠浪湖岛及周边岛屿的建港条件,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及海图、卫片资料,首先对海域的水沙动力环境及岸滩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波浪数学模型、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工程海域的波浪场分布、流场特征和规划方案的波浪要素、水流条件和泥沙淤积情况。结合海域的动力泥沙环境特征,从水动力泥沙条件角度对方案的总体布置思路、不同岸段的建港条件等进行分析总结,为规划方案的确定和深化研究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也为类似复杂岸线地形和动力环境下码头方案的布置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左书华  李蓓  杨华 《水道港口》2010,31(4):242-246
结合地形实测资料,分析了1963~2003年洋浦港海域的地形冲淤变化,结果表明边坡和深槽淤涨速度小,基本处于稳定形势;分析讨论了影响深槽稳定的因素,从洋浦湾潮汐汊道地貌发育的长时间尺度来看已进入稳定阶段;该海域潮流、余流作用小,波浪较弱,泥沙来源少,含沙量低,不存在集中落淤现象;各区沉积速率在0.5~2.0 cm/a,沉积速率低;稳定性理论判断认为整个洋浦湾潮汐汊道系统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水道港口》2016,(5):465-472
太平湾位于辽东湾东岸。根据现场实测波、流、沙资料、水深测图资料及卫星遥感图片,通过水动力泥沙特征及岸滩演变与稳定性分析,设计水位和深水设计波要素计算,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对太平湾建港条件进行了研究论证。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太平湾海域水深条件较好,波浪、潮流动力不强、泥沙来源少、水体含沙量低、泥沙运动不活跃,海床地貌形态长期保持稳定,具有开发建设深水大港的良好条件;(2)港口开发方案对周围海区流场影响较小,口门横流不大,环流强度和范围有限,港池航道常年泥沙淤积强度和淤积量不大,无碍航骤淤问题;(3)工程海域较强浪向为N向和NNW向,对港内波况有影响的浪向主要为W向、WSW向和SW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西海岸中央公园附近及其周围海域的风暴潮进行系统且精准的数值模拟研究,本文利用Delft 3D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天文潮、风暴潮以及波浪的数值模拟。首先,建立了该海域的天文潮数值模型,研究发现该海域受黄海海流的影响呈现NE向与SW方向往复流状态。接着在天文潮模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连续22年风暴潮增减水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实测资料对研究区域的多年一遇设计水位进行计算。最后,将相关设计水位应用到波浪模型中,得到该海域设计波要素以描述研究区域附近海域的波浪特征。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域的海洋工程设计和风暴潮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陈倩  郑凯  田喜民 《船舶工程》2021,43(7):62-67
在某宽浅吃水型船理论预报和缩比模型试验中,垂向波浪弯矩在斜浪工况下的传递函数与迎浪工况基本相当.针对该特殊情况,基于势流理论和缩比模型试验开展波浪载荷预报,探讨斜浪工况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同时,结合短峰波效应、波浪载荷谱密度和波幅限制理论分析斜浪工况对垂向波浪载荷设计值的影响.经研究,斜浪工况对垂向波浪弯矩预报值未产生较大影响,在船舶设计中确定垂向波浪弯矩载荷设计值时,无需考虑斜浪工况的影响.该结论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对类似船型的波浪载荷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