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概念和方法,采用重庆市2007年统计年鉴对重庆市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为2.908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627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442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重庆市生态赤字的一系列措施,从而为今后重庆市的发展起到一定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港口生产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转换成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四种生态生产性用地,利用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能源生态足迹、建筑生态足迹构建港口生态总足迹模型;同时,基于港口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构建港口生态承载力模型。最后,以北方某港区为例计算其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算例计算结果表明:2012年该港区生态承载力指数为5.8,出现生态赤字,港区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该港区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占港区总生态足迹的95.3%,是该港区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该港区生态承载力全部来源于港区水域,港区拥有的水域面积有效提高了自身承载力,使港区生态承载力指数低于港区所在城市的生态承载力指数。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17,(2):198-201
基于能值理论(emergy theory),在分析港口资源消费和污染等生态足迹的基础上,考虑船舶在港作业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基于EEF模型(emergy-ecological footprint)的港口生态评价方法,将港口生态承载力分析计算扩展为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虚拟承载力两类账户。以北方某港区为例计算了2009~2014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港区历年生态承载力指数均大于1,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能源足迹与污染足迹是港口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港口经济虚拟生态承载力账户对港区生态承载力的贡献高于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账户,可有效控制生态赤字规模。  相似文献   

4.
为对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整治工程进行评价,介绍整治工程项目概况,建立基于生态足迹法的评价模型,通过计算该航段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数值,认为整治工程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生态盈余。得出结论:该航道的生态足迹远小于生态承载力,说明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使用生态足迹法评价整治工程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整治工程的实施推动了船舶大型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农业、农村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与生态不协调引发尖锐矛盾,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就能使经济与生态走向平衡发展之路。下面以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功能与作用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若干加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的措施,以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以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基础的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定量获取各评价指标的信息,研究港口工程建设对湿地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方法是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的有效补充,弥补了生态承载力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港口建设是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水产资源和港口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建设生态港口是将"港区-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到港区建设发展和作业相关的各项行为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经济活动的资源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灌区水利工程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保证农业灌溉工作顺利开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中需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协调好各项施工资源,更好促进水利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将主要致力于分析新常态下灌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情况,首先详细的分析介绍新常态下灌区水利建设问题,通过阐明其工程建设的工作准备、质量管理,最终实现解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我国灌区生态水利工程在新常态下的具体建设,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水库灌区开挖形成的边坡,传统的边坡治理重点仅考虑到边坡的稳定性能,并未考虑到边坡防护与生态治理之间的协调关系,导致水库灌区边坡不具备自我修复的生态循环功能与景观效应,不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平衡要求。采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通过选用优质的土壤、保证水泥强度、添加鲜嫩有机质、种植适宜的植被以及适当适量施肥并添加保水剂,并对边坡加以清理,安装锚钉,铺设铁丝网,喷播植被混凝土,做好后续养护工作,可对水库灌区边坡起到涵水固土、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并最终达到改善边坡景观和美化边坡环境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水库灌区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展开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港口实现蜕变"十一五"规划是广州港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经历的第一个完整五年规划。集团公司2006年制定了《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2006—2015年)》和2010年的规划目标是:货物吞吐量达到2.3亿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00万TEU。在"十一五"期间,尽管经历了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然而集团公司紧紧围绕发展战略和五年规划目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欧洲经济复苏缓慢,亚洲出口工业产品活动放缓,亚欧线集装箱运输现货运价持续下跌。据日经指数数据显示,自2016年2月末以来,亚欧线集运运价已跌至200-250美元/TEU,相比2015年12月末下跌近80%,与集运业的盈亏平衡运价1400-1500美元相比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2.
谭启光 《港口科技》2009,(11):46-46
目前,落户在山东省即墨市鳌山湾畔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项目正式启动。1.2万m^2的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和综合办公楼开工建设,预计在2010年1月份完成主体工程。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33.3ha,规划建筑面积15.5万ha。目前,项目已投人资金3000万元,完成26.6ha虾池的回收补偿工作、启动区9.5ha虾池回填工程、完成土方回填27万m^3及回填区域的地质勘查,以及西区9.5ha土地办理了土地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供给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乃至目前正大力推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区域规划的可持续能力的评价是个难点,现尝试借用生态足迹理论中生态足迹供给的模型,结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其用于区域可持续能力评价的可行性,并以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的区域开发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生态足迹供给模型是对区域开发的可持续能力进行评价的一个有效工具,但有关具体参数的选择还需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头屯河灌区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中较重要的灌区之一,是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的"菜园子",但长期受水资源短缺限制,制约了农业较好较快发展。本文结合灌区现状,从灌区的地质构造、岩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渠道部分地段土质结构松散、级配差、承载力低、渠系破坏等问题。建议对渠道进行全断面混凝土防渗处理,防止渠道冻涨破坏,对基础进行砂砾石换填。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钦州港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分析钦州港生态承载状况及未来发展态势,运用系统动力学对钦州港生态承载力进行仿真研究,测度其相关指标的承载力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多情景模拟,对比钦州港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生态承载状况。仿真结果表明:协调发展模式下的能源、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略高于资源环境保护模式下的数值,但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承载力指数达到最优,绿色GDP增速最快,未来发展态势相对最好。对钦州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正不断地加强。我国航运也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进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航道,分析了生态航道建设的需求及面临的挑战,从生态航道的定量评价方面选取指示生物及生态足迹法进行介绍,最后对我国的生态航道建设研究成果与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15年之前,中国的船舶需求量有多大?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日前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我国包括新增需求(海运量增长所致)租更新需求(老旧船淘汰所致)在内的船舶需求量为7300万载重吨。其中,2006年-2010年,国内新增船舶需求2000万载重吨、更新船舶需求110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需要船舶620万载重吨:2010-2015年,新增船舶需求3000万载重吨、更新船舶需求120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需要船舶84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8.
《水运文献信息》2005,(5):28-28
总部设在伦敦的远洋咨询中心有关调研报告称,今后10年,国际修船市场需求增长率将保持在2%左右,即:2006—2010年修船需求增长平均每年2.5%,2011-2015年年均增长为2%。  相似文献   

19.
从1955年到2015年,中国海事测绘事业已走过了峥嵘60载。60年里,历经几代海测人的艰苦奋斗,中国海事测绘从刚刚起步、百废待兴发展到今天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让我们跟随着时间的足迹,一起去见证中国海事测绘创业、发展、跨越的60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城市内河涌水交换能力弱、自净能力差、污染源排放无规律、污染程度严重等特点,通过理论分析、数学模型模拟以及技术集成,探索和研发一套可适用于黑臭河涌长期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实现了黑臭河涌"水-微生物-沉积物"的"三相"立体式原位生态修复,达到了消除河涌黑臭的目的。为城市黑臭河涌的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