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传输加密系统的工作对象为单向数据交互环境下的传输数据流。因此,传统传输加密系统无法应对大数据资源实时调度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加密传输计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大数据资源调度下船舶网络信息加密传输系统设计。设计共分为4部分,分别为支持硬件设计、大数据资源调度数据的DES算法初级加密计算、传输数据的AES二次加密计算与调度算法的执行。通过4部分的功能完成系统的整体设计,并达到设计的功能要求。设计的可行性由仿真实验来完成验证。  相似文献   

2.
首先重点研究混沌加密中的TEA分组加密,阐述其整个加密、解密的过程;然后根据TEA分组加密的伪随机性和不可测性,在Logisic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Logisic模型的混沌TEA算法,并且详细描述算法的实现过程;最后通过与DES算法、TEA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敏感性、抵抗力、速率和实时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艇内多媒体通信的安全对于现代战争非常重要,因此多媒体通信的加密操作是解决通信安全、可靠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将DES加密应用到艇内多媒体通信加密中,阐述安全技术的实现,最后从初始化密值、加密密钥及会话密钥3个方面进行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AES算法仅能用于舰船通信过程中本地数据的加密计算,无法对无线通信中的数据进行加密计算。在无线传输为主要通信方式的当下,通信数据加密安全直接关乎着舰船航行安全。因此,提出AES算法在舰船通信数据加密技术中的应用。分析Socket通信信道,获得准确通信参量;创建无线加密通信信道;对通信数据进行基于AES算法的T盒加密计算。完成加密计算设计后,对设计应用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实验。通过数据对比证明,提出设计具有数据加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适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端到端加密方式应用于移动互联网船员隐私信息加密中存在安全性能较低的不足,提出了移动互联网下船员隐私信息加密研究。基于链路加密以及节点加密,完成隐私信息加密的前处理;依托访问控制技术以及DES对称加密,实现移动互联网下船员隐私信息加密,完成移动互联网下船员隐私信息加密研究。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加密方式较传统的加密方式,加密安全性提高37.42%,适用于移动互联网下的船员隐私信息加密。  相似文献   

6.
传统船舶航线信息所采用的算法多为单一算法,在算法加密程度上,安全级别较低且存在计算漏洞。容易被网络黑客通过溢出数据等方式进行破解。传统算法不但加密逻辑单一,而且在数据加密存储处理上,受到加密与存储两种操作逻辑的限制,处理速度缓慢,不利于航线信息的实时高速存储操作。因此提出船舶航线信息存储加密算法,引入动态浮点融合加密体系。在体系下包含2种加密算法与一种融合存储策略。首先通过同态浮点加密算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同态的以及加密,建立初级安全密钥体系;接着由动态加密通信算法对信息进行通信协议加密计算;最后由存储融合策略对2种加密数据进行融合存储。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不论在信息数据加密级别上还是存储速度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的信息存储加密算法。  相似文献   

7.
数据加密处理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讨论了数据加密处理软件的程序架构及其所采用的若干关键技术.使用AES算法及加密-块-链模式对数据进行加解密运算,并把初始向量作为关键数据,使用机器指纹作为密钥,对该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应用壳技术,使用机器指纹作为密钥,对软件的执行代码进行加密存储.上述两项措施,将使发行软件只能在授权计算机上运行,从而可以很好地防止软件的非法拷贝.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船舶数据的传输安全性,降低混合密钥被破解事件的发生几率,设计基于船联网的大数据加密混合密码体制。通过整体框架结构搭建、业务功能模块搭建2个步骤,完成船联网环境的搭建。通过大数据加密KEM/DEM框架的搭建、混合密码公钥算法的确立、密码体制分类方法的确立3个步骤,完成新型大数据加密混合密码体制的建立。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新型大数据加密混合密码体制后,船舶间通信数据可进行安全传输,且混合密钥被破解事件的发生几率近似于0。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阶段舰船嵌入式系统,采用单一传统数据加密方法,存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调度模型的舰船嵌入式系统关键数据反馈加密方法,通过利用3GR加密字串分割算法,对舰船关键数据加密源字串进行分割化运算。创建AEHA综合加密认证单元,对分割后的字串做精简数优化,加速认证。对比实验证明,提出的基于调度模型的舰船嵌入式系统关键数据反馈加密方法,能够快速对舰船嵌入式系统关键反馈数据进行实时瞬态加密,加密数据抗攻击性与反破解能力都优于传统加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同态加密方法能够实现在不泄露内容情况下分析或操作加密数据的功能,但该方法计算开销大,一直以来难以在控制领域的实践中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计算分析梯度下降算法在同态加密方法中解决二次规划的适用性,降低了同态加密电路乘法深度对梯度下降算法迭代的限制,并量化了原型示例,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对梯度下降及加速梯度下降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权衡和评估,为同态加密技术的工程应用开辟了道路。所采用的CKKS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步长使程序实现收敛,直接展示了同态加密梯度下降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王健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1):112-116
网络上的许多新兴的应用技术(如:电话会议,实时信息服务,协同工作等),是建立在组播通信模型上的。随着组播应用的不断增加以及参与者的增多,组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安全组播通信因之也成为组播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安全组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用加密手段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使用加密手段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时,必然涉及到加密、解密密钥的交换。介绍了现有的安全组播通信密钥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讨论了几种算法、策略或结构的特点和问题,希望能给读者在设计安全组播应用方案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船载各类传感器及数据采集设备的增长,数据传输更加频繁,这些数据不可避免需要用到各类加密认证技术,同时这些加密解密认证算法需要较高的实时性。同态加解密是一种新型算法,能够实现明文及密文的同步运算,同时在解密中不要求对每个密文进行单独解密。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同态算法的多总线船载航行数据存储加密系统,最后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3.
舰船网络保密通信的椭圆曲线优化编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9):171-175
在舰船网络保密通信中,通过对传输数据信息进行优化编码,提高数据加密性能。传统的舰船网络保密通信的编码技术采用随机码幅度调制的信息编码算法,在舰船网络通信密钥扩展过程中,随着信噪比的降低,窃听者可破解全部密钥,加密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加密的舰船网络保密通信优化编码算法。设计安全网络编码方案,采用椭圆曲线加密技术实现对通信数据的算术编码与加密,通过多个字符序列进行算术编码,产生加密所需的一个参数密钥,使用改进型Logistic映射得到舰船网络保密通信的信息编码的散列值,分别恢复出信源的编码矢量,得到舰船网络保密通信椭圆曲线加密密钥排列图,实现优化编码通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舰船网络保密通信数据编码,具有较好的数据加密传输性能,对网络攻击具有较好的抵御效果,适用于舰船保密通信系统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传统船员信息加密保护方法比较单一,着重点仅限于人员信息数据存储状态下的加密计算,无法对大数据环境下人员信息数据交互前与交互中进行加密保护。针对问题产生根源,提出数据环境下船员信息加密保护方法。首先通过引入展开基于椭圆曲线的传输加密算法,对信息私钥数据进行重新计算,使其具有交互保护的特性;其次,通过引入同态加密频码保护编码算法对人员信息数据进行大数据交互保护计算,完成数据交互中的安全保护处理;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实验证明提出的大数据环境下船员信息加密保护方法,在解决数据安全保护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信息的保密问题日益重要,而数据加密技术则是网络安全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介绍了加密、解密算法和JAVA密码架构、JAVA密码扩展,阐述了加密算法的优缺点。通过实例代码说明了数据加密、解密在JAVA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数据加密技术是保证舰船通信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当前数据加密技术存在易破译、数据加密速度慢,密钥的安全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舰船通信网络数据的安全,设计了一种舰船通信网络的数据组合加密技术。首先分析舰船通信网络数据加密的工作原理,然后采用对称密钥迭代型分组密码算法和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对舰船通信网络数据进行组合加密,最后进行了舰船通信网络数据加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技术可以提高舰船通信网络数据安全性,能够对舰船通信网络数据进行安全、完全整传输,克服了当前数据加密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可以满足舰船通信网络数据保护。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用户在对数据表进行操作(浏览、修改)时引起的数据安全性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简要介绍了一种常用的数据加密/解密算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舰船通信网络信息加密方法存在数据信息字节加密与信息流隐私映射加密强度较弱的问题,导致数据层在数据转存与二次转密钥替换过程中数据暴露风险提升,降低数据的安全性。为解决该问题,在假设检验技术的支持下,展开了舰船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加密建模研究。根据数据加密过程中的数据流字节变化特点,在假设检验技术下,将建模过程分为3个步骤;首先对加密信息流字节进行过程优化,然后对传输映射过程进行保护优化,最后对传输过程进行对称密钥的传输优化。通过对比其与传统加密模型的安全系数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人航行器操纵模型参数辨识精度受限于航向数据采集频率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阿基米德螺旋(Archimedes spiral, AS)加密重构稀疏数据集进而改良辨识精度的思路。首先,选取不同采集频率的Z形操纵仿真试验数据集,基于最小二乘算法进行一阶线性KT方程的参数辨识,定量分析采样频率对辨识精度的影响,阐述重构稀疏数据的必要性。随后,提出预先应用AS插值加密优化的策略,重构光滑连续的加密数据集,并与初始稀疏集、基于三次样条插值的加密集完成对比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基于AS的数据重构策略使KT辨识精度提高了31.1%,平均误差仅2.4%,较三次样条插值处理准确了1%。基于AS的加密重构技术弥补了实际数据采样频率相对较低时的不足,为无人航行器高精度操纵模型参数辨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标准化电子航海图数据保护方案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电子航海图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现代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数字证书技术的电子海图数据保护方案.方案在数据提供商、设备制造商和数据用户三方相互鉴别、相互认证的条件下实施,通过用户权证文件和海图单元权证文件来鉴别用户身份和传递密钥,并给出了用户权证文件和海图单元权证文件的数据格式.ENC数据由数据提供商进行加密和签名,在用户端采用DSA作为签名验证算法,利用CRC32、Blowfish和ZIP算法设计了完整性验证、解密及解压缩流程,最后给出了算法中重要参数的具体值.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保护电子海图数据在分布和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